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过程都有一个结果,考研更是如此,有人失败,有人成功,有人忧愁,有人欢喜。不过,过程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结果的唯一性,而是通过相关经验的总结创造下一次成功。特别是那些导致失败结果的过程,如果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且保证同样的错误不再犯,那么成功也便离你我不远了。
过来人:圆圆
关键词:时间
经验之谈: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需要挤出来。
圆圆经历了两次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失败,每次复习考研的时候她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即便是尽量缩短睡眠时间,把所有的娱乐活动都取消掉,圆圆的考研复习还是显得不够充分,总有很多知识点被遗漏,这让她非常苦恼。后来她参加了跨考的协议报过班,经过与老师的沟通,老师给她制定合理的复习规划和总结,圆圆终于发现了自己考研复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没有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
全面建立复习框架
“我始终都很用心地记忆知识点,甚至为记忆知识点做了一些小卡片,可是由于法硕的知识点很多,有的还存在着很多相似性,所以常常容易记忆模糊。”临近考试,心里本来就着急的圆圆更是把各个知识点混淆得厉害,眼看考研时间越来越近,而记忆过的知识点却越来越模糊,重新复习梳理的时间明显不够,致使她在考试答题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张冠李戴的错误。“当时感觉特别冤,明明自己付出努力用心记忆了,可最后竟然犯了这样低级的错误。”
后来通过执行老师指定的复习规划,圆圆发现为知识点建立一个大框架是个好方法。通过对参考书目录的恰当运用以及自己对知识点之间的理解,她把每门学科需要记忆的核心要点找到,如弄清该门课程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该门课程的核心研究范围是什么等,然后围绕这个要点进行发散思维,即通过核心研究问题引出相关要点,如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什么、途径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等,于是像串珠子一样,自然而然地将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了。知识框架建好之后,再向里面填充相应的小知识点,同时把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加以标注和罗列,在临近考试的时候着重记忆。此时圆圆发现,自己的复习时间变得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偶尔看看电影娱乐一下。可见,不是考研复习的时间不够,而是方法没找对。
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考研复习规划也是有效节省时间的方法。“其实我一直都有制定复习计划,可是由于自己偷懒,就直接从网上下载了别人的复习规划,想着他们是成功通过考研的人,制定的计划应该会非常不错。可是按照计划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计划根本不适合我,并且每天这样按照复习计划进行刻板的生活,感觉特别没有意思,所以到了后来,我的复习计划就基本上荒废了。”
不过经历了第二次考研失败后,圆圆意识到只有将复习按照计划执行,保证每段时间完成相应的复习量,才不至于到了复习的后续阶段感觉时间紧张。同时,为了便于有效地执行计划,圆圆专门买了一块带磁性的白板,自己动手做了一些可以在白板上随意变换位置的考研复习“任务模块”。在每个复习阶段,白板上任务模块的数量都会做事先规定,但模块之间的组合则根据自己这段时间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也就是说,固定时间内要完成的复习任务数量是固定的,但是任务的顺序以及任务之间的组合可以随时调整,前提就是高效率地完成该段时间内的所有任务。圆圆认为,“老师制定复习计划的方式非常适合我,执行起来也不像安排好哪天学英语(论坛)、哪天做真题那么刻板,时间上也不像原来那样感到很难控制,看着某段时间内白板上任务的数量越来越少会非常有成就感。”
弹性分配复习时间
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眠的7~8小时,吃饭的2~3小时以及处理一些琐事的时间,基本上一天用在考研复习上的时间大约只有10~12小时左右,但是考生也往往不能完全保证这段时间的高效率利用。“长时间的重复性复习让我感觉疲累,每次上自习之前总要在心中经历一番挣扎,而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时由于状态不好也显得拖拖拉拉,这些过程本身就是在浪费时间。”圆圆清楚了自己的问题,可是如何将意识到的问题加以改正并体现在行动上又是非常困难的。
