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精粹二(5)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8-12

三、判断题:

23、 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如果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超过本期第一次购进存货的数量(假定本期期初无库存),超过部分仍应按本期第一次购进存货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超过部分应按本期第二次购进存货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24、 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上述说法是正确的。

25、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按照准许规定,中大,网校\编写\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26、 委托代销商品已经存放在受托方,应作为受托方的存货。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委托代销商品的所有权没有转移,应属于委托方的存货。

27、 自行生产的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上述说法正确。

28、 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企业,为简化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可以按照计划成本反映资产价值。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也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反映资产价值。

29、 会计期末,在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对材料存货进行计量时,对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只需将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相比即可。

标准答案:错误

解  析:对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在会计期末按以下原则处理:(1)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30、 存货减少应同时结转相应的跌价准备;但由于存货的使用去向不同,结转的渠道也不同,如果存货是因销售减少,则应将该部分存货已提跌价准备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在销售的同时,应将存货跌价准备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31、 企业的存货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

标准答案:正确

解  析:上述说法是正确的,只有造成减值的因素消失时,才能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