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信息的收集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对于考研来说是很危险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考研信息按其透明程度可分为三类: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和灰色信息。
公开信息 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传布(一般来说可以在网上直接获取),包括国家考研政策(如今年关于考研五门改为四门)、招生单位特殊规定、专业目录、各单位招生简章等。
半公开信息 不对外公开宣传,但一般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或向该校的同学、老师询问就可以获得。例如公费、自费比例,专业课程辅导情况等。
灰色信息 原则上不公开,但只要努力搜集,仍可以获得,例如专业考试命题范围、题型,命题老师的情况,导师情况,招生单位的破格录取信息,录取过程中的调剂信息等。
在这些信息当中,以下几类必须重点收集。
招生专业目录 这是报考的依据,近几年高校改革,专业调整频繁,列要格外注意,免得你早就瞅准的专业突然改名更姓,不知去向了。今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已经陆续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索购目录,确定报考方向。
公共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在《大纲》中有详细规定,因此要高度关注。尤其今年的变化较大,应该引起所有立志考研的战友高度重视。
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公共课有大纲,或早或晚总还能明确复习范围,但专业课却需要自己去多方打听,因为教育部禁止招生单位划定复习范围。是否清楚专业课考试内容,对复习影响极大。这就需要我们多跑,有关系一定要找关系(社会风气使然,不得为而为之)。
录取调剂信息 虽然多数人用不上,但对于那些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如果提前一天知晓某个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一生命运或许就此改观。(这是后话,以后在说)
为了确保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一定要注意多渠道收集。
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 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政策一般都要通过以上媒介正式公布。例如《光明日报》每年第四季度都会刊登招生广告。现在网络盛行,也出现了一些专业机构和个人爱好者开办的专门网站,虽说许多质量并不高,但有条件上去转转还是有用的。
招生单位 包括研招办、准备报考的院系以及导师。他们往往会给你一些关于考试范围、录取情况等方面的更为权威、切实的信息。
人际网络 例如刚刚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前辈师兄师姐,专业导师等。你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关命题范围、考试特点等方面的翔实信息。为了确保信息准确,可以多咨询几位。几乎是由于胜利后的炫耀本能,即便素昧平生,这些师兄师姐们也会一派古道热肠,鼎力相助的。
有关文字资料 例如研究一下最近5年的专业试题,就能粗略地发现考试范围、命题思路和兴奋点。
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规模较大、开办时间较长的辅导班,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信息来源,比如关于命题等等。这些只在辅导班内部传递的信息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
收集信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一些小窍门。例如向外地招生单位的研招办函索专业目录,就要考虑到研招办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此类信函,但人手有限,工作繁忙,无法免费邮寄给你,也不可能单独回信说明价钱。这时如果同时来信寄3-5元人民币,并且将回寄的信封写好地址贴足邮票,放在寄去的信件内,迅速收到回函就不成问题了。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别(所谓公费、委培、自费的问题)
研究生培养类别分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四种。
1. 非定向研究生
非定向研究生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它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2. 定向培养研究生
定向培养研究生培养费用由国家提供。在录取时就确定将来的就业单位,并由考生与招生单位和定向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合同书,毕业后到合同规定的单位工作。在学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生活待遇,同时还可接受用人单位提供的生活补贴。毕业后原单位工作的定向培养研究生(如单考生),在学期间可不转工资、户粮关系,人事档案也可保留在原单位。并按原单位规定享受工资、福利等待遇。定向生毕业后,其服务范围是:高等学校,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国家重点企业,由财政拨款的文化、医药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党和国家机关、人民解放军。
3. 委托培养研究生
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其它均与定向培养研究生相同。
4. 自筹经费研究生
自筹经费研究生是招生单位根据社会需求,在培养条件、指导力量具备的前提下,用导师的科研经费、学校创收的经费或社会集资的自有经费培养的研究生。自筹经费生国家不负责分配。
***********关于自费研究生********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而国家的经费投入也有限,研究生学历教育实行收费乃大势所趋。但收费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非常复杂。因此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出台研究生学历教育的收费政策。
一年一度的考研报名时间及其程序问题
肯定很多人都想着走这条充满着挑战的道路吧,为了让大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albert在这里把考研的流程大概说一遍,以便大家及早安排时间,把计划安排的周详一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去,根据我的了解考研大概是要经过这几个过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下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
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
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半,进行5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七、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这是一个网友旧自己的辞职考验(程序)写的东西!供大家参考!
