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吉林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吉林市第一中学 月考

  • 41436人已学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B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人的成熟红细胞的主动运输

C

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D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分值: 6.0分查看题目解析 >
2

2.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健那绿给小麦叶片细胞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长期存活的线粒体

B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C

过氧化氢酶易于取材, 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好材料

D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分值: 6.0分查看题目解析 >
3

3.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

C

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值剧烈变化

分值: 6.0分查看题目解析 >
4

4.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 进入突触后膜后发挥作用

D

特定情况下, 神经递质也能使某些腺体分泌

分值: 6.0分查看题目解析 >
5

5. 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B

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桑毛虫和暴猎蝽构成了一条有两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D

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分值: 6.0分查看题目解析 >
6

6. 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

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

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

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分值: 6.0分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9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7

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葡萄为材料所做的几组实验(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结果记录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实验中影响葡萄植株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8.图一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9.经检测,葡萄植株一昼夜的CO2净吸收量为250mg,图二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CO2吸收量应 (填“大于”、“等于”、“小于”) 250mg, 则该植株一昼夜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是 mg。

10.图二中C点与D点相比,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是 ,直接原因是 不足。若适当增加植株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图二中的B点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

分值: 10.0分查看题目解析 >
8

下丘脑是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多样。某科研机构为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利用大鼠进行了相关实验, 操作步骤如下:

a. 取健康成年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b. 甲组大鼠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不影响生存),乙组未做手术。

c. 分别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SRBC(山羊红细胞), 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浮液。

d. 所得的细胞悬浮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 检测SRBC细胞破裂情况, 记录

OD值。

(注:特异性抗原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越高,OD值越高)

11.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 注射的SRBC相当于是

12.脾脏细胞悬浮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其中含有 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是

13.技术人员记录的结果是甲组OD值低于乙组,则结论是                      

14.有人认为该实验还要增设一组,该如何设置

分值: 10.0分查看题目解析 >
9

图甲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或生产活动过程。图乙表示能量流经D的过程。结合图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5.甲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用A~D序号作答),中耕松土主要是改善了图中 阶段(用 ①~⑥ 序号作答)。

16.碳在甲图中的A、D、C之间主要以              形式进行转移。

17.据相关资料介绍, 甲图所示生态系统二十多年前曾遭遇火灾, 现在已基本恢复, 这体现出该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

18.甲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的行为活动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反捕食,这体现出信息能 ,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经多代的相互选择后,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得以生存,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分析,这说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

19.乙图中,a表示摄入量,b表示同化量。那么,d、e依次表示

分值: 8.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0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野生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

20.据图分析,过程①是 阶段,mRNA从 进入细胞质,完成②过

程的场所

21.野生青蒿生长受地域性限制,体内生成的青蒿素极少,科学家考虑采用

(育种方法), 利用酵母细胞大量获得青蒿素。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22.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物通常茎秆粗壮,叶片较大,推测青蒿素的含量也高,故尝试用 方法处理二倍体青蒿,该过程的原理是 , 从而得到四倍体青蒿。

23.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 (“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其原因是两者杂交后,染色体数是 ,该子代是 (“可育”或“不可育”)的。

分值: 11.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1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

美日英等国已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胡萝卜素含量高,抗病虫害的胡萝卜新品种,培育过程大致流程如下:

请回答:

24. 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是 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②过程叫做

25. 接种前,要对胡萝卜切块进行 , 对培养基进行 法灭菌。

26. 上图中获得胡萝卜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离体的胡萝卜体细胞具有

27. 胡萝卜素常采用萃取法提取的原因是 。 萃取剂应使用石油醚等 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的粗品要通过 进行鉴定。

分值: 15.0分查看题目解析 >
12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植物是基因工程常采用的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28.培育转基因植物过程的核心步骤是 ,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 和发挥作用。该阶段利用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 键。

29.组成基因表达载体的单体是 。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30.用两种限制酶XbaI和SacI(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下图中的      Ti质粒?

31.将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分值: 15.0分查看题目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