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土规划部门26日表示,深圳将借鉴香港已经实行多年的经验,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中采用“勾地制度”,试行办法的方案已完成起草,方案草案经审议通过后有望开始推行。
而早在9月底,上海市已经推出了上海版的“勾地”制度,位于黄浦区的外滩金融集聚带8-1商业商务地块成为上海试点“勾地”的第一块。
10月22日,上海市再推出一块需要“预申请”的地块——黄浦区163街坊地块,东至江西中路,南至南京东路,西至河南中路,北至天津路,用途为商业、办公、金融保险等综合用地,地块面积1.37公顷。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还在预公告中特别提出,要求建设单位具有相应的资金实力、开发资质、开发高档商业物业。
所谓“勾地制度”,就是土地主管部门根据房地产用地市场情况和产业用地情况,对纳入“招拍挂”出让计划的土地预先向社会公布出让方案,而非出让公告。由开发商申请购买意愿并报价,如果参与申请的开发商资格符合条件而且报价符合政府预期,主管部门随后再以招拍挂方式出让该宗土地。
上海推出的两块“勾地”地块,将采用“先招后拍”的方式。上海市国土部门先接受有竞买意向的开发商的申请,开发商在申请时给出一个承诺价格,一旦其获得这幅地的竞买资格,竞价不得低于申请时的报价。
业内人士分析,“勾地”制度如能切实做到充分披露土地供应信息,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虽然“勾地”制度最终依然会采取招拍挂的公开形式,但在信息全透明状况下,开发商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选择性地拿地,有利于缓解开发商盲目高价抢地。
据悉,上海首块采用“勾地制”出让的8-1地块预申请期达约一个半月之久,再加上政府部门考量及组织出让,地块达成交易的整个周期约需4个月,这个新模式的试水地块出让结果,要到明年1月才能知晓。
“勾地”制度是自香港引进。1998年以前,香港执行的是定期卖地制度。亚洲金融危机后,房地产企业停止购入土地,地价大跌,香港特区政府为避免土地贱卖,暂停了土地拍卖,转而执行勾地政策。
业内人士称,“勾地”政策对地方政府来说,更相当于多了一把保险锁,避免可能出现土地流拍或者定价过低而被贱卖。
深圳地产界专家表示,深圳长期以来的土地出让方式类似定期卖地制度,土地主管部门直接向社会发布土地出让公告,公告中限定了将出让地块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条件。这种方式操作政府和开发商事先缺乏沟通,政府不知道市场的需求,市场也不知道政府推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