今天总算把辞职后的程序搞了个清楚
查114,打了不下二十通各部门的电话,总算把辞职后的档案、登记的程序和受理部门搞了个明白,累死人啦,还好,现在在单位还有免费的电话资源可以利用。要是在家里,就肉痛多了:)
在这里记下来,给自己理一理,也给大家一个参考:
解除合同后,单位一般会开给你失业登记证、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持户口本、照片一张及单位所给材料外加档案,至户口所在地的就业管理处登记,还有一笔失业保险金好领哦:)。
如果你没有失业保险,也可以直接将档案存至人才市场。关于档案存放至就业管理处还是人才市场对考研时的调档,那里的人说没什么本质区别。
其实以上的内容,单位在给你办理解除合同时一般也会予以说明。我这人就是太过小心,在和单位办手续之前,想自己先弄得究竟,心里有谱。所以,才费了那么大的周折。说电话说得嘴巴也干了,喝口水,咕~
接下来,就是实践了。刚才接电话的那个女的,凶得就像刚刚被人揍了一顿似地嘲我一通嚎。看样子,实践要比理论更困难重重了。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也是难免的咯。小鬼难过啊。
希望顺利一点,用实践来丰富丰富我的以上的理论吧。
如何在职报考研究生
随着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许多人进入工作岗位后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够用,于是上在职研究生满足了那些既想继续“充电”,又不想中断工作的人的愿望。日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处处长张凤有就报考在职研究生的有关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张凤有介绍说:“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我们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的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也属于学历教育。在职研究生考试分全国统考和单独命题考试两种形式,全国统考是考生参加每年1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分数线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单独命题考试的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政治、外语和三门专业课)与全国统考相同,不同的是单独命题考试的5门功课全部由考生所报考的院校单独出题。张凤有特别强调指出,“有些人认为单独命题考试比全国统考内容简单是片面的,单独命题考试出题是针对在职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及其业务特点来进行的,出题有较强的侧重性,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个简单哪个难。单独命题考试进行单独评卷、单独录取,录取分数线也由学校自己决定。”但教育部每年对单独命题考试的录取名额有明确规定,每年5000名左右。
教育部对在职研究生报考专业的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参加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也能报考在职研究生(统考和单独命题考试都可以),但需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的实际工作,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达到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参加单独命题考试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需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一般为3到5年,上课形式由学校自己决定。张凤有说,国家对培养研究生没有实行收费制度,所以研究生收费标准由各招生单位自定。
关于复试应该注意的问题
能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只是走完了考研路途的第一步,因为通过了初试还有复试。在过去都是实行等额复试,所有上线都可以顺利进入自己报考的学校。但是随着考研竞争的激烈和对考生整体素质重视程度的提高,现在一些高校在录取研究生过程中都纷纷打破了以笔试论成败的惯例,等额复试都改为差额复试,每年都有考生在复试中折戟,一些名牌大学的复试淘汰率甚至都达到了30%--50%。应该是这是我们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进步的表现,是值得提倡的。其实在好多国外名牌大学的招生中,这种面试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中更应该强调一个人的研究潜力和能力,因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社会输送研究型的人才。但是,淘汰机制又是非常残酷的,毕竟准备了那么久就是为了能够进入自己梦想的大学,可是自己竟然在最后一道门槛前倒下。为了顺利地通过复试,笔者采访了许多过来人,现在把自己的一些体会介绍给读者:
面试中的常见问题
1)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的考生复试时一般要加笔试两至三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参加复试前要尽早和研招办联系,搞清加试的课程是什么,便于尽早有针对性的准备复习参考并着手进行复习备考。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而言跨专业的考生一般不加试,但是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的考生也要加试,因此考生应该与招生部门保持联系,询问清楚,以便提前做准备。
2)有的学校的复试要考笔试。现在个别单位和专业开始在复试中实行笔试的考察方式,是对专业课的更加深入详细的考察。一般各个单位都会在复试通知上注明。
3)有的学校的复试要进行英语口语的考试,比如北京大学。估计不久这项政策就会在全国实施推行。
面试的基本原则
