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命题方式出台

来源:北京安通学校发布时间:2007-01-16

    今年新准则对我们的冲击非常大,我们整个书的大纲做了大规模的调整,调整率在50%,更新率在50%,我们在这里简单说哪些改了,哪些是新添的,主要从这两个来说。 首先从章节数量上改了,原来是十四章,现在改成了二十章;另外作为章节内容安排来看,我们在这里把它的变化调整做一个简单的串讲。


   第一章总论变化不大,主要概念性的解释做了一些微调,第二章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其它的波动不是很大,加了一些,像生物资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等等。
  
  第三章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跟后面金融负债是一段,按照会计准则你只要签了一个合同,这个合同使一方形成资产,使一方形成负债这叫金融工具,比如说作为一个公司来说我发行债券,你来买债券,发债券叫债务人,你买债券的叫债权人,咱们两个人有一个合同,这个合同叫金融工具,这个工具派生出一个东西,我这边叫负债,你那边叫资产。这种全新的概念对我们考试冲击非常大,他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都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因此第三章将是我们课上重点讲授的一章。
  
  第四章是长期股权投资,这里要注意,短期投资跟长期债券投资不在这个章节里安排了,以前叫投资,现在光剩下长期股权投资了,短期投资叫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而长期债券投资现在叫持有到期投资,也并入到了金融资产里面进行核算了,所以说在这里它的名称、类型都做了大规模的修正。长期股权投资从它的内容上也做了一个相当的调整,原来权益法下使用范围,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也要用权益法,现在改了控制情况下用成本法,而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前提下用权益法,这些都对我们会有影响,另外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原来咱们在权益法下投资方的投资价值修正,是根据被投资方帐面波动做调整,现在不认帐面,只认对方的公允资产,总之股权投资的变化非常大。
  
  第五章固定资产,第六章无形资产,这两章加了一个“弃置费”,什么叫弃置费呢?比如核工厂清理花的钱叫弃置费,但是这个要算进固定资产成本;另外固定资产在范围上剥离出了投资性房地产,剥离出了生物资产等等;无形资产主要变化,我们提一个点,像以前研究开发费都要走当期损益,现在研究费走当期损益,研究费记入成本。长期资产,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他要“期点值”变化都非常大。
  
  第七章还引入了资产组织概念。第八章金融负债,有点像以前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但是比那个的核算内容都有些调整,第九章所有者权益,这个变化不大,但是作为所有者权益中加了一个库存股的概念,比如我进入公司,我把自己的股票买回来,放到自己的单位里面,这就叫库存股。第十章的费用变化不大。
  
  第十一章收入和利润,主要是对将来收款的情况,做了一个专门限值新规定的增加。比如我跟你做生意,我把东西卖给你,说两年之内你给我多少钱,比如说给一百万,如果市场利率是10%的话,原来咱们做收入核算时,将来收款的业务通常是商品发出时,直接接应收帐款100,贷主营业务收入一百,现在不行,现在你的一百肯定不对,说两年之后的一百,现在怎么可能是一百呢,你必须把两年之后的一百按照市场百分率折了以后再入,这个费用由可能变成95万8千4块零几毛多少,这些算着算着就跟我们财务管理的限值终值差不多。我们考会计师最怕就是考债务法和递延法,从07年开始,所得税核算方法不再采用应付税款,他这里说的债务法是最新款的债务法,叫资产负债债务法,原来叫利润债务法,最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难度非常大,这也是我们在将来的测试中包括理解上,这是最大的难点。现在新准则最难的地方这是一个。
  
  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是债务重组,他核算内容跟05、06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这个调整不能说是改动,应该说叫由终点回到了起点,因为这两个准则是98年公布的,01年改的,改完以后用到现在,现在的标准是回到了98年的标准,这两个准则也是07年教材中变化比较大的一个点,整个债务重组的推算原理跟以前有非常大的差别。如果你是安通学员的话,讲到这里时一定要好好听一听,到时我会尽量举一些实例帮助大家理解。
  第十五章基本上没有变化,第十六章政策变更,差错更正的变化也不大,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变化不大,这里我要提醒大家,07年是会计界政策变更风起云涌的时期。虽然第十六、第十七章没有一个特别大的理论上的框架改变,但是这里面的瓤发生了重大的调整。第十八章外币业务做了一些微调。
  
  第十九章财务报告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利润表的模样全变了,如果有机会你可以上一下财政网站,专门有一个应用解释稿,上面有专门的格式,大家可以看一看,最后一章是预算会计,它的波动不是特别大,这一章一般不作为关注的重点。
  
