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赵宇详解2005考研政治理论试题及答案

来源:新浪教育发布时间:2005-02-01
  主持人: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已经结束,为了帮助更多的同学对自己的成绩有个大概的了解,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考试虫特别邀请了考研政治辅导名师赵宇老师今天作客新浪,分析2005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欢迎大家积极参与。首先请赵老师和各位网友打一个招呼。


  赵宇:各位网友下午好,刚才因为交通原因晚到了10分钟向大家表示歉意。现在我们就准备开始今天下午的政治讲座。这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我们讲一讲考研政治37道题,每道题的题目及答案,请注意这个答案是我们老师自己做的,选择题可以说不会有什么错误。但是主观性题目包括辨析或者分析,即使老师之间在文书表述上、层次段落的划分上也会有差异,所以这次我们公布的答案可能比明年春节后的标准答案在有些方面不会一样,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但是我想层次上应当是比较全的。

  第二方面我们讲一讲各门政治课程2005年考研试题分数的分布情况,就是指每门课哪些章出了哪些题,一共考了多少题、多少分。

  第三个方面,是2005年考研政治命题重点的总结。好下面我们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的详细讲解一下。

  我们先来讲讲2005年考研37道题及其答案。第一大题单选:

  第1题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的含义是指:选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这表明正确的思想才能使广大农民真正在物质上富裕起来。

  第2题 “杰出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总的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普遍的时候,他总是错的。”选D每个人获得的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这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真理既有确定性、绝对性、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因此对一定时代来说不可能的事情对以后的时代来说往往就是可能的,因此真理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第3题 未来学家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来看,这句话的启示是答案选C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高于认识的真正优点,理论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是在思想上预测或者指导,只有实践才能够直接地作用于对象,有效地改造和创造物质对象。(注:这位未来学家就是尼葛罗庞蒂,他对别人说“我不喜欢别人称为我预言家,未来科学家或者预测家。因为我法国这么做。我的首选是发明家。我的媒体实验室始终相信预见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可见,这位未来学家真正的意思是要以预见为基础,通过实践真正把科学的预测和理论转化为现实。

  第4题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答案选B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此题较容易。

  第5题 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答案选择C观念上的货币。注:题目中的说法表明: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电脑的标价一般是在电脑这种商品上贴一个标签,标签上写着货币的数额,而并不是真的金属货币或者现金,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个标签而已。人们在看到这个标签就会在头脑中有真实的货币量。

  第6题 某企业有一台磨床,价值20000元,使用年限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答案选D4000元。注:题目中的说法表明,这台磨床的物质磨损是4000元,精神磨损即价值的贬值为1000元=20000-(20000/10)×2-15000。

  第7题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答案选C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8题 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答案选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第9题 解放初,我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答案选C保存富农经济。

  第10题 我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这句话反映的观点是,答案选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第11题 DXP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答案选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12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答案选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13题 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答案选B人才的竞争。

  第14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方针是,答案选C,多予、少取、放活。

  第15题 沙龙总理提出的计划是,答案选B。
 二、不定项选择

  第16题,美国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传递,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答案选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C世
界的联系往往是通过“中介”实现的。注:题目中说法表明世界的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往往需要通过某种物质的手段或者中介来实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些表现为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人为的,因而不选B;这种联系也一定需要通过意识或者信息来实现,因而不选D。可以说信息是人类社会或者人与人之间普遍联系的基础,但不能绝对的说是整个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物质世界反而是信息的基础。

  第17题,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GCD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律”,答案选ABD。A是有层次高低之分;B都是人们活动的规律;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注:这三大规律都属于社会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们能够主观创造的,因而不选C。

  第18题,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答案选ABD,A指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值以上的超额利润,B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D最终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注:题目中的选项C是级差地租的特点,故而不选。

  第19题,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答案选BCD。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C、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私有制与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私营经济肯定要受到公有制的影响和制约,而且我们还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故而不选A。

  第20题,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答案选ACD,A道德为支撑,C产权为基础,D法律为保障。

  第21题,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答案选AC,A无产阶级,C地主大资产阶级。注:题目中的说法表明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产阶级。

