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两代研究生遭遇教育体系的巨大变化

来源:来源于网络发布时间:2009-10-26

  曹柳林和徐逸飞母子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的研究生。30年前,母亲曹柳林通过考试成为大庆石油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时隔28年,儿子徐逸飞通过推荐免试政策,“保送”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母子两代的考研经历折射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斗转星移的几十年间发生的巨大变迁。

  母亲:成绩第一考上79级研究生

  1978年,我国正式恢复了研究生招生。次年,在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仪表厂工作的曹柳林得知了这个消息,她知道重新学习的机会来了。

  曹柳林以前读过大学,但她并不满足,更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1973年,她从仪表厂被推荐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读化工自动化专业。由于时代原因,大学三年,曹柳林几乎没有接受到正规的高等教育。大一时,考虑到学生教育背景的差异,老师主要为学生补充初高中的数理化知识。大二、大三正常教学时间也不能保证,曹柳林和同学们经常要到农场插秧、到农村宣讲,在海城地震后去修固大坝。期末,学校也不组织考试,学生的知识结构支离破碎,不成体系。

  为了考研,曹柳林决心先将破碎的知识体系补充完整,但这显然不是朝夕之功,摆在她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底子薄。大学期间学校教授的知识大幅“缩水”,教材很薄不说,老师也只教一些基本内容,有难度的课程根本不讲。仅凭这样的知识功底去考研显然远远不够。

  研究生考试有5门课,政治、英语、高等数学和两门自动化专业课。曹柳林心里最没底的就是高等数学,原本不扎实的知识经过这么多年早就忘光了。刚开始复习时,她从初一的一元一次方程开始看起,每天下班就坐在写字台前,一页一页地看教材,合上书睡觉时通常已经是深夜了。

  有一次,曹柳林在复习中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她想了两个小时也没想出怎么做。当时,她身边没有参考答案,也没有人可以问。晚上躺在床上,那道恼人的数学题不时地从脑中蹦出来。第二天一早,曹柳林捧着本子逢人就问,一连问了六七个同事才弄明白。

  那时刚恢复研究生招生,复习资料少得可怜。为了一本数学习题集,曹柳林跑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书店也没找到,最后只得托人从北京寄来一本。这在当时是普遍现象。她的初中同学罗晨1980年考研时,英语复习靠收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英语900句节目,数学复习就靠一套《数理化专业中等教育自学丛书》。每天晚饭后,罗晨就准时打开红灯牌短波收音机,一边听一边写,一遍没听懂,就听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听懂为止。听完了英语,再复习数学。离考试还有3个月,她才找到学校指定的考研教材。

  1978年9月,曹柳林以全校总成绩第一名考入大庆石油学院,开始了3年研究生学习。毕业后,她在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系做了一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多次参与了中石化总公司、中石油总公司的重点科研项目,并获得奖项。如今,曹柳林已是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系的主任,经她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已有数百人。她说,考研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不仅让她实现了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愿望,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儿子:综合素质高免试读研

  曹柳林毕业18年后的2003年,儿子徐逸飞经过推荐,免试升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接受研究生教育。与母亲当年不同,徐逸飞在本科阶段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不仅获得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在大学期间,徐逸飞是同学眼中的比赛“达人”,他充分发挥自己在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特长。每个学期都会报名参加比赛。每天下课后,他就钻进实验室投入竞赛准备。两年下来,他参加了多次竞赛,并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冯如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这些大大小小的比赛奖项为他在申请推荐免试生时赢得了加分,使他顺利获得“保送”读研的资格。

  参赛还使他赢得研究生导师的赏识。在“2006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比赛”期间,他所在的团队由副院长冯文全亲自指导。比赛结束后,徐逸飞向冯老师提出了跟他搞科研的请求。面对自己很了解也很满意的学生,冯文全接受了他的请求。一进入大四,徐逸飞就开始进入导师的课题组研究科研课题。

  在别人眼里,依照徐逸飞的条件,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成问题,但他仍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与母亲当年迫切希望获取系统知识、改变生活环境所不同的是,他读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留在校园里继续学习新知识,在实验室里更好地从事他喜欢的科研工作。

  对于儿子通过推荐免试读研究生,母亲曹柳林认为,国家让学习优秀、科研有突出成绩的本科生获得免试读研的机会,利于研究生教育的系统开展,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研究人才。近年来,很多研究生招生单位都适度扩大了推荐和接受免试生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