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银川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银川市第一中学 月考

  • 29100人已学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2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

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C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

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

25.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

A

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

察举制度存在弊端

C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

地方分裂势力坐大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

26.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材料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

2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图8):

图8

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

A

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

B

出口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C

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

28.黄埔军校兴办之初,将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让学员彻底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革命军人的责任。因此军校可能是

A

用严格的校规军纪管理学生

B

开设社会主义理论课程

C

派教员训练农讲所学员

D

加强兵器操练提升身体素质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6

29.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可以参考。”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

A

50年代初期

B

60年代初期

C

70年代初期

D

80年代末期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7

30.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A

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

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

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8

31.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图9:洞穴之喻示意图

A

关注人的世界

B

理性高于感觉

C

认识源于感觉

D

美德即是知识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9

32.1810年,国王乔治三世亲自签署公告:“对于那些危害公共秩序、他人生命和财产的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如果有人勇于检举可以获得最高500英镑的奖励。”这说明此时的英国

A

逐步地从人治走向法治

B

面临社会转型导致的问题

C

君主权利凌驾于议会之上

D

殖民扩张带来社会隐患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0

33.以下是苏俄(联)《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部分摘录 图10据此判断,该委托书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

十月革命展开

B

新经济政策实施

C

农业集体化

D

赫鲁晓夫改革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1

34.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

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

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C

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D

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2

35.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思想和文化的一个根本局限性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所独特具有的非理性的生命与本能。因此他呼吁:“你要成为你自己!”和“重估一切价值”。与尼采的这种思想相吻合的作品是

A

《父亲》

B

《收获的十月》

C

《薄雾上的徘徊者》

D

《长胡子的蒙娜丽莎》

分值: 4.0分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在西方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1908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

——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等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英国的“等级会议”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城市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逐步增强。“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 

——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

36.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

37.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

39.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社会转型,近代中西方调整政治参与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

分值: 25.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4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分值: 12.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宗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

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

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

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

——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45.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

4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

分值: 15.0分查看题目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