  第22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GCD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答案选ABCD,A、党的理论认识长时期准备不足,B、中国受到封建社会长时期的影响,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D、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GCD的影响。

  第23题,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答案选BD。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24题,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答案选ABC,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新性、C富于创造性。

  第25题,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答案选ABD,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D、服务业全面发展。注: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方向,因而不可能主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故而不选C。

  第26题,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有,答案选ABCD,A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B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证,C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D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的保障。

  第27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答案选ABC,A科学执政、B民主执政、C依法执政。

  第28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答案选ABCD。A、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B、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C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第29题,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答案选ABC,A提出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目标、方向和途径。B推动了六方会谈框架的形成,C、发挥了作为东道主的斡旋和调停作用。注:答案D时间上不合适,因为1991年底。

  第30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有,答案选ABCD,A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B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C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D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三、辨析题

  第31题,元代许衡夏天外出游玩,天热口渴,刚好路边有株梨树,众人争着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他说:“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参考答案: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满足关系。人们总是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对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的。价值具有多样性,相同的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但是,并非任何价值判断都是正确的,只有在真理原则指导下,与真理原则相一致的价值判断才是正确的判断。

  对于“梨该不该摘”的问题,不同的人也肯定有不同的判断,从“心中有主”出发,许衡不摘无主之梨,作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心中有主”表明了许衡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用真理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价值判断,从而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人的价值是双重的,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人生价值作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就是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需要中得到实现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地表现为较高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许衡的做法乍看迂腐,实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表现出了很高的精神修养和境界。

  总之,材料中许衡不摘“道旁之梨”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提倡。其做法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注:许衡(1209-1281),中国元代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学大师,他继承先秦孔孟之道和宋代程朱理学的传统,以儒者自居,一生以儒家思想与原则做事与做人。)

  第32题,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其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参考答案:流动资本包括以燃料、辅料、原材料形式所存在的不变资本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其中燃料、辅料、原材料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力的具体劳动能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凝结成新商品的价值,并制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但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其价值不能转移,而是通过劳动力的抽象劳动,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一次创造出来;而劳动力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则是无偿地被资本家占有了。

  由此可见,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的价值不能一次性地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命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33题,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提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请结合材料,辨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我国要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保持稳定,因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期”,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出来,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社会稳定。

  但不能因此就限制发展。党领导人民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必须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真正实现社会稳定、就必须加快发展,而不能限制发展。通过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保持稳定,不改革、不发展,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不可能维持稳定的局面。

  要有序地推进改革开放,关键是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力度、开放节奏、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动改革和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改革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动力,实现稳中求进。

  由此可见,稳定与发展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脱离了发展的稳定是暂时的。命题中的观点虽然看到了保持稳定的重要性,但却主张用稳定牺牲发展,否认了发展的必要性则是错误的。
 四、分析题

  第34题,在一个科普展中,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都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运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参考答案: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关系,人类主体既是导致环境污染的责任者,又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了自然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人类在认识的指导下运用物质的中介和手段作用于自然对象,改造和影响着自然环境,使世界发生符合人类主观需要的改变。但由于违背了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恶化,破坏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应形成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人类自身是导致环境污染的责任者。

  另一方面,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一旦人类破坏了环境,就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人们一旦认识到环境恶化反过来会严重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就会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局面。

  (2)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能盲目地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暂时的胜利之中。人类必须能够认识到:一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自然界的有效改造。

  但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规律,过渡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那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各种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频繁爆发,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人类在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条件下,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性的胜利,是以长远的损失为代价来换取的暂时的享受。

  总之,人类必须努力实现人与自己的协调发展,而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盲目的胜利。

  (3)度是指事物保持质不变的量的活动范围或者幅度。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度是特定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规定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发展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要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可利用也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一方面地球的自然资源是能够满足人类的合理需要的。只要人们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就能够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地球的自然资源又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的。如果嗣俏ケ沉丝凸酃媛桑煽⒆匀蛔试础⑽廴净肪尘突崞苹底魑匀唤绾腿死嗌缁嵬骋惶宥嬖诘纳低常垂椿嵬驳饺死嗌缁岬男鞣⒄埂?lt;/p>