  这次新准则变化很多人都非常害怕,以为变化那么大,难度肯定会有所提高。我的观点是这样的,07年的考试难度肯定比05、06稍难一些,它的难度是难在量多了,凡是新准则的推开都有一个新的调整期,这段考试的难度都比较低,比如新准则就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一样,一旦准则运动开,他出题的灵活性就会加大,新准则如果说难就是难在量上,如果说容易,容易在知识点推广上,这是我们07年考试的机会。所以新准则改动的地方,将是我们在安通辅导班上讲授的重点。
  
  另外很多同学问,我们这段时间怎么复习,新教材拿到之前,最好只看那些没有变化的章节,变化的章节现在没有拿到最终解释,就先等一等。现在对我上面提到的章节里面没有改的章节,大家先看一看,改了的话先别看,等拿到新书以后,再去做计划和应对。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新准则的推广对我们教材的影响,除了体现在考试上,在复习阶段的影响也非常大,这个考试考的点,新准则占相当一部分,你复习肯定要抓新准则,而新准则的难度比较大,你自己在这里看书,自己想通过自学,这里面很容易走偏,07年的会计师备考,强烈推荐一定要通过辅导班,让老师带一带,这样的话就事半功倍,效果要好得多,这些东西光凭自学你做不到。


    安通名师: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的命题方式
  就近几年的试卷分析来看,单项选择题有以下设计模式: 


     1. 计算题模式
  该命题方式本质上是将一个计算分析题进行压缩处理,就其计算环节中的某一节点进行测试,其难易程度以其测试节点在整个计算环节中的先后为划分标准,越往后的越难。比如,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测试,自其取得至其出售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链条。如果要让题目容易点,就仅测试其某一年的投资收益额,如果要加大难度,就测试其最终抛售时的损益额,因为最终损益额的正确计算是以其中间环节的计算正确为前提的,这就相应地加大了计算的复杂性,提高了题目的难度。
  该测试方式的选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备抵法的计算,尤以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为主。
  (2)存货的计价认定,包括取得计价、发出计价和期末计价三个方面,其中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为主。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损益计算。
  (4)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下的会计核算,包括:入账成本的确认、现金股利的界定两个方面。其中以现金股利在确认投资收益和冲减投资成本之间的瓜分为主。
  (5)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
  ① 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② 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与分摊;
  ③ 某时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确认;
  ④ 被投资方发生所有者权益变化时,投资方账面价值的调整;
  ⑤ 成本法转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明细指标的计算,尤其是新旧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与分摊;
  ⑥ 期末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算。
  (6)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确认、折旧额的计算、期末减值准备的计算(特别是折旧计算与减值准备计算的结合)、改良支出的分摊及处置损益的计算。
  (7)无形资产的入账成本确认、期末减值准备的计算、摊销额的计算(特别是二者结合在一起时的计算)和处置损益的计算。
  (8)增值税的特殊计算,包括:采购免税农产品、收购废旧物资时的抵扣税金计算;视同销售方式下、不予抵扣方式下的税金计算。
  (9)消费税的特殊计算,主要包括:以应税消费品投资、用于在建工程或用于其他非应税项目时的税金计算及相关资产成本认定,在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方式下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计算。
  (10)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会计核算,包括:某时期的投资收益(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的计算;某时点“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或“应付债券”账面价值的计算;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确认及发行方“资本公积”的金额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时的损益计算。
  (11)收入的金额确认,包括:委托收款方式下收入的金额确认;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售后回购方式下每期财务费用的认定;销售退回、销货折让方式下收入的金额影响;提供劳务方式下完工百分比法的应用;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
  (12)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确认,主要测试的项目有: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一年内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未分配利润等。
  (13)现金流量表项目的金额确认,主要测试的项目有: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中其他收入项(或其他支出项)等;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净流量;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流量等。
  (14)所得税的三项指标计算,即:所得税费用额、应交所得税额和递延税款额等,有时还要延伸计算净利润指标。
  (15)借款费用资本化额的计算。
  (16)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的金额确认。
  (17)债务重组中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及债务重组损益的认定。
  (18)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及补价损益额的计算。
  (19)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中有关报表指标的计算。
  (2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有关报表指标的计算。
  2. 理论的实务应用模式
  该方式以理论与实务的衔接作为题目的切入点,常见的理论与实务衔接案例包括:
  (1)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应用;
  (2) 根据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原则辨析某实务支出的性质;
  (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4) 会计政策变更的确认及处理方法的选择;
  (5) 会计估计变更的确认;
  (6)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辨析及调整与非调整事项的确认;
  (7) 预计负债的确认;
  (8) 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确认;
  (9) 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与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分析
  (10) 外币报表折算中的汇率选择;
  (11) 借款费用资本化起点及截止资本化点的确认;
  (12) 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划分;
  (13) 债务重组日的确认;
  (14) 非货币性交易的界定;
  (15) 关联方关系的确认;


