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新疆兵团农三师电力公司李强
提 纲
一、正确地选用人才
二、做好人才的开发
三、人才的使用和管理
1、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才管理的关键。
1)能力观点。
2)结构观点。
3)流动的观点。
2、建立健全人事激励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3、推行"一、二、三线"动态管理机制。
1)有利于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人尽其才的作用。
2)有利于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3)有利于抵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党员干部的纯洁性。
四、人才的定期评估。
内容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是以人为主体的时代,而且未来企业的竞争能力取决于人力资源水平。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本质的区别。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正确地选用人才、做好人才的开发、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人才的定期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社会生产将以知识生产为主,物质生产将是知识生产的副产品。而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主体的时代,未来企业的竞争能力取决于掌握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制定、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加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一支跨世纪的学习型的一流职工队伍,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而用人之道是一门科学,随着社会发展,这门科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揭示和总结出更多的客观规律。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必须要注重对人才理论的研究,学习,弄清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转变观念,明晰管理思路,从而逐步接受、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思想和技术。传统人事管理有以下特点:
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是工具,你可以随意控制它、使用它;是资源,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体就得小心保护它、引导它、开发它。难怪有学者提出,重视人的资源的管理,并且认为21世纪的管理哲学是"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放管理者自己"。
3、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截然不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真正的规划、决策、制度设计部门,集中精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开发员工潜能。
因此,可以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就是了解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把劳动人事管理上升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能够吸纳人才和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管理机制,格有利于企业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财富来开发挖掘和积累升值,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既然现实的外在环境和人事情况要求我们采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方法、技术,那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应包含哪些内容?可以说,在一个企业中,凡是涉及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方方面面,都应划归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范畴。笔者认为,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正确地选用人才
只有千里马没有伯乐等于没有千里马。如何发现、选择善于实现企业目标的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对企业来说,凡是可以在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员,就是所需的人才。企业有无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选才体制,基本上决定了企业人才梯队的构成以及整个企业组织人员素质水平,最终体现在企业组织机构的效率上。只有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举贤选能。这就要求企业的决策者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做到三破三立,即破除封建的小生产人才观,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破除人才即"全才"的人才观,树立知人.善任,用人之长的观念;破除人才即"完人"的人才观,树立文凭和真才实学并重的观念。二是遵循选拔人才的原则和标准,即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德才兼备,有实干精神、有群众基础、敢于创新和承担责任的标准,客观公正地看待和任用人才;坚持对政治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能力及学历、资历进行综合考查和考核评议的原则,公开选拔人才。三是采取科学选拔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企业人才分布在各个岗位应打破身分的界限,条条框框,唯才是用,公正无私,不拘一格选人才。
二、做好人才的开发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式,决定了企业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制度、管理和观念创新等,同时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课题,又迫使人们必须带着问题深入学习,才能使企业永远处于良性创新发展状态。
电力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服务型、装备型的产业,在电力生产和市场竞争中,职工劳动中含有越来越多的智力成份,电力企业越来越趋于运用高技术生产,更需要职工的创造性参与。所以企业人才资源的开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开发人才主要途径是教育、培养、知人善任,积极引进人才,大胆推荐人才,创造条件吸引人才,以及采取多种形式培育人才,并努力为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尽量创造良好的条件。笔者认为,电力企业的人才资源的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上,生产经营应以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为前提,把培养一支高素质和学习型的一流职工作为企业知识经济产生、发展、实现的前提条件,将职工素质化为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经济行为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的投入是一种支出。这种观念支配人类几千年,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将知识生产为中心,教育的投入将是长期投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对教育的认识问题,注意发挥学习对人的素质的提升功能,把学习作为提高职工素质和经济效益、谋求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长计议,舍得投入,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让职工业务素质切实得到提高。从我公司实际情况来看,广大职工的求知愿望是比较强烈的,但学习的方式往往以"自学"为主,这多少带有自发性,与企业的实际难免脱节,需要企业在抓好人才规划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培训,包括选送优秀职工脱产进修等。在培训内容上,要在干部中强化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及相关的金融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的培训,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在生产一线人员中加强现代科技应用知识的培训,着重提高技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并相应确定他们的经营决策地位,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配备或聘请法律顾问,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一方面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具体操作中,要做到常规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岗位培训和业余学习互补化,技术比武普及化,学历教育规范化。同时要在机制上为职工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成材提供空间和氛围保证,并逐步把企业培训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从具体知识、技能的培训转移到培育职工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型上来。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提高职工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日本的经验表明,在经营获得成功的公司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先进的设备和科学技术,而是企业文化,因为它能从根本上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使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得到全体员工的正确理解和支持,从而在执行中自觉努力去完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将电力企业办成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就会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热情,从而形成一种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使人力资源发挥潜力,为企业经营管理产生积极的效应和内在动力。
