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二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8-08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能了解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和归类诊断的特殊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熟悉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要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要点。掌握出血性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筛选试验、病因防治及各项止血措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概述
识记
1.出血性疾病的分类、诊断要点。
理解
1. 出血性疾病的概念。
2. 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3. 血小板和血管性与凝血性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4.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5. 遗传性和获得性出血性疾病病因防治的特点。
6. 止血措施在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选择和应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识记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理解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2.急、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运用
1.根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病情,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病情监测、预防和避免加重出血、用药等护理措施,提供保健指导.

第五节  白血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能了解白血病的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熟悉白血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掌握白血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概述
识记
1.白血病的分类。
理解
1.白血病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急性白血病
识记
1. 急性白血病的分类。
2. 急性白血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
3. 急性白血病支持治疗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4.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的过程、方案及常用化疗药物的主要毒副作用。
理解
1. 急性白血病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2. 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器官和组织浸润的特点。
运用
1.为急性白血病病人实施护理评估,根据病人的病情,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或医护合作性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感染、用药、心理护理措施、提供保健指导。
2.能正确评价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
慢性白血病
识记
1. 慢性白血病的诊断要点。
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要点的异同。
3. 慢性白血病的预后。
理解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运用
1.根据慢性白血病病人的病情,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或医护合作性问题,制定相应的病情监测、用药等护理措施,提供保健指导。
第六节  淋巴瘤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能了解淋巴瘤的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熟悉淋巴瘤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其他护理诊断和预后。掌握淋巴瘤的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与相应护理措施及其依据以及保健指导。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淋巴瘤的病理和分类、诊断要点及预后。
理解
1. 淋巴瘤的概念与发病机制。
2. HD和NHL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的异同点。
3. 放疗和化疗在HD和NHL治疗中的选择和具体应用。
4. 3种不同放疗照射方式的适用范围。
运用
1.根据淋巴瘤病人的病情,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或医护合作性问题,制定相应的降温、皮肤、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提供保健指导。
第八节  骨髓移植的护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骨髓移植的原理、分类、适应证和骨髓移植的护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骨髓移植的分类、适应证与骨髓移植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
理解
1.骨髓移植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