面试像其他许多事情一样,取得成功也依靠恰当的方法和技巧。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自己脱胎换骨,但你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给别人不同的印象。考研面试有许多原则和技巧,最主要的有以下四条:
1.精心准备
硕士入学面试的第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精心策划和准备。)参加复试前最好能到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查阅一下近年来本专业比较权威的期刊,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这样做对参加复试十分有益。
2.自信、从容
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本素质,硕士面试更是如此。自信是一个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和特征。有些考生不自信是因为太追求完美的表现,怕面试时出现自己因为不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出丑,丧失录取的机会,所以表现的战战兢兢,畏手畏脚。其实这完全是没有必要。一方面过于紧张会限制自己的发挥,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另外,从本质上讲,考生不是和面试官交锋,而是和其他考生交锋,你没有必要在面试现场征服面试官,而只要在面试官心中建立对其他考生的比较优势就行了。所以不要和老师有一种对立的情绪,仿佛老师就是敌人似的。
因此面试一定要从容、放松。如果不能放松自己,心里很紧张的话,就很难有高超的自我表现。机智和才干只能在放松、从容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发挥出来。
放松自己,不但是更好地回答面试官问题的需要,而且面试中的气质或印象分,在你没有开口说话之前,就开始形成,并影响面试官给你的最终分数。
3、果决、流畅
由于硕士入学面试的问题都是些专业问题,因此涉及面会很宽,有些问题回答不好是很自然的事。所以,不要试图成功回答所有的提问,面试官也不指望你能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不太好回答的问题,重要的不是看你回答问题的内容,而是你的反应,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才是那些老师们真正在意 的,更为看重的。
对那些不太容易回答、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你可以稍微做以下思考,可以有几秒钟,但思考时间不可太长,一般老师希望你有比较快的反应,但是不喜欢那种莽撞的学生。这时你要根据提问,给出一个明确的是或否的回答,然后论证自己的观点。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时说理清晰,表达流畅,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就能得高分,面试得高分的关键很多时候不在于回答问题的内容,而在于你如何回答,你的思路是不是逻辑清晰,能够自圆其说。
4、真实、坦诚
在面试的时候老师会问你一些关于个人的问题,比如家是那的,作一些关于自己大学中学习的基本介绍,问你是不是读过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专著啊?对于这些问题你最好如实回答,不要弄虚作假。一方面如果被老师揭穿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因为没有老师喜欢不诚实的学生。记得有一个哲学系的学生,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他读过原著没,情急之下说读过尼采的作品,结果他没有向导老师接着会问一个与尼采的作品内容相关的问题,当时这个学生被羞地满脸通红。
如何准备面试
(1)复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一般由各招生单位的有关系(院)组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3~5名导师组成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复试。复试的考查方法也比较灵活,有的可能考查一下专业外语,允许查字典翻译一篇或一段专业外语文章;通过面谈了解一下考生对本专业研究现状的掌握情况,现从事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读研后搞什么课题及 个人打算等等。还可能出几个题目进行简单的笔试或口试,还有的可能采用实际动手操作的考核办法。所以事先应尽可能了解复试的方式、方法,做到对复试心中有数。了解的途径很多,可以找在读的本专业的研究生了解他们当年是如何复试的,可以向本专业的指导老师了解一下应先重点准备哪些东西等,也可以到研招办询问。
(2)参加复试前最好能到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查阅一下近年来本专业比较权威的期刊,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这样做对参加复试十分有益。
(3)通过走访本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或本专业的老师了解一下本专业目前正在承担或已经完成的、比较重大的科研项目,了解本专业老师们的主要研究领域,尤其是认真阅读一下他们在权威性刊物上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或许在复试中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关于复试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以为自己考分高(>350)就高枕无忧了,也不准备复试,反正一定能上。
纠正 : 第一,考分高不一定排名高,同济经管系350是最后1名。
第二,即使排名高,照样被刷,尤其是非应届生和外校生,这次我复试刷的都是这2种人,而且370的都有。理由是:不懂本专业知识,上了没法做研究,只会考试!
误区二:认为复试前与导师见面,会引起反感,对自己不利。
纠正 :我保证这是不可能的,你去与导师见面,表明你的意向和询问导师情况,又不是送礼,怎么会反感呢?面谈之后,说不定导师觉得你这人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印象好,就会要你。总之,复试前一定要与导师面谈,不要到口试完了才知道自己导师是谁!