  第35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下表反映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历史演变。(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却没有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我们当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参考答案:(1)分析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自1989年到2003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率都了8%,但就业的增长率却不断下降,现在已降到低于1%,到本世纪初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约0.12个百分点,表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约0.12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不一致性。表现为创业就业环境亟待改善,就业困难加大,主要原因有:

  1)随着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就会导致由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技术岗位的减少,这也是一种难以避免的代价。

  2)我国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主要是资本密集度高、就业吸纳能力较低的行业,而且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密集型企业日益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企业。

  3)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多地采用集约型增长模式,企业往往结合运用减员增效的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益,这就会导致大量人员下岗、失业。

  4)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对于就业应当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劳动力总量明显供大于求,尤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劳动力素质较低,到城镇就业有诸多困难,是我国长时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5)与我国国情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成建立起来。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仍存在较大困难。

  (2)为了扩大就业,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确立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要以就业,从而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生活中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容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3)要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选择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就业的增长道路。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积极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巨大优势,应当采取正确的措施鼓励其发展。

  5)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的创业和就业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

  6)加快推进人力资源的培训和技能开发,做好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工作。

  7)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有序的流动、就业与生活。

  第36题,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我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将会失去资产阶级的革命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则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请回答:

  (1)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

  (2)毛主席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根据这一观点分析,建国前我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

  参考答案:

  (1)自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革命在性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我党历史上一些人由于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缺乏对各阶级特点的正确分析,导致他们对中国革命性质的错误认识。

  其中前一种观点强调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革命必须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实际上夸大了资产阶级的领导能力,放弃了无产阶级(经过中国GCD)对革命的领导权。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两个阶段,其中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但最终失败了。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在近代中国革命中,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大资产阶级中那些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有具有革命性的一面,是新民主主义的动力之一。但由于其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动摇性,因而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具有领导的能力,担当起领导的使命。因而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可见,材料中的第一种观点由于夸大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革命性和领导能力,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犯了右倾错误。

  其中后一种观点则强调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彻底反对资产阶级本身,这种观点则完全怀疑和否定了资产阶级具有进步性、革命性的一面。否定了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把资产阶级完全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看成革命的敌人,是一种关门主义,犯了“左”倾错误。

  (2)毛主席同志的观点深刻的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认为绝对革命性质的因素主要是革命的对象即敌人,以及革命的参加者即革命的动力。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入侵一方面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又使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因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激化,必然会推动中国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国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或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不是因为它的资本主义性质,而是因为官僚资产阶级依附于帝国主义,从而成为革命的对象。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的一面,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参加者或主要的革命者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其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因此,建国前我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在性质上是一种新式的、特殊的民主资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第37题

  I、乌克兰及周围各国地图(略)

  材料1:2004年11月下旬,乌克兰爆发了一场危机,乌克兰最无法容忍西方打着民主的旗号插手独联体国家的选举。乌克兰大选危机发生后欧盟采取了与俄罗斯态度完全相反的
立场,对大选结果表示反对。欧盟自扩大以后,乌克兰成为欧盟的直接邻国。

  材料2:北约是在1949年为对抗苏联而成立的,北约无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1999年接纳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加入该组织。今年3月29日,北约有19国进一步拓展至26国。

  请结合地图和所给材料分析乌克兰的重要战略地位及俄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

  参考答案:

  (1)分析材料,并结合地图可以看出,乌克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地理上来看,乌克兰地理位置上处于中东欧“中心地带”,是俄罗斯和欧洲的中间地带,俄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有80%要经过乌克兰;从经济文化上来看,乌克兰是独联体中除俄以外的最大国家,是欧洲的粮仓,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从政治外交上来看,乌克兰是俄与西方间的缓冲区,也是俄防止北约继续东扩的重要屏障,也是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争相影响的关键国家。

