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是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8.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1. 某种昆虫控制翅色的等位基因种类共有五种,分别为VA、VB、VD、VE、v。其中VA、VB、VD、VE均对v为显性。VA、VB、VD、VE互为显性,都可以表现出各自控制的性状。该昆虫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则基因型种类和翅色性状种类依次分别为
31.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3.33.(8分)图甲为某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千重变化曲线;图乙为密闭容器中种子萌发初期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
(1)图甲中曲线a→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曲线c→d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哪些 。
(2)图乙中表示O2吸收量变化的曲线是 。 点之前,曲线①对应的细胞呼吸方式为 。
(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N2以提供无CO2的实验条件,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测得油菜苗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稳定在62μmol·m-2·s-1。说明油菜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 μmol/mol,此时,叶肉细胞内的细胞器 释放的CO2较多地被 。
3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根据下图分析问题:
(1)B为 激素。与健康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的B激素分泌量更 。Graves氏病患者C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 ,使甲状腺机能增强,另一方面 。
(2)Graves氏病是一种 病。糖皮质激素(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治疗Graves氏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D物质的合成和F过程,D物质为 ,F过程代表 。
(3)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健康人受到刺激后,使垂体的
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这种调节称为 。
(4)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的 部位发生了病变。
35.(11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棉花植株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具有 ,C点表示的含义是 ;若测得植株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 。
(2)在早春低温时为让种子早发芽,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最可能是让流水冲去种子中的 (激素)。
(3)感染了矮化病毒的棉花植株非常矮小。在不考虑病毒对其他植物激素影响的情况下,请利用植株幼苗设计实验验证“矮化病毒能抑制赤霉素的合成”。
实验材料:株高相同的健壮棉花幼苗、矮化病毒、赤霉素溶液、蒸馏水、喷壶、量尺等。
实验步骤:
将生长健壮的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用 处理。
甲组喷洒一定浓度的 溶液,乙组喷洒等量 。
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棉花植株的高度,记录数据,整理并计算 。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证明矮化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36.(9分)回答下列有关玉米田生态系统的问题:
(1)玉米螟幼虫啃食玉米叶、茎秆、花序等,防治不利会造成严重减产。在玉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玉米螟属于 。
(2)上图是玉米田中能量流经玉米螟的示意图,图中A,B分别代表 、 ,一年内玉米螟获得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 kJ。
(3)玉米固定的太阳能中,有些能量没被利用,有些被利用了。被利用的能量包括哪些?
(4)玉米田收割后,耕地未做任何处理而发生了演替,这种演替类型为 。
37.(14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种群中,发现少数几只无毛鼠。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有毛与无毛基因用A、a表示)
(1)以上繁殖结果表明有毛、无毛性状是由 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显性基因为 。
(2)由表中数据推测 个体在胚胎时期可能部分致死, 基因的频率将呈下降趋势。
(3)上述第1组组合的子代出现了卷毛个体。已知卷毛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直毛与卷毛基因用R、r表示),且卷毛、直毛基因与有毛、无毛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从第1组组合的子代中选择卷毛个体M与另一只直毛个体N交配多产仔,后代全为直毛,则M和N的基因型分别是 、 。
(4)上述第6组亲本小鼠交配后代中出现白毛雄性个体,选其中一只白毛雄性个体与第6组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毛个体中雌性均为白毛,雄性均为黑毛,则白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 ,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其中无毛个体的基因型为 。(黑毛与白毛基因用B、b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