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深圳之后我直接返回母校,开始在网上寻找信息,酝酿复习计划,同时在网上购买考研资料。此时正值盛夏,炎热的天气让自己内心更加躁动,刚刚从繁华物欲的大都市返回宁静的校园还真是很不适应,虽然离开也才一年多的时间,但感觉这里已经不是属于我的世界了。暂时在一个朋友那落脚,朋友劝我先在他那住下没关系,但我想让自己生活尽快步入正轨,还是决定在校园里面独自租个房子。
这段时期由于琐事很多,所以复习计划也还没排上日程,只是有时间的话就去自习室看看书,先让自己重新适应这种生活。由于我把以前文登的那本书一直带在身边,所以开始半个月时间就基本只是在看数学,基础还算可以,这次看的也很快,半个月左右时间就把文登的复习指南走马观花式的看了一遍,还挺有感觉,这应该说是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到了八月份,琐事基本都搞定了之后我就开始正式执行我的复习计划了。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自己的心态问题,每天虽然是坐在教室里,看着身边这些低我两届的同样是在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总感觉心情平静不下来,而且越是想去抑制内心的这种躁动就越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辞职考研的压力是很大的,记得当初老板找我谈话的时候问我考上的把握有多大,我故作淡定的说“80%吧”,其实关于能不能考上这个问题我倒确实还是有几分自信的,但问题是我现在感觉的是一种孤零零的失落,想想看,周围不再有你熟悉的同学朋友,独自一个人置身于这个熟悉而陌生的环境。
好在我的复习还是在按部就班的进行,自己也在尽量调整心态,当然那种眼睛盯着书,而思想却神游于物外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
数学的话我没有再去看教材了,(当然对于第一次考研的朋友我建议还是要在第一轮好好做教材的)直接做李永乐的书,花了大概一个半月就把那本大部头做了一遍,接下来我买来了李的历年真题,我想说的是,这本真题集我觉得确实很不错,我前后做了三遍,400题我也做了两遍,数学我就做了这三本书,最后我的分数是128,这个分数我还是算满意的。
英语的话是我这次考的最没有底气的,考完之后一度以为要栽在英语上了,只考了55分,第一年我考了差不多70分,自以为英语还算可以,所以前期复习的话就是买了份21世纪报来看,词汇也没怎么花时间去记了,阅读用的是哪本书我现在也记不清了,做的挺受打击后来就没做了,所以这个大家应该当做一个教训来看,一定要重视英语,要制定系统的复习计划,从词汇入手,循序渐进,不要急,不要和人攀比速度,按照自己的步调,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走稳。
专业的话不具有普遍参考性,我也就不说了,我两次都考的都是电路,但两个学校的出题风格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这个的话就要求考生自己利用各种渠道去了解信息,当然网络是个最好的渠道,个人觉得专业分数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你信息搜集能力的体现。
政治的话也没什么好说的,有时候看的是你的政治觉悟,你如果平常有关心时事的习惯,一般不会考得很低,十月份开始准备够了。教材的的话我两次都是用的任汝芬的,相比我觉得序列四没什么用,从序列一到序列三依次做下来就可以了,我两次的考分都是在70以上,复习的思路也都是差不多,报不报班自己决定,我是没报的。
考研应该当做一场战役来打,而且是一场持久战,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考验你的心智,磨砺你的意志,让一个人成熟且耐得住寂寞,当你准备好吃苦了,就可以开始制定自己的考研计划了,当然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需要你去做适当的调整。
我今年的分数是369 ,不算一个很高的分数,但却是我抗住辞职的压力,几个月辛苦付出的结果。从华科复试完之后我又回到了深圳,现在在一家公司做软件开发,打算做到八月份再辞职回去读研。我想给各位正在考研朋友的忠告是,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学校只是给你搭建一个平台,能不能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让自己更具竞争力完全取决于自己。在考研的道路上不要让自己封闭,也不要觉得考研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事情,(我曾经就有这样的想法,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是很自私的)。花适当的时间和同学朋友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走出教室,去放松一下心情也是很不错的,不要觉得这就是浪费时间,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舒缓压力,调整心态的一个方法。
考研路上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因为在你奋斗的背后肯定有很多默默的身影在给你力量,在这里我想把我最真挚的谢意送给我的姐姐,在我考研的过程中我姐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励,同时也在物质上给予我支持。同时还要感谢很多经常打电话来鼓励我的好兄弟,当然最忘不了的是每次打电话来问寒问暖的父母。
我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来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给走在考研道路上的朋友一点启发。也算是对自己过去两年的一个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