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西医助理:头针疗法刺激区的部位及主治

来源:考试大发布时间:2015-11-03

   头针疗法刺激区的部位及主治:

  为了准确地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首先要确定以下两条规定线。

  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中间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

  眉枕线:是从眉上缘中点至枕外粗尖端的头侧面连线。

  (1)运动区:位于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间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面运动区,亦称言语一区。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2)感觉区:位于运动区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部、颈顶部疼痛和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腔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的头针麻醉。

  (3)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和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

  (4)晕听区:位于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

  主治:耳鸣,听力减退,眩晕等症。

  (5)言语二区:位于顶骨结节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

  主治:命令性失语。

  (6)言语三区:位于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的水平线。

  主治:感觉性失语。

  (7)运用区:位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

  主治:失用症。

  (8)足运感区;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3厘米长的水平线(图10-86)。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夜尿,子宫脱垂等。

  (9)视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1厘米,向上引平行平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长线。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10)平衡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3.5厘米,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

  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等。

  (11)胃区:位于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厘米长直线。

  主治:胃痛及腹部不适等。

  (12)胸腔区:位于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引2厘米长直线。

  主治:支气管哮喘,胸部不适等症。

  (13)生殖区:位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直线。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