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导游《基础知识》辅导

来源:微学网发布时间:2013-01-26

  22、“华严三圣”的表达意义:
  华严宗经典《华严经》特别推崇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认为无限的宇宙是华藏世界(又称”莲花藏世界”,它又包含多层次世界。),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是华世藏世界的教主、主宰和本体。
  毗卢遮那佛教无所不在,整个华藏世界不过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一切佛菩萨也全是毗卢遮那佛教的应化身。毗卢遮那佛有两个取亲密助笔,那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也是其化身),三者合称“华严三圣”。
  23、“三大士”、“四大士”、“五大士”:
  三大士: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
  四大士: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
  五大士: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
  24、四大菩萨的别号、手持法器、坐骑及其道场:
  文殊菩萨:别号(大智菩萨);手持法器(宝剑);坐骑(狮子);道场(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别号(大行菩萨);手持法器(如意棒);坐骑(六牙大象);道场(四川峨眉山);
  观世音菩萨:别号(大悲菩萨);手持法器(净瓶、杨柳枝);道场(浙江普陀山);
  地藏菩萨:别号(大愿菩萨);手持法器(锡杖、如意珠);道场(安徽九华山);
  25、只有40手40眼的观音像也称作千手千眼观音的原因?
  每只手和眼睛有二十五种功能(二十五有),相乘后得千手千眼。
  26、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其表法意义、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
  东方持国天王:服色(白色);表法意义(代表尽职尽力主持国家事务);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琵琶:代表做事要合乎中道、恰到好处);
  南方增长天王:服色(青色);表法意义(代表“天天进步”);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慧剑:代表斩断烦恼);
  西方广目天王:服色(红色);表法意义(代表“多看”);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龙(蛇):象征世上一切人和事变化无常;);
  北方多闻天王:服色(绿色);表法意义(代表“多听”);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宝伞:代表遮挡世上的种种污染);
  27、寺院中弥勒的造像既有佛像又有菩萨的原因:
  现在世佛释迦牟尼曾预言:弥勒将在56.7亿年以后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接班,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故称未来世佛。但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经说,他还在兜率天内院中(即弥勒净土)修行。
  28、大肚弥勒的来历及其表法意义。
  “大肚弥勒”名契比,相传为五代梁朝时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两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贞明二年(916年),在岳林寺圆寂静时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处不识。”这时人们才醒司其为弥勒的化身。他的表法意义为:学佛者要生平等心,要呈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要欢欢喜喜,平平静静,不跟任何人计较,具备这样的条件,才有资格入佛门。
  29、韦驮有“三洲感应”之称的原因及根据其造像判断该寺院是接待寺还是非接待寺的方法。
  韦驮曾亲受佛祖法旨,周统东、西、南三洲巡游护法事宜,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故称“三洲感应”(佛经称北俱卢洲人不信佛教)。
  韦驮像如为双手合十将金刚杵搁于肘间,表该寺为十方丛林,接待寺;如以杵拄地,表该寺为非接待寺。
  30、“二王尊”的职能、俗称及其所持法器:
  “二王尊”指伽蓝守护神密迹金刚和那罗延天,专司把守佛寺山门。密迹金刚是释迦牟尼五百执金刚(即金刚杵)卫队的卫队长,其形象开口、持杵那罗延天是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其形象合口、持棒。民间根据他们“合口”和“开口”的形象特征,俗称为“哼合二将”。
  31、汉地佛寺法堂的用途及陈设:
  法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法堂内除一般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32、我国佛塔的四种主要型制及其代表性佛塔名称:
  楼阁式塔——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开封祜国寺铁塔;
  密檐式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京天宁寺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
  覆钵式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北京北海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
  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
  33、“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二众”、“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七众”:
  在家男女二众:优婆塞(信士,居十)和优婆夷(信女,女居士);
  出家男女二众: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
  四众弟子:优婆塞(信士,居十)和优婆夷(信女,女居士),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
  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和沙弥尼(小尼姑);
  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学戒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