  乌克兰的外交战略会对俄欧、俄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乌克兰在追求地缘政治目标方面的两难处境。毫无疑问,独立的乌克兰首先须要走出苏联继承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历史传统方面乐观影响,但是作为俄的近邻、她又必须同俄罗斯建立平等、友好的国际关系,在整体价值趋向方面,由于新当选的总体坚持亲西方的态度,因此乌克兰必然会采取更加西化的政策,进一步融入西方社会,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进一步加入欧盟和北约。

  (2)分析材料可以看出,欧盟高度重视乌克兰的总统选举进程,与俄罗斯采取了完全相反的立场,采取十分坚定而且强硬的态度支持反对派,这是西方对俄罗斯打出的又一重拳。随着冷战后国际局势的演变,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西方挤压得所剩无几,作为俄唯一战略依托的独联体也逐渐被西方所蚕食,继格鲁吉亚政治危机被美国成功控制后,乌克兰似已成为西方的下一个目标。当亲西方的反对派候选人面临败局时,欧盟立即对选举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对无政府表示谴责,并支持反对派进行抗议。

  欧盟东扩是欧盟处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双重考虑的结果,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和政治上,在完成第五次东扩后,欧盟成员国数量孟增至25个,增强了欧盟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而北约东扩的矛头则直指俄罗斯,对于东欧国家来说,他们在苏联解体后大都已经选择或将要选择加入北约的道路,采取融入西方的政策。新入盟国都曾经是原苏联国家或苏联控制的国家,入约目的是获得美国这一超级军事大国的安全保护。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北约东扩使俄的安全利益受到直接威胁,使俄在该地区的传统利益有被进一步削弱的危险。

  乌克兰政治危机事件充分地体现出俄欧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一方面,通过欧盟东扩和北约东扩,欧盟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有可能更自信地对待俄罗斯,得以控制中东欧地区并可将它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在不远的将来欧盟还将进一步努力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尽可能削弱俄罗斯苦苦经营的独联体战略空间。另一方面,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也在上升,开始更为积极地捍卫自己的国家的利益。

  (3)乌克兰也是俄美之间战略利益争夺的重要对象。乌克兰被美国认为是其取得欧亚大陆控制权的重要跳板,根据美国的战略,巩固乌克兰这个“民主桥头堡”之后,接着便可以想东挺进,矛头直指俄罗斯。而没有乌克兰,俄国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大国。

  自冷战以来,美国和欧洲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俄罗斯的遏制和弱化。此次对乌克兰大选的插手,以主持选举公正的面目出现,实际上是西方与俄争夺地缘战略空间的又一大重大行动。尽管俄国力下降,但仍被美视为世界上唯一能在军事上与其抗衡的国家。

  乌克兰是俄的近邻,如果乌克兰继续保持与俄罗斯的盟友关系,因而不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美国为了其自身的战略利益,想方设法要促使亲美、亲西方的候选人当选总统,从而将乌克兰纳入西方的控制范围。从美插手无总统选举可以清楚地看出美欲进一步削弱俄“势力范围”的战略意图。

  格鲁吉亚政治危机相关材料

  【格鲁吉亚政治危机始于2003年11月,格287万多选民在全国2811个投票站投票选举新一届议会。选举当天,一些投票站就发生了反对派因对选举委员会提供的选票不满而冲击地区选举委员会大楼的事件。随后,以议长布尔贾纳泽为代表的反对派人士以当局在议会选举计票工作中有舞弊行为为由,开始在首都第比利斯举行集会、示威等抗议活动,并要求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随着反对派的抗议活动不断升级,外地一些城市和地区也受到波及。

  面对国内紧张局势,谢瓦尔德纳泽一方面拒绝辞职,同时一再表示愿意同反对派直接对话,和平化解危机。10日,格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由于存在违反选举程序现象和发生了某些意外事件,27个投票站将于16日重新投票。然而,这一结果并未使反对派满足,他们继续举行抗议活动,逼总统辞职,并表示将不再同当局对话。22日,反对派的抗议活动进一步升级,5万多反对派的支持者在第比利斯市政府大楼前的自由广场集会,其中部分人还冲进议会大厦并对大厦实施了完全控制。随后,谢瓦尔德纳泽签署命令,宣布全国进入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