老师建议圆圆把时间管理做些改变,所以尝试把一天10~12小时的复习时间根据自己的状态进行了弹性分配:如果当天心情较好,对自己比较有信心的话,就选择那些比较难完成的任务,并且通过一日三餐把段状时间打散成块,上下午分别有固定的任务目标,每个目标必须像比赛一样限时或者提前完成;如果当天状态不佳,就选择那些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并且准备好午餐甚至晚餐,让自己一天泡在自习室,这样留出足够的时间进入复习状态,而中间不离开则保证了复习的专注。经过每天状态上的调整并配合制定好的复习计划,圆圆发现自己的复习效率迅速提高,不仅当天的复习任务能够完成,甚至有时还会超额完成第二天的复习计划。
不过在这里跨考老师也想提醒其他考生,完成复习任务的时候不可过于贪多。通常如果一天完成了两天的复习任务就应该适可而止了,即便是当天依旧有许多时间,如果过于追求速度,人就会变得激进,进而产生应付差事的想法,只想着如何把任务完成,而忽略了复习质量,那样导致的最终效果甚至和没复习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经过合理科学的时间管理,圆圆终于在第三次考研中顺利通过了。她认为,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时间本身就是挤出来的,但挤时间一定要科学合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自己既挤出了复习时间,整个复习阶段又充满了快乐。
过来人:乔奇
关键词:信息
经验之谈:善于收集信息是考研取胜的关键。
乔奇第一次考研由于复试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被浙江大学录取,后来经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他发现主要问题在于信息收集不够全面、细致、及时。复试时很多细节都没注意,而专业方面的知识也准备得不够好,致使自己在专业素养的表现上不是特别突出,再加上排名本就偏低的初试成绩,最后没有被录取便成了必然。
时效性是收集信息的第一要务
“我始终认为考研复习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学扎实便能够做到万无一失,所以基本上就没怎么收集考研信息,直到需要网上报名的时候,才上网大概看了一下院校以及相关专业的情况,而对导师方面的信息根本就没有任何了解。”周围很多同学都认为乔奇更像是在参加高考,根本不像是在考研,有朋友劝他应该随时随地了解一下院校以及导师方面的相关信息,因为只有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才可能在复习过程中紧扣考试命题趋势,不至于做太多无用功。可是由于对书本知识的复习太过专注,乔奇便没有把这些建议放在心上。
不过,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考场上,乔奇发现很多与时事有关的知识点自己确实没有准备到位,而且部分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热点在复习时也几乎没有涉及。“我发现越是专业领域的知识要点,就越要注意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而我目前只是将基础知识学扎实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注意知识要点的灵活应用,特别是结合当前时事要点问题加以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出自己的专业素养。”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乔奇的第一次研究生考试已经以失败告终了,不过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么就意味着一切都还有出现转机的可能。
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
经过努力调整,乔奇决定再考一年。不过这次考试复习,他除了把相关基础复习扎实以及随时密切关注与专业有关的行业发展动向之外,还特别注意院校、导师等相关信息。“我把导师的著作一本一本找来研读,同时还借来了该专业学生的课堂笔记作参考,上学校论坛、跨考论坛、招生考试网等,能搜集到相关信息的途径我都用到了。”乔奇深深地意识到了信息对于考研的重要性,他常想如果第一次考研的时候自己能多收集一些相关方面的信息,初试以及复试中的表现就不会那么逊色。不过乔奇目前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吸取第一次考研信息匮乏的教训,尽可能让自己变得消息灵通一些,从而真正把命运掌握在手中。
与此同时,在跨考论坛中的一位师兄还建议乔奇除了收集浙江大学的资料外,其他比较喜欢的学校信息也不能忽略,这样一旦第一志愿有闪失就可以选择调剂,而调剂的关键就是及时掌握院校接受调剂类考生的名额以及相关要求,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主动打电话询问。为此,乔奇还特别为第二志愿学校建立了一个通讯录,这样保证了在联系调剂院校的时候不会因为时间过于紧张而错过最佳调剂时间。可以说,这一举措为乔奇的考研买了一份性价比较高的保险。
注意收集细节信息
在复习准备中,乔奇还发现论坛上有很多考研过来人的帖子非常实用。这些过来人会告诉你如何安排整个考研阶段的复习时间最有效,初试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复试时可能被问及的问题,有些信息甚至精细到面对考官时的穿衣打扮、举止神态以及具体应对策略等。“有了这些细节上的信息,我似乎更加坚定了被录取的信心,同时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跨考论坛等考研人聚集比较多的地方发布,往往会有一些热心人帮你解答,确实非常受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乔奇觉得今年考上的机会很大。对于复习方面,他依旧不会放松,随时可以获得的信息也让他更加看好自己,因为对与考试有关的信息掌握越多、越细致,就越是与考试的实战情况距离越近,而到了真正的考场也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过来人:贺力伟