误区三:认为复试中笔试很重要,使劲看书!
纠正 :1。首先不是本专业的,你看几天能抵得上人家4年的课?
2。其次口试的重要性远高于笔试,导师对你的印象是最重要的。我这次复试就是导师一句话说了算,根本不看笔试。
误区四:认为口试时随便穿穿就行了。
纠正 :你要是穿件乞丐装,显然是鄙视老师,涵养再好也不要你。
但不要穿的太好,让老师有自卑感。大方整洁得体就行了。
误区五:觉得英语口试很难。
纠正 :英语口试一点不难。主要是自我介绍(事先背下来),家庭情况等(随便说说)
,如果变态的话会问专业问题,这需要你背点专业词汇了。
误区六:认为自己是外校的,老师一个不认识,就不去见。
纠正 :你不认识老师,办公室总能问到吧。(家庭地址更好)然后去见面,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他。与推销有类似之处。
误区八:调剂的话,只要分高就行。
纠正 :首先建议大家不要调剂,因为调剂的大学一般不好,不如重考。
其次,调剂更要看关系了,因为老师肯定优先考虑第一志愿和本校生。
误区九:认为公费是排总分和复试。
纠正 :公费排名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因为实行跨专业,考的专业课不同。有些学校只排公共课。这必须事先打听清楚,因为这也是内部操作!
误区十:今年的政策是有利于考生的。
纠正 :今年的政策目的就是要牺牲一批人!我已经亲眼目睹了,这个政策是绝对错误的。
不仅滋生腐败,而且搞的大家都不爽!据说明年要变。
高考4年政策变了4次,害了多少人啊!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考研的程序
另:2004年的考试已经确定为2004年1月10、11日两天举行!报名时间为2003年11月10-14日。
04年考研的请看:
又快到一年一度考研报名的时间了(11月10日-11月14日),毕业班中没有动考研念头的恐怕是少数。的确,现在考研的热度是越来越高了,每年报名的人数都在创历史纪录。而且对于这么一件关系到自己前程的事情,很多同学考虑得也越来越早了,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是很普通的,一些人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这个大的问题,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调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根据我的理解,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下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
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
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半,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七、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A、B、C类考生及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定义
*A类考生:报考地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19省(市)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①报考地处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上述省(市)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内蒙、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省(区)招生单位;或者②目前在上述省(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①报考地处西部地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原则上在招生单位所在省(区、市)就业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关于国家线、照顾学科的问题
1、国家线是指国家对通过初试后参加复试考生的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招生单位一般应在国家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分数线,对于热门单位或热门专业一般单位的分数线会略高于国家的基本线,但由于研究生招生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以一考定终身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国家一般允许招生单位根据单位或有关专业的生源情况,对一些虽然初试成绩略低于国家基本要求但有培养潜质的考生进行破格复试,但为了保证整体入学质量,一般会对破格考生的数量限制在很少的数量范围内。
2、照顾的一级学科一般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急需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确定部分扶持的重点学科。这些学科一般是需求量较大,但上线生源较少的学科,因此参加复试基本要求一般比其他学科要略低。近年照顾学科一般是IT类学科以及地、矿、水利类等专业。
关于在职研究生问题
所谓在职研究生是指学习方式相对脱产形式而言,既通过正常入学考试(统考或单考)取得入学资格,在培养单位教学或培养方案许可的情况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并不是某种录取类别。
一些专业学位(如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未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而采用全国联考方式的入学,实际上是以在职人员申请学位方式获得学位,因和学历教育有所区别,所以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在职研究生,此外,社会上还有一些课程进修班是属于进修性质的。
关于调剂录取的政策和条件
1、未达到统考、“MBA联考”及“法律硕士联考”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和参加单考考生的报考材料不得转寄到其他招生单位。
2、相同、相近专业可调剂录取,但考生必须符合拟调剂录取专业的复试基本要求,且业务课考试科目(应试的统考业务课试题种类必须与拟调剂专业使用的统考试题种类一致)。个别学科、专业有特殊要求的,需报所在省(区、市)招办审批。
3、因"MBA联考"、"法律硕士联考"的考试科目和要求与其他学科专业区别较大,所以未被本专业录取的上线联考考生不得转其它学科专业录取,其他学科专业的单考考生、统考上线考生也不得转至这两个专业录取。录取人数由各校在本单位招生总规模内自行确定。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
一、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
1、 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
2、 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
3、 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
4、 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
5、 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6、 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可以不录取。
(1) 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
(2) 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
(3) 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
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
1、 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2、 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
3、 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Ⅱ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体制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各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兰、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4、 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相相近专业(如民航交通管制)。