三、人才的使用和管理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树人"的两个漫长阶段,用好人才,知人善任,才能最终实现人才为企业目标服务的根本任务。因此,在用人上,企业管理者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量才施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二是容才护才,用人要看主流,看贡献,容忍别人一时的过失,抛开个人恩怨,一切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人才管理的科学机制,逐步在企业人才的培养、使用、选拔、晋升管理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做到激励与约束并重,努力实现人才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全体员工的潜能,发展生产,提高效益。
1、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才管理的关键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企业现有的人员全部地、合理地得到能够发挥其能力、才识、作用的岗位。合理配置的标准就是现有人力资源的智慧和能力全部得以充分利用,即"人尽其才"。笔者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注意把握三个观点。
1)能力观点。企业在人员使用、安排上,惯性的、自觉不自觉的一度延续的是"因人设岗"的做法,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人设岗的做法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弊端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取而代之的是"以岗定人"的做法。而最为积极的做法,笔者认为应该是"岗位选人",适合此岗的取得该岗,不适合的可以参加其他岗位的竞争,通过竞争以逐步达到岗得其人,人得其岗、各得其位的目标。依据能力定岗位,实行"能力定岗"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路。
2)结构观点。结构观点是要求在人员配置上遵循合理结构的原则。在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时,不仅要考虑个人素质,更要考虑群体素质,理想的配置结构应该是均取其长、优势互补、正项相加。群体素质远远大于单个素质的简单相加。对于一般企业来讲,人员配置在结构上要注意三个基本问题,即配备的各类人员比例要得当;能力水平高中低结构要适宜;年龄结构要老中青相结合。
3)流动的观点。职工长期在一个组织形式内往往缺乏生气,不利于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工作中要尊重自然流动,抑制盲目流动,加强智力流动,使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不断趋于最佳配置和最佳状态。
2、建立健全人事激励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把它挖掘出来,其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就需要从市场竞争的高度,更新管理观念与思路,认真研究企业职工的精神、物质变化需求,研究管理变化环境,制定相应的管理激励措施和激励手段,并从组织上加以保证,以增强管理层的管理力度和灵活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鼓舞其情绪,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在这里,企业管理者在选择激励手段时应该有创新意识。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过分仰赖工资、奖金、晋升等外在的激励手段,缺乏个人成长贡献、个人发展机会等内在报酬的激励,物资激励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者则更要重视精神激励,这种激励是一种新型的精神激励,它赋予被管理者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其意识到自己是管理者的一员,进而发挥自己的 自觉性、主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不只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或荣誊的传统式精神激励。
3、推行"一、二、三线"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公司推行的"一、二、三线"动态管理机制,就是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模式。笔者认为,在电力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机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这种动态管理机制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人尽其才的作用。据有关资料调查,有些企业的员工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现有岗位不满意,这是计划经济下,人才分配制度所造成的痼疾,如何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状,只有实施动态管理政策,实行职工利益的再分配,给那些有一技之长和管理水平的人员创造一种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环境,做到人尽其才,因材而用。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自己所面临的是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有利于笼络和引进人才,减少企业内耗,挖掘内部潜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比技术、比能力的良好势头。
2)有利于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过去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中国人在国内是条虫,到国外是条龙,意思是说,许多有才能的中国人在国内因种种社会关系,牵扯着精力和时间,而不能专心于工作和科研,所以不能有多大成就,而一旦到了国外,没有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够专心于业务学习,因此,就有所作为,这说明国内确实有些企业的管理制度已不适合于时代的步伐,必须改革。因此,公司实施"一、二、三线"动态管理就是为适应企业发展的规律而建立的新的用人机制,一切凭真本事,干不好就"下课",减少了扯皮和鱼目混珠的不合理现象,人与人平等相处,公平竞争,过去那种拉关系、走后门的情况得以扼制,减少了各种形式的繁文褥节,人们有时间和精力学文化、学业务,不断为自己"充电",以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工作起来劲头十足,劳动效率明显提高。
3)有利于抵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因为实施动态管理体制后,打破了干部终身制,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聘任制度,提拔干部凭政绩,并实施竞争上岗的程序,一切凭能力、凭水平,这样,当权者没有腐败的温床,就有力地拒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人才的定期评估
企业人力资源的评估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依照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标准和要求,以"合法"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即对每个电业人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的评定和估算。
当前,首先要消除对企业人力资源评估的两种模糊认识:一是评估就是人员考核,而考核就是为了提拔使用,提拔使用则就是领导说了算的模糊认识;二是人力资源管理是非生产性管理,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属非生产性投入的模糊认识。从而端正对企业人力资源评估意义的认识,明晰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全面检验人力资源管理效益,为企业决策层在决策企业的管理、经营、开发时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依据和服务,为准确地制订人力资源规划、计划提供依据,为制定宏观政策、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增效、增值的各项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企业人力资源评估过程中,要遵循真实性、公正性、科学性、有效性、独立性的原则,同时还要把握好阶段性、专题性、整体性、区域性等,以增加评估的计划性、针对性、有效性,防止评估流于形式,切实发挥评估在区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结束语: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有效地满足企业降低成本的需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潮中永立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上、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0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0
[3] 侯化生、精神文明(导刊)2007、05期:52—54页
[4] 张保振、精神文明(导刊)2006、10期: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