关键词:虚荣心
经验之谈:好高骛远只会让考研更艰难。
贺力伟曾经认为,考研和高考填报志愿都像赌博,不用考虑太多,只是把自己最想上的学校和专业填在第一志愿的栏目上就可以了,这也因此让学习成绩非常好的他在高考时与第一志愿北京大学失之交臂,勉强上了一所本科院校。后来准备考研的时候,贺力伟由于不甘心高考时的失败,依旧选择报考北京大学,但由于是跨校跨专业,考研也以失败告终了。
虚荣心在梦想面前毫无价值
“对于我和我的家人来说,考上北京大学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名校,可上名校的确又非常困难,你必须有极其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卓越的实际操作技能。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在告诉旁人自己准备考北大的时候常常显得很骄傲。”由于虚荣心所致,贺力伟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谈论自己的考研,并常常给人错觉,误以为他已经复习好了,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考试成绩永远是最真实的事实,第一次考研失利后,看着自己离初试录取线距离很远的成绩,特别是极其糟糕的英语分数,贺力伟的心凉飕飕的。“当时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认为一旦大家知道了这差劲的成绩就会无情地嘲笑我。”于是,贺力伟采用了尽量隐瞒成绩的策略,并且声称自己已经对北大没有兴趣了,所以才要重考一次,这一次他打算考清华。
依旧是跨校跨专业,依旧是竞争激烈的名校,虽然贺力伟表面上依旧显得自信满满,但第一次考研的失败对他打击非常大,致使日复一日的复习几乎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占去了。终于临近考试的时候,贺力伟由于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整个人病倒了,这也让他与第二次考研擦肩而过。
梦想始终要以现实为基础
身体慢慢恢复的贺力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这两年的考研经历,身体上的病痛远比考研复习让心灵备受煎熬,但这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考研的初衷本就是错误的。“如果说第一次考研是为了梦想,那么第二次考研就是为了我那毫无价值的虚荣心了。我承认自己很出色,但我的实力离上名校确实还有一段距离。如果在准备第二次考研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让所谓的虚荣心冲昏头脑,可能选择一个差不多些的院校就会成功……”
出院后,贺力伟经过和家人商量,决定再参加一次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次他决定与跨考教育择校专家做一次沟通,指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最终他放弃原本的名校策略,从专业本身出发,选择一所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院校。虽然北京大学一直是贺力伟的梦想,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个梦想似乎还有些遥远,所以他想通过读研充实自己,然后脚踏实地考上北大的博士。家人也觉得大病初愈后的贺力伟像是变了一个人,没有了往日对雄心抱负的夸夸其谈,言语间流露出更多的诚恳与理智,有一种回到起点的感觉。但此时的起点却绝对不是曾经的原点,而是比过去更成熟的学习状态。
勇于正视自己
贺力伟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有些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经过与专家老师的沟通,现在变得更加务实。不仅认真、客观地分析了自己的整体实力,还吸取了前两次考研的经验教训,在英语的薄弱环节上下足了功夫。每天除了必要的晨读课文、背诵单词句型以及做真题、模拟题外,他还要专门抽出时间上网收看英语新闻,这样既提高了听力水平,又及时收集到了相关的时事信息。
“我的身体不是很好,所以考研这段时间特别注意饮食搭配。大病初愈后发现身体是最根本的,如果身体累垮了,做任何事都难以成功。”此外,贺力伟还专门针对自己的问题列出了一个大表格,并挂在床头比较显眼的位置上提醒自己同样的错误不可以再犯。
任何失败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失败的原因所在,那么下一次失败就可以避免。在放下了虚荣心并卸下骄傲外表的贺力伟身上依旧可以看到往日的自信,不过更多现实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正视目前的一切,只有正视今天的自己才能托起成功的重量。
过来人:刑丹丹
关键词:放弃
经验之谈:任何时候,放弃只会让你与梦想擦肩而过。
