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昆虫种群中,DD基因型个体占40%,dd基因型个体占20%。已知dd在性成熟前死亡。若该昆虫种群之间能自由交配,则下一代中基因型Dd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D、d基因频率分别为
26.图11是玉米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8.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蓝色:鲜红色的比例最可能是
29.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测交后代的类型及比例是:Aabbcc占21%,AaBbCc占4%, AaBbcc占21%,AabbCc占4%,aaBbCc占21%,aaBbcc占4%,aabbCc占21%,aabbcc占4%。则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30.控制人类的肤色的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13,若双亲基因型为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分别有
哺乳动物细胞中可检测出1-2万种蛋白质,除了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多数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需正确转运和装配才能参与生命活动,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分选”。图14示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a-h的2种分选方式;据图回答(数字代表物质或结构,字母表示蛋白质):
31.填写结构名称:② 、⑤ 。
32.关于图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33. a-h物质能用 试剂染色,这些物质经 (结构)分选,形成不同类型小泡运输至细胞的不同部位。g排出细胞膜的方式是 。
34.物质d有催化作用,参与有氧呼吸,其主要分布在 。
35. 100多年前,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游历,对加拉帕克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进行研究,发现这些鸟与生活在南美大陆上的某种鸟(后称达尔文地雀)有着相似的特征。
35,岛上的13种地雀在羽色、鸣叫、产卵和求偶等方面极为相似,仍属于不同物种,原因是这些地雀之间存在着 。
36,后人研究发现,13种地雀来自同一祖先(数千年前的达尔文地雀)。下列最有说服力的研究证据是 。
100多年后,美国生物学家彼得·格兰特对主岛中:Gf地雀(喙较小,取食小坚果)和Gm地雀(喙较大,取食大而硬的坚果)进行了多年研究。其中,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岛上持续干旱,1983年受厄尔尼诺影响,雨量异常充沛。图15示1975至1978年岛上Gf地雀数量、种子相对数量和种子深度变化;表1示1975至1985年Gf地雀喙的大小变化。
37,图15中表示Gf地雀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分析1977年间曲线走势的原因 。
根据表1数据,对地雀喙大小变化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多选)
38,Gm地雀喙大小有差异,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深入研究发现不同地雀体内的存在差异。(多选)
39.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利用不同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6所示。
39,由图16可知,单独用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
A.促进生长 B.抑制生长 C.具有两重性 D.无影响
40,在IAA浓度为 nM时,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41,图17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 (单向/双向),BL可以 (促进/ 抑制)生长素运输。
实验三:研究人员发现植物体内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利用一定技术检测BL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表2所示。
42,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影响根细胞中 ,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 ,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43.图18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⑦表示相关激素,A-D表示相关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3.写出下列物质或结构名称:⑤ 、E 。
44.当人饥饿及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⑦分泌量上升,且肝脏和脂肪细胞膜上存在激素⑦的特异性受体,推测激素⑦的作用是 、 ,使血糖升高。
45.结合图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46.人在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下, 神经兴奋,导致心脏 使血压升高。运动员在长跑比赛途中会大量出汗,用文字和编号描述机体维持体内水盐平衡的过程 。
47.图19表示油桃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双膜细胞器;图20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油桃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47.在图19中乙的名称是 ,a是 ;甲内发生的循环是 。
48.C6H12O6到b物质的变化过程称为 ;影响甲、乙中生理过程的共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50.据实验结果分析,油桃在17℃~20℃之间,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增强、减弱、不变)。在18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l0小时黑暗,油桃叶片增重了 mg。
