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作为天之骄子,大学毕业生一直对薪金待遇要求很高。近年来,由于竞争的激烈,学生在求职中,大部分都害怕一旦谈及工资、福利,企业认为未来工作就谈享受,从而失去一次就业的机会,因此,大学生就业开出的薪金屡创新低。据中央电视台某栏目与一家机构对即将毕业大学生和企业进行的联手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希望的薪金标准首次低于企业开出的标准。那么,大学生薪水屡创新低的根源何在?到底是谁动了大学生的薪水?近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劳动学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理事、“中国珠三角最具价值100名人力资源经理”、天拓科技首席运营官兼人力资源总监张锦喜。
记者:不少外资和私营企业对某一岗位的薪金,都是面试中通过企业与应聘者协商达成。很多企业在给大学生薪水时价格较低,企业给出的这个价格依据是什么?
张锦喜(以下简称张):每个企业对大学生的招聘价格都是预先预算,然后与市场比价而决定的。
记者:大学生为了就业,走“低价路线”,但一些用人单位对此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就应该有信心得到同等报酬。‘开价’太低的人,我们反而就会怀疑他的能力或者自信心。”这让大学毕业生处于两难的境地,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双方满意?
张:那些提出“如果真的有能力,就应该有信心……让人放心不下”的观点,代表的只是一部分老板的观点。每个企业在现场的招聘中,他们不可能觉得一个大学生很棒,然后给他很高的价格——因为这个价格可以用来找一个更加有经验的人,市场比价是一个决定因素。任何产品,供大于求的时候,第一个爆发的就是价格战——这是必然的经济规律,学校掌握市场薪酬才能作出指导,等于做了一个学校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价格同盟。所以,大学生要参比市场价格,学校要了解这些市场的调查数据和薪酬走势。否则,没信心的学生会提得很低。
记者:在对大学生薪水屡创新低的原因探讨中,各方说法不一,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研究者、执行者,您认为大学生薪水屡创新低的原因是什么?
张: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宏观指导不到位。国家宏观指导的责任不到位,造成学校扩招和师资的扩大不同比。如果把大学比喻为人才工厂,大学生则是从过去的少量精做变成批量生产。比如,过去外贸发展,人才缺乏,大量的学校就搞外贸专业(不管有没有这个师资力量),等到学生毕业了,同时涌出来,就像水果哪个好卖,果农就种哪种,结果会造成上市的时候,要贱卖,很多还要烂掉。
二是供求脱钩。市场已经转轨为市场经济了,我们的大学还在进行计划经济。比如我们那时候学校教FORBS语言,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整个社会都淘汰了这种语言了,可是没办法,教学大纲还没改,师资力量也跟不上。其实老师和学生总体的能力,不是比七八十年代的差,而是好了,但问题是跟不上企业或者说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要求的能力是个性化的、实用的。
三是有学无习。学生多,实习机会不多,国企已经关闭了一大批,其实能大量提供实习单位的是国企,民企每个位置都不会闲置,不会有太多机会给学生,比如你单位有20个空职位,干吗不招人马上投入生产?许多大学生出来的时候,企业就觉得学生还缺乏基本的操作能力,有的连基本的商业礼仪都不懂。
四是就业的结构性问题。本来不用高学历的,也用高学历。因为大学生多啊,不要白不要。本来初中生就可以做的,现在要大学生;不可能因为他是大学生,就给很高工资。可是,这些岗位如果不要大学生,学生求职的机会更少,同样也会使得薪酬下降。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记者: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您认为应怎样来解决?
