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知识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三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8-08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在认识疾病性质的基础上,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熟悉治疗及护理过程,掌握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护理措施。重点掌握体位引流的护理、大咯血窒息的病情观察和抢救。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支气管扩张症的的病因、常见并发症。
2. 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要点。
3. 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要点。
理解
1.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机制
2. 支气管扩张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应用
1.能为“清理呼吸到无效”、“有窒息的危险”、营养失调“等常见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能根据护理诊断提供相应护理措施。
3.根据支气管扩张病情选择正确的引流体位、并做好引流护理。
4.当支气管扩张病人发生大咯血窒息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第七节 肺炎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死亡率高,理解各种因素与肺炎的关系。熟悉各种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掌握肺炎的护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能正确说出肺炎的病因分类。
2.肺炎的诊断要点。
3.肺炎的治疗要点。
理解
1.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特征。
2.肺炎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军团菌肺炎主要临床表现。
3.各型肺炎抗生素治疗原则,重点说明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法。

应用
1. 能正确区别各型肺炎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2.能针对肺炎病人的临床表现,为护理诊断为“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有“潜在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的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3.能为肺炎病人提供保健指导。
第九节 肺结核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肺结核病是肺部的慢性传染病,了解肺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转归,理解疾病发生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掌握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和消毒隔离,尤其是疾病的预防。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肺结核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与病变转归。
3.肺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尤其是细菌学检查和结素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
4.肺结核的诊断要点:临床诊断中的分类法、转归的3个分期。
理解
1. 人体反应性与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2. 肺结核的临床分型与各型特点。
3. 肺结核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4. 抗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5. 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原则。
应用
1. 常用抗结核病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和护理观察,化疗方法和方案选择。
2.为护理诊断为“知识缺乏”的病人提供休息与活动、药物治疗知识、传染病传播与
预防知识,采取积极的消毒与隔离措施。
3.为“营养失调”病人提供饮食护理。
4.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肺结核病人提供切实可行的保健指导。
第十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能明确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不断增高趋势。了解与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临床分类和实验室检查。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包括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肺癌的肺外表现。熟悉肺癌的治疗原则。掌握肺癌的护理,包括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了解肺癌的流性病学概况。
2. 与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3. 肺癌的病理分类,包括解剖分类和细胞学分类。
4. 肺癌的诊断要点,尤其是肺癌的早期信号。
5. 肺癌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及评价。

理解
1.能区别肺癌的各种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病症状、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和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2.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适应证与选择。
应用
1.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作出恐惧、气体交换受损、疼痛、营养失调、有潜在并发症,如化疗毒性反应、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等肺癌常见护理诊断。
2.为护理诊断为“恐惧”的肺癌病人提供心理护理。
3.为护理诊断为“疼痛”的肺癌病人提供药物和物理止痛的护理措施。
4.为护理诊断为“营养失调”的肺癌病人提供饮食护理。
5.评估化疗不良反应,做好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6.评估放疗皮肤反应,做好皮肤护理。
7.能为肺癌出院治疗病人和肺癌高危人群提供可行的保健指导。
第十一节 自发性气胸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能了解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机制,临床类型。熟悉临床症状与体征,常用治疗方法,掌握自发性气胸的护理,重点是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 自发性气胸的病因。
2.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特点。
3. 自发性气胸的X线特征。
4. 自发性气胸一般治疗、排气治疗、胸腔粘连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理解
1.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
应用
1.能根据病情及治疗需要为气胸病人提供身心、排便、胸腔抽气治疗的护理。
2.对诊断为“低效性呼吸型态”的病人做好病情观察、休息与心理支持,重点是排气疗法的护理: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病情观察,有效的引流护理等。
3.对有“疼痛”的病人,保证休息,指导正确体位、做好心理护理与药物治疗护理。
4.为气胸病人提供保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