临床医学专业的刑丹丹经历过三次考研,曾是“校漂族”中的一员,后来由于失败的次数过多,自己和家人都对考研产生了怀疑,最终决定放弃考研参加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刑丹丹发现自己还是想考研,同时工作本身也需要进一步深造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但是由于工作后没多久就结婚了,目前又有了孩子,家庭的重担已经让她不能把太多时间分配给考研复习,因此刑丹丹只好通过在职读研来完成自己继续深造的愿望。
逃避是人生最怯懦的表现
大学毕业后,刑丹丹和周围的很多同学一样选择了考研,在报考院校附近租了一间三居室,与原宿舍其他五个女孩共同居住。不过每天除了背着书包到教室上自习外,刑丹丹还会非常主动地参加双选会,觉得这样可以更保险一些。虽然后来她通过双选会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留给复习考研的时间就少了,同时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期间,刑丹丹被公派出差,致使她根本就没有参加考试。“其实当时如果和公司说明缘由,是可以请假或者延期出差的,可是觉得自己根本没怎么复习,心里对考试特别没底,于是就像找到借口一样把考试给躲过了。”
不过由于专业不对口,并且常常要求出差,刑丹丹的工作最终也以辞职告终,于是她决定再考一年。可是经历过第一次考研后,刑丹丹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六个女孩中有两个同学如愿考上了研究生,有两个同学中途选择了放弃,这样就只剩下她和另外一个女孩决定继续参加第二次研究生入学考试。原本六个人承担的房租现在只有两个人负担,经济压力实在有些大,因此刑丹丹决定不做“校漂”转而回家复习。可没想到回家后,来自亲戚朋友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她的考试复习状态。常常有朋友问刑丹丹的父母女儿现在干什么,父母比较爱面子,不想告诉其他人自己女儿不仅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考上研,于是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话题绕开或者编些幌子,这让刑丹丹的内心很受挫;而一些关心她的长辈甚至认为她不上进,有时无意间说出的似乎是教育她的话,在她看来更像是训斥。
“可以说第一次考研让我没有获得任何考试经验,而如果第二次再考不好就会遭来家人更多的责备,所以总是非常担心。”越是怀疑自己,就越是感到恐慌,可时间的流逝又让刑丹丹不得不咬着牙前行,于是复习状态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后来虽然收到了复试通知书,但是由于考虑到自己的初试成绩太低,刑丹丹又一次选择了逃避,没有去参加复试。
放弃比坚持更受煎熬
第二次考研失败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刑丹丹的考研没有任何希望了,许多关心她的亲戚朋友劝她放弃,而父母也希望女儿可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时,刑丹丹的心里依旧没有底,偶尔也会怀疑自己,只是那份不甘心让她有勇气顶着所有压力选择了第三次考研。“我的第三次考研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复习条件可言,父母甚至像小孩子一样时不时地打断我的复习进度,然后让我去面试或者相亲。”复习时间不够,找不到可以完全静下心来的复习环境,还有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以及无助,刑丹丹又一次败下阵来。
经历了三次考研,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会更加认真地思考是否要选择放弃这件事。“当时我特别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甚至想用抽签的方式来做个决定,可是如果第一次抽了‘放弃’,我就会再抽一次,但即便是抽到了‘坚持’,我也还是很犹豫。”考虑到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而父母也即将退休,刑丹丹左思右想,最终决定放弃考研。
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条件选择
放弃考研后的刑丹丹在县城里的一家医院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可是后来,由于医院之间的工作交流,刑丹丹常常会被外派到其他医院去,这样也便发现了一些更好的发展机会。“即便是工作后,我也依旧保持着积极学习的习惯,后来在医院里被评为了业务骨干,许多北京、上海的专家特别欣赏我,还邀请我到他们医院去工作,而且某些私立医院给出的待遇也相当不错。”可刑丹丹的本科学历却成为她事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大医院的专家医生至少都需要硕士学历,很多甚至是博士、博士后,而且多数都有出国留学的背景,而我目前的状态就显得有点寒酸。”此时刑丹丹又想考研,或者到国外读研,可是看着已经组建起来的家庭,并且考虑到还不到1岁的孩子,她便只好继续过安稳但却不是自己最想拥有的生活了。
人的际遇是会随着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的,刑丹丹一直都很后悔在自己有条件选择继续考研的时候没有狠下心来坚持,最后经过仔细权衡,她决定选择在职考研,至于出国留学大概要等到10年甚至20年之后。虽然是无奈的选择,但至少还可以选择,刑丹丹此时才真正意识到在有条件选择的时候就应该勇敢一点,坚持最初的梦想远比日后弥补要省时省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