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硕结束,未来在何方?献给迷茫的你
三年前的此时,经历了考研、调剂、复试等等过程,我决定去上海理工大学继续学习生活。
《13MTI考研之路:选择与实力同样重要》,这篇文章就是我当时的成果。很高兴文章帮助了一些同学,但是也有一些同学觉得被我“坑害”了。
现在三年过去,学习已经落下帷幕,工作也算找好。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写出来给大家,让迷茫的学弟学妹们也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归化,帮助你在考研、学习和工作上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
然而,这只是一个指导。真正把这条路走下去的,还是你自己。
1.学习:
USST不是985,也不是211,只是一个不错的上海市重点高校。但是,来到这个学校之后觉得师资水平普遍比其他地区的同类型高校要好,老师基本都是名校毕业,但是有的老师教授起来也是参差不齐,学生能获得多少一要看课上,但更重要的是你课下练习了多少。
导师是院里的领导,为人很严谨,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起初的时候事情比较多,有些排斥,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收获真的很大。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一些翻译和语料库的项目,参加了海峡两岸口译大赛,第一次校内一等奖,第二次去了华东,虽然是三等奖,但是也算见识了很多。
毕业的论文是基于自己的翻译项目,必须是自己亲手翻译的,而且质量也够。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之余要累积足够多的翻译量,而且质量要达标。很多同学进入研究生之后觉得会轻松,其实不然。就算是非211,985的高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同样很重要。刚开学的时候,导师就跟我们分析过读研的几个方向:考博;随便学习一下,找个工作;多发论文,多参加比赛,争取拿到国家奖学金和优秀论文。
回想这三年,我着实没有特别好好的联系翻译,只是通过兼职的方式以战代练。但是,学习之余我也参加了一些比赛,比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上海地区很重要,落沪还可以加分),得了二等奖,同学有得了特等奖的;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上文写过;学校内的一些其它比赛。另外其实还有全国口译大赛,韩素音翻译大赛,英文巴士翻译大赛等等比赛可以参加,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努力一把。就算得不了很好的奖,每次比赛也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
2. 实践:
在学校的第一年,我基本上是兼职笔译和口译为主。来到学校之后,我自己创办了一个翻译工作室(只是创办,并没有进行法律意义上的注册),建立了自己的公共微信、微博和邮箱,用来进行商务沟通。
口译:对于学mti的学生来说,上海最好的机会就是无数的展会。我的口译生涯就算是从这里开始的。
还记得第一个展会是通过翻译公司介绍的,一天200块,做两天,是关于软管和包装方面的。说实话,第一次做口译绝对很紧张,而且对这个行业根本不熟悉。
接到任务之后首先就是从这个公司的官网查他们产品的中英文名称,在笔记本上记录好,预想一下观展人员会问到的问题。
第二天去展会,在现场熟悉了产品和大致事项之后,沟通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陆续的做一些展会,领域涉及到的都很广,从这些会里,不光可以实践自己的口译,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词汇。
在做展会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积极,而且一定要谦虚。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是以后进一步发展的保障!
展会如果可以做的很不错的话,你就可以接一些陪同口译和会议口译了。不要把会议交传想的那么难,有时候它甚至比展会还要简单,你可能只需要准备英文译稿,熟悉专业术语,就差不多了。当然,临场应变能力必不可少。
3:实习与工作
本人实习的比较早,研二刚开始就进了一家外企实习。上海的实习单位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同学都在一些500强企业(例如西门子、大陆、博世等)实习过。
对于专业硕士来说,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你不是为了学术而读书,是为了工作而读书。
在外企实习的时候,我是做的销售总监的助理,一开始就是做些口译和翻译的工作,但是后来更多的是接触市场和客户,逐渐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也让自己的能力有了综合的提升。
毕业找工作,其实很少有同学全职去做了翻译!不是说做翻译不好,而是我们的就业面可以很广。
有一部分同学考取了上海或老家的老师,也有的同学进了企事业单位。另外有的同学做了外贸,或者是销售的工作,不一而足。
对了翻硕的同学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核心的技术竞争力,所以不妨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英语很好的全能型人才,多去投一些管培生的岗位,在不同的岗位中学习和发展,也让自己的起步更广。
整个找工作的过程中,我面试过联合利华、苹果等国际性的大公司,也面过国内的一些企业,一同面试的也有很多是世界名校回来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放轻松,好好表现出你自己。就像苹果面试官说的那样:Have fun and just show off who you are.
希望能看到这篇帖子的同学可以多多少少获得些启发,而自己写了这些也算是给自己两年前的决定划上一个句号。
不管怎样,选择过后继续努力,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