中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建设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1-04
  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国际原油价格的起伏跌宕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何利用石油期货等衍生工具来抵御石油供应及交易风险,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础形成我国自身的石油定价体系,就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国际油价涨跌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加剧了国际油价的波动。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降温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国际原油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宽幅振荡和高位徘徊。
    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全球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地缘政治、季节性气候、库存、替代能源价格、生产成本以及投机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原油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际油价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即经济增长会带动石油价格上涨,而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反过来又会遏制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国际油价的波动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首先,国际油价的涨跌会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其次,国际油价的涨跌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中国的CPI;第三,国际油价的涨跌会直接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价格风险。
    二、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石油期货的发展
   目前中国是国际油价的被动承受者。近年来,中国每年有3亿吨左右的原油消费,2007年全年消费高达3.8亿吨,其中将近一半依赖进口来解决。作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和石油消耗大国之一,在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为了规避风险,我们必须加强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建设。
   早在1993年年初,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上海市就联合成立了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货。紧接着,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南京石油交易所与北京石油交易所也相继推出了石油期货合约。其中,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最大,运作相对规范,占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左右。但很快由于实行石油政府统一定价进行价格并轨改革,交易所被迫暂停交易。
    近年来,国际油价暴涨日益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出于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考虑,国务院决定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重启能源期货,于2004年8月25日推出国内唯一的能源类期货品种——燃料油期货,并以此推动其他能源期货的上市。从燃料油期货运行四年多的情况来看,燃料油交易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形成了期货交易推动现货市场的新格局。
    在全球石油价格体系中,一直存在着所谓“亚洲溢价”的现象。此前,我国燃料油进口价格一直受制于“新加坡价格”,我们在国际燃料油市场上没有定价话语权。上海燃料油期货的成功运行,为我国企业规避价格风险搭建了平台,为我国下一步推出更多的石油期货品种,完善现代石油期货市场体系乃至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体系积累了有益经验。
    三、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必须快速发展
    虽然我国石油市场还有很多尚待完善的方面,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并已开始履行相应承诺,石油市场将逐步开放,目前已具备石油期货进一步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为石油期货交易提供了现成的市场条件。经过长期的夯实基础工作,我国期货市场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大大改善,为期货市场的规范运作打下了牢固基础。其次,我国在石油期货领域有过成功的探索,这将为今后开展石油期货交易提供可靠的管理保障经验。  
   第三,国家政策支持可以保证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上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期货市场体系必将逐步完善,建立包括原油、燃料油和成品油在内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充分利用石油期货市场的作用,对改变被动接受国际油价的现状,增加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定价中的权重,维护我国的石油与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