  23日,反对派再次举行10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强烈要求谢瓦尔德纳泽下台。迫于巨大的压力,谢瓦尔德纳泽对国家电视台发表谈话,表示愿意同反对派进行谈判,并准备在选举等问题上作出妥协。萨卡什维利手举红玫瑰,冲进了格鲁吉亚议会大厦。谢瓦尔德纳泽在同萨卡什维利举行会晤之后宣布,“考虑到格鲁吉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维护国家的安定”,他决定辞去总统职务。根据宪法,议长布尔贾纳泽暂时代行总统职权。

  格鲁吉亚政治危机是近年国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矛盾、问题的综合反映,也是外部势力干预的结果。格鲁吉亚独立后一直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此外,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逐步上升。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24日说,格领导人和人民不会允许国家解体,并将消灭那些以武力破坏国家统一的人。 据俄塔社报道,萨卡什维利当天在美国帮助实施的格军培训结业式上发表讲话说,格当前仍面临着解体的威胁。格领导人的历史使命就是防止国家解体和维护国家的统一。萨卡什维利在讲话中感谢美国决定继续帮助格培训军队,并表示格在反恐斗争中仍将与美国站在一起。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说,华盛顿和莫斯科正在为吸引格鲁吉亚的注意力而竞争。自格鲁吉亚宣布独立以来,华盛顿为它的大量社会和民主建设计划提供了10多亿美元的援助。莫斯科注意到了这一事实,并将萨卡什维利看作美国的傀儡。俄罗斯没有向格鲁吉亚提供援助,但它的确向格鲁吉亚出售了它所需的大部分能源。它还在格鲁吉亚保留了4个军事基地,共有大约3000名士兵。萨卡什维利和鲍威尔都要求关闭这些军事基地。

  俄新社认为,在外高加索地区,俄罗斯与美国的地缘战略利益交织在一起。两国为控制里海的能源及其运输线已经将高加索问题深深地拖入了国际政治。包括格鲁吉亚在内的外高加索当属能够决定世界力量对比的地缘政治地区。自古以来俄罗斯在这个地区就有足够强大的阵地。美国的外高加索政策的绝对优先方面是控制这一“战略能源椭圆形地区”,它涉及16个国家,其中就有格鲁吉亚。这个椭圆包括里海整个水域和伊朗90%的领土。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称这一地区为“欧亚巴尔干”。这个称呼说明了这一地区对控制欧亚大陆所具有的关键作用。这里还被称作是能够“统治世界的中心”。美国在这一地区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向外高加索和中亚国家提供财政援助,以便使这些国家在向世界市场输送石油天然气时绕过俄罗斯,不让俄罗斯垄断输油管道。】

  乌克兰政治危机相关材料

  【乌克兰总统选举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不仅因为乌克兰的重要地缘战略地位,而且选举将产生乌克兰新生代的领导人,在某种意义上将决定该国的未来走向。对于美国及欧盟国家而言,在去年格鲁吉亚发生“天鹅绒革命”亲西方的年轻一代领导人成功掌控该国之后,希望有更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效仿这个“民主样板”,主动向西方靠拢,而俄罗斯决难舍弃这个传统盟友,也是其极为关键的战略缓冲区。

  亚努科维奇与尤先科年龄相仿,在亚努科维奇和尤先科及其支持者明争的背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暗斗也逐渐摆上台面,双方为此甘冒风险下大赌注。现年54岁的亚努科维奇是库奇马挑中的接班人。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而且承诺当选后将设法使俄语成为乌克兰的第二官方语言,允许公民拥有俄罗斯和乌克兰双重国籍。这些政策得到了莫斯科的赞赏。在乌克兰第一轮总统竞选前几天,俄总统普京出人意料地对基辅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间接表示对亚努科维奇的支持。

  尤先科比亚努科维奇年轻4岁,是一位明显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和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类似,尤先科也有一位在美国出生的妻子。在竞选期间,尤先科主张乌克兰加强和欧美国家的关系,并设法加入欧盟和北约。这些主张使他成为西方国家看好的总统候选人。

