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
5.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材料说明古希腊( )
6.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
10.“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
11.2014年7月14日数字中国网:“第一次从半统制经济转为计划经济,第二次从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次经济体制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这两次经济体制转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材料一 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 19世纪是一个海洋的时代,世界各大强国无不加强海军纷纷向外扩张。……日本在明治三年(1869年)五月即订下“二十年海军扩张计划”,按部就班,逐步实施,而将其海军纳入正轨。十五年(1882年),又提出“八年造舰计划”,将其舰艇大加扩充。在海军经费方面也相应地不断增多,……为了扩充海军经费,其政府并发行“海军公债”,追加海军预算,征课华族累进税,鼓励陆海军及驻外人员捐献每月部份所得。甚至明治天皇亦先后拨出宫中用费60余万元,充作海军经费,以示倡导。……日本旨在对外扩张,故其海军战略亦具积极性和攻击性。 ——王家俭《甲午海战挫败的几点反思》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请回答:
13.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
14.依据材料二概要指出日本在海军建设方面的特点。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日本的海军建设对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海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15.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某书中有关中国近代的部分目录摘选。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观的角度分析该目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编写原则,并说明依据。(分析出两点原则即可,依据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否之间”,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保皇派以儒家所倡的道德相标榜,实际上却是一群“志在于禄”、“污邪诈伪”的伪君子。他提出“无道德者不能革命”的论断,强调“革命者”应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养成知耻、重厚、耿介和必信的优良品质,能够对革命事业“确固坚厉,重然诺,轻生死”,即使是“私德"、“小德”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任天下之重”。
材料二(章炳麟)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洋洋数万言,严夷夏之防,大复仇之义,截断众流,振响人心,予孙中山当时所领导之民族革命运动,以一大声援。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后在日本作代议然否论,以代议制为封建之遗物,非中国所宜。
——苏渊雷《章太炎与孙中山早岁论政之异同》
17.根据材料一,概括章炳麟的思想主张。
18.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