    二、多项选择题的命题方式
  多项选择题以理论的理解及实务应用为主要测试点, 对知识点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很高。主要出题角度有:


    1.对引发某会计科目增减变动的业务进行选择。比如: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中第一个多项选择题测试的就是引起长期债券投资账面价值增减变动的业务选择,第八个多项选择题测试的是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减变动的业务选择。本类题目实质上是对实务知识的理论总结,具有较强的综合系统性。
  2.针对特定章节知识点的正误判断。本类题目以某一单元的知识点为框架,在备选项的多个论断或多个业务处理方法中挑选与该知识点吻合的项目。该类题目较为典型的提问方式为:
  (1)下列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或错误的)是();
  (2)下列论断中,符合会计制度(或某一特定准则)的是();
  3.从理论角度测试某一核算指标的因素链条构成。比如,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的第二个多项选择题测试的就是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确认需考虑的因素。第七个多项选择题测试的是固定资产在不同取得渠道下入账成本的构成。
  4.针对组成要素较多的知识单元进行测试。比如关联交易的披露要素、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构成要素等等。
  三、判断题的命题方式
  该类题目主要测试实务操作与理论的匹配,以甄别某一业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制度或准则规定为主要测试角度。
  四、计算题的命题方式
  计算分析题共两个,都较为简单,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界于一个章节范围内,最多跨两个章节,选择的题目常见为一个完整的计算单元,主要命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货减值准备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2.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1)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结合可转换公司债券来设计题目;
  (2)长期股权投资的题目往往组合以下知识点来设计:
  ①取得阶段,常与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结合出题;
  ②持有阶段涉及以下专题:
  A.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核算;
  B.因追加投资形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核算;
  C.权益法下,因被投资方净资产变动而引发的投资价值波动:
  a. 被投资方盈余时;
  b. 被投资方分红时;
  c. 被投资方亏损时;
  d. 被投资方接受捐赠时;
  e. 被投资方接受外币资本注资产生“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时;
  f. 被投资方接受新投资者加入时;
  g. 被投资方因专项拨款追加“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时;
  (3)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
  (4)出售时的会计处理。


  3.固定资产专题
  (1)取得成本确认;
  (2)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折旧额的计算;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所得税的关系;
  (4)固定资产的处置。
  4.无形资产专题
  (1)取得成本确认;
  (2)期末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摊销额的计算;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所得税的关系;
  (4)无形资产的处置。
  5.收入的会计核算
  (1)特殊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预收账款销售方式、委托代销方式、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售后回购方式、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售后回租方式;
  (2)提供劳务的收入确认,主要测试完工百分比法的应用;
  (3)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
  (4)收入与利润表的结合。
  6.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般涉及正表项目的数字计算及附表中第一项的编制。
  7.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主要测试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
  8.债务重组专题,通常与前述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知识点结合到一起来设计题目。
  9.非货币性交易专题,通常与前述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知识点结合到一起来设计题目。
  10.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专题,侧重于与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会计政策变更的知识点结合。
  11.或有事项专题,倾向于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的界定及三者的会计处理差异。
  11.关联交易专题,通常结合长期股权投资设计题目,因为关联关系确立往往以长期股权投资作为前提条件。
  12.会计政策变更专题,通常仅就某一项政策变更作相应的处理。
  13.会计差错更正专题,通常修正一至两项差错。
  1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专题,通常仅修正一至两项日后事项。
  五、综合题的命题方式
  会计(一)和会计(二)的合并使得综合题的测试具备了跨章节的“潜质”。虽然在2006年的考试中并未突出此特征,但未来的考试势必会对跨章节题目有所倾向。其主要出题点有:
  1.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
  2.非货性交易或债务重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所得税;
  3.以复杂的收入确认为背景,结合所得税核算,并最终形成利润表的编制;
  4.会计政策变更;主要政策变更有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权益法、资产期末计价方法的变换、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化等等。
  5.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该类题目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专题,难点集中于所得税处理。另外,还应特别关注该专题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结合。
  6.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为题目设计平台,将若干业务纳入其中,在甄别出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后,对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并修正相关报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