  去年10月31日,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首轮投票。由于在这轮投票中没有候选人获得法定当选所需的过半数的选票,11月21日,乌克兰举行了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次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总统候选人、总理亚努科维奇当选为乌克兰总统。对此,以总统候选人尤先科为首的乌反对派普遍表示质疑,并指责乌选举投票中有违规行为。但俄罗斯政府则对选举结果表示承认。在国内外对选举结果的态度截然相反的情况下,乌国内政治局势一度非常紧张。

  乌大选危机发生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发表声明,批评乌选举不符合国际标准,宣布美国拒绝接受乌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举结果。他还要求乌对选举中的舞弊行为进行调查,否则将会使美乌关系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如此关心乌总统选举,主要因为尤先科是一位亲西方人物,而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属“亲俄派”。美国希望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乌危机,表明美不希望乌局势动荡,也不希望美俄关系因此出现倒退。

  12月3日,乌最高法院以第二轮投票中存在大量舞弊行为为由,宣布这轮投票结果无效,要求重新举行第二轮投票。根据这一裁决,乌克兰去年12月26日举行了第二轮总统选举重新投票。28日,根据乌中选会统计全部有效选票后公布的初步选举结果,尤先科以领先亚努科维奇近8个百分点的优势胜出。但当时,乌中选会并没有明确宣布尤先科当选。

  鉴于未来俄与西方对乌克兰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亲欧的尤先科上台以后,乌在外交政策上必然会加快融入欧盟和北约的进程,但尤先科也曾多次表示,将加强乌、俄传统伙伴关系。更何况乌克兰在能源和经贸领域对俄的依赖很大,因此乌俄关系的发展虽有可能暂时降温,但不会大倒退。不过,由于乌克兰对俄罗斯和欧美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俄与西方在乌克兰的明争暗斗势必还会继续下去。

  虽然乌克兰局势趋于平稳,但随着乌国内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来自俄与欧美不同角度的牵引力的影响下,乌未来政府将如何组成,及其政治经济政策取向,都还有待观察。

  乌选举结果公布后,欧盟立即以“不符合国际标准”为由,不承认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欧盟公开力挺乌反对派是它以欧盟模式改造乌克兰的重要步骤。欧盟声称,它之所以不承认选举结果,是因为乌没有满足它对欧盟“民主价值观的承诺”。欧盟与美国一起挖俄罗斯的墙脚,是冷战结束以来欧盟不断扩充势力范围的需要。

  去年12月26日第二轮选举重新投票以后,尤先科屡次表明在就职典礼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将是俄罗斯。就连俄最不放心的、正努力争取总理职位的季莫申科也公开表态:“尤先科当选乌克兰总统后,俄罗斯的基本利益将不会受到损害。相反,还将为扩大这些利益提供新机遇。”

  年初以来,随着尤先科当选的前景逐步明朗化,俄罗斯一改坚定支持另一候选人亚努科维奇的政策,开始务实地与乌未来领导人展开互动。本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对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利特温表示,俄乌关系、特别是两国的经济和人文联系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20日,普京给尤先科发去贺电,称与乌克兰发展平等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优先方向,继续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

  在尤先科就任乌克兰总统之际,如何处理好乌克兰与俄罗斯、欧盟、美国之间的关系将是他上任后所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第37题II

  材料1,世界石油经济战略态势(截至2003年底)(略)

  材料2,我国石油产量和需求量发展表(自2000年至2005年)(略)

  (1)结合材料1,简析世界石油经济战略态势的特点,

  (2)、结合材料1和2,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参考答案:(1)分析材料1可以看出,世界石油经济战略态势的特点有:

  1)目前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拉美、非洲和前东欧地区,其中中东地区拥有世界大部分石油资源,世界石油产量除中东明显较多外,在全世界各地分布相同均匀;世界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地区;世界石油进口集中在亚太、西欧、北美三大地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最多产量最高,出口量也最大,么消费量较少;亚太、北美和西欧石油资源和出口量都较少,但占据全世界大部分比例的石油消费和进口量。