张:上面这些问题,国家也曾进行改革探索,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一样,是非常失败的。一个学校只是一个个体,像一个企业一样,看到什么好,生产什么。只有国家,才能根据总体经济进行规划调控。另外,师资力量跟不上,是国家一个最大的责任——比如那些什么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外贸,很多老师也是光有理论,照本宣科,结果学生也是学了之后什么都不会。比如有些学生学外贸的,连一个基本的单据都不会填,这是造成严重脱钩之一。现在的脱钩,有两个问题很严重:一是供求关系的脱钩,二是能力结构的脱钩。诸多不合理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是供求匹配。国家必须做好宏观指导,哪怕是将来教育产业化程度高了,也不能让学校自生自灭,人毕竟不是产品,生产出来不符合社会需要,不能作为废品处理。目前,我们教育上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需要改革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做人做事的引导。老师们已经习惯了教书,而不是育人。论文、资格,成了评判老师的条件,而不是学生的水平、学生的成就、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企业,我们都知道必须按质量、按绩效评价一个人,而不是按学历和资格。很多人都埋怨现在的大学生不像样、不懂事,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教书不育人,缺乏对学生做人做事的引导。比如,一边是求职难,一边是常常看见有些报道说学生有业不就。在外国,去落后的地方就业认为是很平常的,但我们去落后或边远的地方,就是认为是道德高尚、思想好——其实前提就是学生压根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所以去的人好像是英雄了,和外国那种“很平常”的心态不同。没有真正按市场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的价值倾向,学校有思想教育课,严重脱离现实和学生。 另外一个,就是执行教育的教育者,根本影响不了“学生产品的设计”,都是按照国家大纲教学,教的内容已落后于市场,而老师对此无可奈何。正如很多老师感慨:我们是明知这批学生去市场没有人要的,但是还要生产出来。
其次是教育机制。我们的岗位是优胜劣汰,但是在我们的教育市场,一些拿起书本照本宣科、不作任何讲解的老师却没有淘汰。因为目前很多还是终身制的,而他们的待遇和资格,只是和论文、工龄挂钩,不和学生的产出质量挂钩,很多老师都远远脱离了市场,也远远不够能力。而有能力的老师,很多都抽调出去做外聘讲课,去教EMBA,一般的大专本科生,很难接近这些教授。他们中有的也给大学生讲课,但是去也匆匆、来也匆匆。把优质师资力量,都集中给了少数人,这个现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是视而不见。甚至这些人越忽略正职的工作,越因为教EMBA和在企业做老板的顾问出名,越有光环,这也就越引导有能力的教授都这样去干,这是一个扭曲的现象,必须从制度上改。 实际上,学生进入大学,学费已市场化,是交了高额的学费,但作为顾客的学生和学生家长,花钱却不能选择老师上课,却不能淘汰和埋怨、投诉他们认为不好的教育服务,这相对于市场规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不会花1万元去买一件已经被淘汰的衣服或去吃变味的大餐。
再者是社会或者说企业的责任。我很希望更多的HR出来说话,去承担一种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在企业的责任,给学生以指导。如果每个HR都关注我们的应届生,可以有很多意见出来,形成共识,这些共识可以影响学校、影响国家决策者。因为人是企业在用。当然,HR也不能够决定很多问题,关键还在于老板,而每个老板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国家和有关组织来引导。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也只能呐喊,而无法去帮助太多的学生,有时就只能利用节假日写些观点,放到网上,让学生看,希望给他们启发,或者引起思考。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社会问题,但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因为今天的大学生,就是国家明天的希望,所以必须全社会行动起来,去关注,去改变,特别是政府。比如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很多地方报考和招聘是10:1,这反映的恰恰不是政府官员所说的大学生关心政治,本地区公务员受青睐,而是学生对恶劣就业市场的恐慌,他们希望做公务员,寻求一种稳定,一种保护,这是一种社会的倒退。政府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应该继续鼓动和开心,而是应该出来引导。因为10个人考了公务员之后,过几个月,就会有9个人又无奈的进入人才市场,去继续瞎子摸象。
编后语: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报大学生版,从2005年12月12日以来,连续关注、探讨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产生的根源等问题,受到了广大读者好评。欢迎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学者、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广大有识之士及大学生继续来电、来邮,谈谈你对大学生薪水屡创新低原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