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读研的朋友不太一样,报到的时候我除了行李和录取通知书,还带了一样东西:危机感。本科毕业之后并没有急着考研,而是在工作岗位上郁郁寡欢两年后才想起回到母校继续深造。说继续深造好像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因为这样的字眼两次出现在我的辞职报告书中和我应答面试官的问题时,非常的官方,非常的不务实。其实,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却仍没有太多职业生涯前景的小职员来说,读研只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块跳板,在这块跳板上的三年生活决定着我们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
如何跳好读研这块板?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回到了母校,开始了我为期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学一年级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看到这句话。十几年过后再次回到校园,我认为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仍然应该是“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和本科不同,研究生期间没有那么多规定的课程要学,也没有学位与某某挂钩的规定。在这个氛围中,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你是否能顺利毕业不会有太多的关系,毕竟对能考上研究生的人来说,经过导师的精心指导写一篇合格的硕士毕业论文并不困难。但是,如果只把毕业当作读研的唯一目标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在我脑海里读研始终与职业规划紧密相关。
在深圳工作的时候,因为没有图书证而被深圳图书馆借阅室拒之门外的经历,让我后悔本科时的校园一卡通仅仅被当作饭卡用了四年。再次回到校园,我很喜欢呆在学校图书馆里。在书中,我虽然还没有发现“黄金屋”和“颜如玉”,但每一天充实的学习给了我积极向上的感觉,原来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学习方式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读研期间还有一种令我非常享受的学习方式——听讲座。虽然网络媒体已经发达到可以不费任何功夫就能找到《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堂》这样的大师级讲座,但我还是更喜欢在拥挤的报告厅里看着眼前那些教授学者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他们的学术和人生,哪怕即便是站上两个小时我也十分愿意。在学校BBS上查阅周边院校最近的讲座安排,为感兴趣的讲座而穿梭于各大高校的报告厅,使我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从社会返回学校,发现本科很多东西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帮助不大。回首研究生的生活,那种“天天学习”,而且是主动的、自愿的、有目的性的学习,给我带来很多乐趣,那种“好好向上”的感觉不亚于精神上日进斗金。
在生活中享受,在享受中生活
告别了职场,暂时没有业绩考核和工作绩效的压力。生活在校园里,感受着天空的湛蓝和青草的碧绿。在这个恋爱的季节里,连空气中都充满着暧昧的味道。读研期间学习固然重要,感情也必不可少。很遗憾本科时没有遭遇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爱情,又很庆幸毕业时没有经历那场劳燕分飞所带来的煎熬。现在方方面面的条件都成熟了,无论是心智还是年龄,无论是学业还是思想,现在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对象。
缘分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如果没有好好把握,它将会很不留情地与我们擦肩而过。当你在图书馆、教室、运动场遇到你心仪的异性时,朋友们,请大胆点,放下你的矜持主动上前有礼貌地打个招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当我们再次走出校园时,我们不再像本科生那样可以把“奔三”当作玩笑,离而立之年不远的我们将要重新出发,为事业、为爱情、为家庭重新出发。在美丽的校园中,一次邂逅也许会成就一段美满恋情,他或者她可能就是你人生旅途上的伴侣,在我们重拾校园恋情,享受甜蜜的生活的同时,必须要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份勇气。
在生活中享受,享受校园恋情的温馨和甜蜜。享受他为你拎的开水,享受她为你织的围巾;享受路灯下你们俩肩并肩时的倩影,享受你们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留下脚印。在享受中生活,相互关心,珍惜爱情。
读博的SWOT分析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很快就会过去,和本科时一样,我们同样要面对升学还是就业这样的选择。也许你的学术科研能力得到导师的赏识,他建议你继续读博;也许你是因为硕士生的就业环境还不够理想而选择继续读博;也许你压根是因为留恋校园生活而选择继续读博。在你决心读博之前,可以给自己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分析一下你读博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读研期间我也过读博的想法,但冷静下来我作了这样的分析:
读博的优势:1、我的硕士导师是博导,他也鼓励我报考他的博士;2、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项目能力。
读博的劣势:1、年龄偏大,就算按期毕业也已经三十多岁;2、科研能力不突出,博士不一定能如期毕业;3、性格比较好动,不太适应研究型学者的角色。
读博的机会:1、更高端的职业生涯起点;2、留高校或政府机关的可能性大些。
读博的威胁:1、推迟成家立业的时间;2、就业越来越窄,企业用人单位不敢轻易聘用。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对我来说读博并不是个明智的决定,这和我当初把读研当作职业规划中一块跳板的想法吻合。其实,在读博还是就业这两个选择中没有哪个更好哪个更坏,有的只是哪个更适合自己。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每一个硕士都应该三思而后行。
不做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者
在用人单位眼里,硕士研究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他们认为硕士生没有本科生肯吃苦,又没有博士生那么专业。这样的成见固然跟用人单位对硕士生的具体情况不完全了解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硕士生自身。
在我个人求职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的失败和挫折,但是最终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总结过去的求职经历,我觉得做到以下四点才能避免自己成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者。
第一,读研期间苦练内功,积累专业能力。证书不代表能力,但用人单位在筛选面试材料的时候这些是很重要的指标。如果你是会计系的硕士,最好能拿到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如果你想进外企最好能有足够高的托福成绩和一定水平的外语口语能力;如果你想成为公务员,你最好先是党员并且具备相关的行政能力。
第二,不受专业局限,拓展综合知识。用人单位录用研究生往往是看重他们的综合知识背景。因此要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在研究生期间多接触有关于经济、管理、营销方面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第三,肯吃苦,从基础做起。当我们作为一名新人进入公司,由学生转变成为企业员工时,有太多的技能需要学习和掌握,面对新的环境,我们只有肯干多干,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认真对待自己投出的每一份简历。很多同学在投简历时怀着“广撒网、多捕鱼”的思想,他们坚信投简历量变会引起质变,这样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机会。但当面试机会出现在眼前时,他们却会因为对所聘企业知之甚少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在面试之前,我们应该对应聘的单位有充足的了解,善待投出的每一份简历。
每个读研的人在这块“跳板”上都有三年的时间去练习自己的动作,在这块跳板上踩得越有力,我们将会被弹得越高,会有越多的时间展示自己,我们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把职业生涯中的“水花”压得更漂亮。等到“比赛”正式开始时,希望大家凭借有力的“踏板腾空”,优美的“向后翻腾两周半”和完美的“入水”赢得台下HR面试官们雷鸣般的掌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左手拿着硕士学位证书,右手拿着满意的Offer愉快地告别研究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