  2)目前材料中的地区,石油消费总量每天超过7400万桶,而石油生产能力每天约为6700万桶,石油生产能力根本不能满足石油消费的需求。

  可见,石油资源短缺量大,运输安全要求高,对经济的影响大决定了石油短缺将成为未来资源短缺的核心问题。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石油问题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重要地位:石油价格的波动就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拥有充足的石油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石油资源一旦匮乏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两次海湾战争本质上都是为了争夺中东石油的控制权而引起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五

  (2)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抛售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分析材料1、2可以看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亚太地区是世界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地区,石油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石油消费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2)我国的石油资源蕴藏总量丰富,但需要进一步勘探发掘;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已处于世界第二,但石油的产量和储备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一旦遇到战争或突发事件导致石油供应中断和油价大幅度波动,由于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战略石油储备,对石油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差,石油消费将面临严峻挑战。

  3)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将增加到原来的3倍以上;从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间将增加到原来的约1.7倍,从2020年到2050年30年间将增加到原来的近2倍,而同期我国的石油产量却只有微弱的增长,从2020年到2050年期间还将变为负增长,从而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消费增长的需求。

  4)随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也将不断上升,而受资源制约,我国未来石油产量难以显著增加,因此我国的石油消费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加大。有表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20%,到2010年将超过40%,到2020年将超过55%,到2050年将达到80%。因此,石油毡靴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现实,石油安全战略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造成我国石油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产量增加速度低于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能源利用效率低,因此石油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

  面对目前的石油危机,我国急需制定新的石油战略,采取正确的解决危机的途径,主要有:

  1)尽快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增加安全系数。为保证紧张时期和战争时期的油料供应,必须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2)立足国内、加快技术革新,提高石油供给的质量和数量,运用最新技术加快勘探和开采石油资源的速度。

  3)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石油企业参与境外石油勘探开发,建立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石油进口体系,在勘探、开采等领域与外方进行合作,利用国外资源补充国内石油供给不足。在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时候,坚定地走石油资源地多元化的道路,广辟来源,形式多样,以避免资源地单一可能带来的风险。

  4)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珍惜资源,充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石油资源利用效率。

  5)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开发利用替代能源,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积极寻找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网友:根据今年的政治考题难度,请赵老师预测一下今年的分数线?

  赵宇: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治试题难度系数有所下降,尤其是不定项选择题由五个选项改为四个选项,降低了试题难度,我感到整体上分数线比去年将提高5到10分,国家公布的理工类分数线,一般可以看作考研政治分数线的晴雨表。去年这一分数线为42分,估计今年约50分左右。

  网友:不知道阅卷老师的判卷标准是什么?

  赵宇:选择题属于客观性题目,完全按标准答案由机器来给分,没什么可说的,很客观。但辨析题和分析题都属于主观性题目,由老师来人工批阅和评分,主观性较大。文科阅卷一般掌握三项原则,同学们为了在文科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包括政治理论课、文科专业课)都必须注意这三大原则:

  一、层次全面。如果比较难有五层观点,每层若干分,考试中出去只答上了其中的两层或者三层,那就必然失去其他层次的分数。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同学们在考试答卷时可以多写几层,即使是老师,也不一定就能答的十分全面,不同的老师层次也不同,对试卷的分析、答题的要求、段落的设计也不同,我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也是尽可能的全面一些。但我想最终公布的标准答案肯定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只能争取用最全面的答案防止被扣分。这一点是阅卷的第一原则,也请大家高度重视。

  二、表述规范。大家都参加了考试,主观性题目一律对答在答题纸上,但是对于每一道题,虽然你意思写了,但究竟应当分几段,每段写几行,写到什么深度,那就不能很随便了。应当按照答题的要求来表述。我在授课中把它称为文科答题的综合技巧,希望大家按照这些方法来答卷,才能有好的结果。

  三、观点准确。层次也全了,段落写的也挺多,但观点如果不准照样会被扣掉分数。

  只要大家做好了上面的工作,今年政治考试一定会有很好的成绩。

  主持人:谢谢赵老师的精彩讲座,谢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