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研究生的人也许不是那些真正考研的人,考上研究生的人或许是那些并不需要研究生的人。考研,我们需要正确面对。说白了,考研只是一个考试,和任何考试一样,有考场,有老师,有第一,有第二。只不过因为现在的考研被赋予过多的经济和政治色彩,使考研变的有点苦,有点涩。
经过4个月的真正考研生活,我略微有点想说的。为什么说真正考研生活,因为这些天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考研为中心,为了考研而吃饭,哪怕饭并不好吃,为了考研而奔走,哪怕一路上有风有雨有雪飘。
我们大家都在谈的这个考研,其实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人动机首先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需要花的功夫是不一样的,面对的困难和所处的境遇家庭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也许大家付出的一样多,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不要说胜败是兵家常事,真正的考研是没有失败的,如果你失败了,也许是你付出不够,如果付出了很多,仍然没有成功,那么你要问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自己底子太差还是方法不对。下面谈下考研需要什么?
1.如果放开其他因素,考研首先是你自己的事,不要把目光过多放到其他人身上,也许他们是考的很好,或者很轻松,但是未必你也是。所以,首先要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考研是你学习之路的延续,而不是一个跨越,即使要跨越也要到你的底子到了可以跨越的时候,否则,任何的跨越都是不可能的(当然不排除人为因素的夹杂)。了解自己本身就是难的,但是要起码对自己的有3个认识。A。对你的过去做个评估,大学以前的学习怎么样?B。对你的现在水平做个评估,觉得自己在同行里处在一个什么位子;C。对你自己的潜力做个评估,因为考研是一个短期内可以冲上去的过程,当然不是大家都有这样的能力,半年之内要上一个甚至及格很高的台阶对体力和脑力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都需要你做个了解。说的这么仔细,并不是说要做的非常到位,其实这些都是在你自己的潜意识里存在的,你只要认识到,并且肯定之就可以了。
2.其次,要对你考的学校要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有些学校的个性很强,许多题目也许是你从来没有见过或是没有想过的,有的学校则比较大众化,不需要你花很多时间去做收集工作。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普遍的方法是去听所报学校的辅导班,这样就比较清楚这个学校的师资,学校概况,以及学术的倾向。我那年就是去北大听了辅导班才决心考北大的,因为以老周为代表的一批老师的确有很鲜明的风格和教学艺术。(不过,那年我没考上的拉)其实,这点就和你选女朋友一样了,起码要看看人长的怎么样?性格如何?还有就是有没有可能追上了。只有当你和学校之间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的时候,你的成功就是有可能的。
3.经过前两者的对比之后,要明白自己的长项在哪,弱项在哪,别说你没有弱项了,只是你没发现而已(当然如果你实在是那种很牛的人物,我也没话说撒)。发现自己的弱项以后,就要看,首先自己能不能解决,其次自己解决起来会有多大的麻烦。比如,你英语是弱项,那么你就先要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在短期内提高,如果你觉得有,那么你就自己复习,如果你觉得没有,那最好找个班,一个适合你的辅导班。有的人找辅导班不是看别的,而是看名气。其实,现在考研辅导班里,有名有实的实在太少。自己最好先试听一下,起码一点老师要认真负责,比较实在那种,再就是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好多老师把考研的学生看作是清一色的优秀学生,要是都这么厉害了,谁来上辅导班呀。
4.如果说前3项都是理性上的要求的话,那么接下来就需要解决感性上的问题,考研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一个制定目标然后去实现目标,然后又制定又实现,不断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你有一个包容的心,包容身边的好事坏事,包容你的好心情坏心情。并且,保证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平稳,这对最后的临场发挥很有帮助。当然,如果你实在不能容忍的话,那你就发泄出来。希望别人能容忍你(我很幸运,别人容忍了我的发泄)。在考研过程中,偶尔的一句名言,偶然的一件小事,或许都会激发你的斗志。我去年在僵持阶段就是看了王若云的《考试虫阅读笔记》,被其中的几句话振荡了好久:“打击我吧,侮辱我吧,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勇者无敌”“无欲则刚”等等了,现在看起来没那么大的效果了,不过当时真的很有用了。以及其中关于对待事情的不同看法,都是很有收获的。因此,似乎在你没有斗志的时候看看励志方面的书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林语堂的书)
谈了这么多了,只是列了一个标。因为我觉得似乎可以用这个标把考研的人划个类了。但并非达到这个标准的人都能上,也不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人就不能上。只是大多数的是可以这样划的。下面就稍谈一下。为什么是稍微的谈谈,因为每个人的差别实在太大,不同的人的学习方法和效果完全不为等号。所以,只是谈谈比较典型的几类。
首先,真正考研一类,说“真正”,也许有人会说,还有人假考?我想这个问题在现在实在不是问题,很多人也许只是投个热闹,或是看别人考,一时眼红头热,也跟着去了。所谓真正考研人,是把考研当做这一时期内的“事业”来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考研而出发,只要不伤及生命和良心,其他一切都是可以放弃的。这些人对自己有很全面的把握,知道自己处在什么阶段,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做错了,该怎么办?等等。在他们看来,不考上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或者几乎没想过会失败。这类人是很有希望上的人,属于考研中的精英。
其次,就是把考研当做一回事,但是不是尽最大力,而只是发了半成功力的人,这些人也许是觉得考研很简单的,也许是觉得反正只是试试。结果呢?会出现考研族里最为另类的一族。因为,这些中有的人竟然考的很好,甚至连自己都不敢相信。有的人则刚刚上线,侥幸成功。而还有一半多的则是失败而回。不过,这些人还是很有希望在来年一举成功。故,这类人是对半开。在理性和感性之外加 了很多运气的成分。运气在考研里是有很大成分的。不过,这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把握自己就可以了。
第三,这些人是中国考研政策和中国国情所产生的一类极为特殊的人,若是凭个人能力或许能读完大学就是造化,但是,偏偏又极有眼光,看上了研究生这个文凭。这类人就更加的怪异了,其中不乏有极具耐力和勇气者,但更多是碰的头破血流。而这些人中极为厉害之人是那些有路子的人,家里或个人活动能力极强,不是靠学习能力而是靠活动能力步入研究生之列。这些人读研的目标明确之极,就是混个文凭保证将来事业飞黄腾达。因此,为之所投入的必然不菲哦。
由此来看,考研和上研根本就是有区别的,有些人似乎只是注重看书,背书,而忽视了“考上”这一关键。有些人则只关心“考上”,管他书看了几页,单词背了几个。可见,两个极端所产生的结果是必然不同的,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过程和结果是同等重要的。在见过很多其实十分用功的朋友的失败之后,我觉得,不要把考研神化,但也别让考研俗的跟垃圾一样。其实,失败和成功更多的取决于考场的3个小时。如何考研就在于你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