51.为研究提高大棚内CO2浓度对油桃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得在大棚内自然种植的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的油桃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1。据图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多选)
52.图22为构建某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成白色。图中甲——戊DNA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它碱基的种类未作注明。
52.若酶M特异性识别的DNA碱基序列是 ,则酶N特异性识别的DNA碱基序列是 。
53.过程②是将所有片段混合在一起,用 酶拼接可得到不同的重组DNA。
如果只考虑2个片段的组合,那么甲、乙、丁三个片段中能够形成环状DNA的片段组合是 。(多选)A.甲和乙 B. 甲和甲 C. 甲和丁 D. 乙和乙 E. 乙和丁 F.丁和丁
54.为了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应在通用培养基中额外加入 ,培养一段时间,挑选出 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原来质粒中,限制酶M和N的酶切位点应该位于 。
A.M位于青霉素抗性基因中,N位于lacZ基因中
B.N位于青霉素抗性基因中,M位于lacZ基因中
C.M和N都位于青霉素抗性基因中
D.M和N都位于lacZ基因中
55.上述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细菌中表达,其原因是不同生物 。
A.共用一套DNA B.共用一套RNA C.共用一套蛋白质 D.共用一套密码子
56. 人类“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是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且致病基因纯合的个体在胎儿期死亡;人类“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E、e)控制。图23是一个家系图(Ⅱ5和Ⅱ6是双胞胎姐弟)。据图回答
56.“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遗传方式是 ,III9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的 个体。
57.若Ⅱ8是Ⅱ7的姐姐,据图推测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 。
果蝇棒眼(A)对正常眼(a)为显性,红眼(B)对粉眼(b)为显性,相应基因对应在DNA位置上。科学家获得某种X染色体异常的雌果蝇,其一条X染色体上附加有Y染色体片段。现将该异常雌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红色正常眼雄果蝇交配 (如图26所示),请回答:
58.该异常雌果蝇产生的原因属于 (变异类型)。该异常雌果蝇的父本的基因型为 。
59.下列关于图24中红色棒眼雌果蝇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60.欲进一步探究X染色体上附加有Y染色体片段的异常精子的受精能力(假设所有受精卵均可正常发育),可以从上述杂交子代中选择表现型为粉色棒眼的雄果蝇与表现型为红色正常眼的纯合雌果蝇杂交。若异常精子仅部分能正常受精,子代中红色棒眼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A.1 B.1/2 C.大于0而小于1/2 D.大于1/2
6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引起人类和动物化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如:皮肤感染、败血症,某些肠胃炎等。医药实验室中常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耐盐性,用甘露醇高盐琼脂将其进行分离。
61.由上述材料推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活方式和呼吸类型是 。(多选)
A.寄生和有氧呼吸 B.腐生和有氧呼吸
C.寄生和无氧呼吸 D.腐生和无氧呼吸
62.使用牛肉膏培养基培养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过程中,发现被
大肠杆菌污染,此时可选择在培养基中加入 ,再根据相关特征分离两者。可见,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消毒和灭菌环节非常重要,以下灭菌或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多选)
63. 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 。据图25判断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有效的抗生素是 。
64.某耐药性菌株与普通菌株相比,多了基因PBP-2a,推测新基因可能的来源 。已知基因PBP-2a指导合成一种新的肽聚糖转肽酶(普通菌株产生的肽聚糖转肽酶与抗生素有特定的结合部位),试分析肽聚糖转肽酶影响抗生素疗效的原因 。
秸秆还田是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秸秆还田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作物产量。施用氮肥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而单一施用氮肥不仅造成氮肥利用率降低,而且长期大量施用会导致土壤硝态氮过度积累,增加水体和大气污染及生态恶化的风险。那么采用秸秆还田后化学氮肥该如何合理施用呢?
实验设计:秸秆还田处理步骤:在玉米收获后,秸秆保留田间,全部粉碎,深耕翻埋还田。
供试品种:某品种小麦。
实验结果:
回答有关问题:
65.本课题的名称较为合理的是 。
66.A区相同的处理步骤是 。A区在本研究中的作用是
67.秸秆还田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 源,使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得到提高;此时,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氮素利用率的变化是 。
68.下列有关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69.若需对本课题作进一步研究,下列选项中可作为课题自变量的是 。(多选)A.不同小麦品种 B.秸秆的使用量 C.土壤硝态氮的含量 D.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变化 E.氮肥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