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外科主治医师骨折概述考试考点7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2-02-22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全面的了解外科主治医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的重点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2004-254.骨折的治疗原则是(答案:E)

  A.创口包扎

  B.迅速运输

  C.积极手术

  D.正确搬运

  E.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3.常用复位和固定方法

  (1)复位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和牵引复位。

  切开复位的指征

  (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指证:畸神不入关,陈手放血多。解释:畸形愈合,合并神经损伤,不稳定骨折,骨折断端内有软组织嵌入,关节内骨折,陈旧性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多发性骨折。)

  ①骨折断端间有肌肉、骨膜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合不好,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将严重影响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主要的血管损伤,在处理血管时,宜同时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⑤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固定方法:外固定和内固定。

  外固定:主要用于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的患者,也有些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需加用外固定者。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和外固定器、外展架。

  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包括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针、加压钢板、自体或异体植骨片等。有些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可于手法复位后,在X线监视下,从股骨大转子下方,向股骨颈穿入三刃针或钢针作内固定。

  4.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即骨折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2)功能复位:临床上有时虽尽了最大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每一部位功能复位的标准不尽一致,一般认为:①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超过1cm.③向前或向后轻微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自行矫正,必须完全复位。④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多;前臂双骨折要求对位对线都好,否则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⑤长骨干横骨折,复位如能端端对接,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经复位后,至少应对位达3/4左右。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下肢骨折缩短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

  3.骨折的愈合

  (1)愈合过程

  1.血肿机化演进期

  在骨折部形成血肿,骨折端由于循环中断,发生坏死。血肿凝成血块,坏死引起无菌性反应。随着纤维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的侵入,逐步清除机化的血肿,形成肉芽组织,进而演变为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端成为纤维连接。这一过程在骨折后2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