5、 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科专业: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等。
6、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的专业: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科专业: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7、 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条件
男性考生一般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考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6米,体重不低45公斤;身体匀称;
左右眼单眼裸视力,理科类专业应在4.9(0.8)以上,文科类专业应4.8(0.6)以上。无色盲、色弱;
两耳无重听;
无口吃;
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血亲无精神病史。
无传染病,肝功化验指标必须在正常范围内,无甲肝、乙肝、澳抗阳性。
三、患有下列疾病不宜就读的专业
1、 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动力类、公安学类、体育学类、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武器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科学类、环境生态类、旅游管理类、草业科学类各专业,及土木工程、消防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学、法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不宜就读烹饪工艺、西餐工艺、面点工艺、烹饪与营养、表演、舞蹈学、雕塑、考古学、地质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铁道与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
2、 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
3、 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
4、 曲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下同)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5、 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武器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医学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材料科学类、地质学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6、 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各专业及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7、 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新闻学、侦察学、学前教育、音乐学、录音艺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医学各专业。
8、 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
9、 斜视、嗅觉迟钝、口吃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四、其他
1、 未列入专业目录或经教育部批准有权自定新的学科专业,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刊登,做好咨询解释工作。
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按公政治[2000]137号文件执行。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按[1997]年联字2号文件执行。
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第二部分第7条内容为公安类院校体检要求。
体检问题问答!
“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能否读研?
问:我想就研究生招生体检中的一些问题咨询,我的一位同事今年报考北方某大学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优异,复试体检时发现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但肝功能正常,然而他所报考的学校还是以此为由拒绝录取他。但令人不解的是,我们看到《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中明确规定,“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不予录取”。既然国家已规定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为什么学校不遵守国家规定,还是要将这样的考生拒之门外?我们感到很困惑。
与这位同事一样,我也是一个乙肝“大三阳”患者,肝功能正常,现在正准备迎战2003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不知明年此时自己会不会也遭遇同样的问题,所以希望就此问题能得到准确答复。
答: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招生体检顾问邱灿存大夫了解了你们的情况后认为,从政策上来讲,你的同事报考的学校因他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拒绝录取他,学校的这种做法并不违反有关规定。
因为你提到的《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是主要针对高考录取制定的体检标准,而不是专为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每年的高考招生录取中必须严格遵照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的体检标准,不得另立标准。而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在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时,可参照普通高校在高考录取中的体检标准,即可参照《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执行。
注意:这里是“参照执行”,而不是“遵照执行”。因此在研究生录取体检时,各招生单位可参照《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要求。
这主要是考虑到研究生招生单位与普通高考招生单位不同,不只是高等院校,还包括一大批科研机构。不同性质的招生单位在招生、录取、用人等方面情况不一,因此,对于研究生体检标准究竟是全部参照普通高考体检标准,还是部分参照,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确定。
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院校都不录取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但肝功能正常的考生,关键是考生在决定报考哪所院校、何种专业之前,应当了解清楚所报考单位、专业对考生身体状况有哪些具体要求。
因此,建议你及所有准备报考2003年研究生的考生,在决定报考志愿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确知自己患有可能影响录取的疾患时,必须向自己打算报考的招生单位及院系询问清楚:该单位、该专业招不招收此类考生?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初试合格,但体检不过关的惨痛遭遇。
师资计划
所谓师资计划是指教育部在今年招生计划中为有关高校委托研究生招生单位培养的人员单列的计划。毕业后须到委托单位工作。其条件:首先,要符合8个限定专业。其次,必须是在职人员。第三,要和高校用人单位签约。
师资计划包括的八个专业是:1、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3、050201英语语言文学、4、070101基础数学、5、070201理论物理、6、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7、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8、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