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养护部门应如何提高竞争力

来源:来源于网络发布时间:2009-08-04

    经随着济的日益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占据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机制。当前,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都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都要到市场上通过竞争去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完成价值目标。公路养护部门作为社会公益行业,它的最大价值目标就是实现道路交通的畅、洁、绿、美,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道路交通环境。那么,针对积弊累累,陷入困境的公路部门来说,就如何提高竞争力去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目标,笔者谨在此浅谈几点拙见。
    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公路养护机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更多地带有行政色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越来越不适应公路发展的需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路面等级得到了很大提高,养护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养护生产的需要,成为了制约提高养护竞争力的“瓶颈”。但是,我们在传统的养护模式中不难发现:它带给我们一笔丰富的养护资源,多年积累下来的雄厚物质基础和一群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养路人,这些资源将是我们走出困境的中坚力量。因此,只要我们积极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大胆地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养护方式的变革,采用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质量,建立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就会不断地提高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养护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完成质的飞跃。
    (一)加快养护机械化进程。
    对于国、省、县主要干线公路按照“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打破地域限制采取建立“大道班”或“机械化养护站”的形式,充分利用公路管理机构中现有的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组建专业的养护队伍,采取集中作业的养护方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养护。公路管理部门要经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具备一定规模,切实改变以前分散作业、效率低下的现象。
    (二)积极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
    各级公路主管部门要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培育养护市场对公路养护工程实施招标,根据各线路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养护指标,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按照合同条款和养护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支付养护经费,切实增强养护人员的责任心。积极开展行业技术练兵活动,为逐步走向养护市场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三)实行养护承包责任制。
    对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丘陵、山区的公路管理采取集体或个人承包的方式进行承包养护。按照“三定”的原则(定人员、定经费、定指标)把养护人员的收入与养护业绩挂钩,实施奖惩兑现以保证养护质量,用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由承包人承担法律后果。
    (四)加大养护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地、市级的公路管理部门应集中技术力量对养护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推广,在条件成熟的市、县级的养护生产中应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促使养护成本的降低,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提高养护职工素质
    当前,公路部门的管理方式由原来“人盯人”的模式向以市场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的提纲监管转变,公路管理的法制性也得到明显增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公路养护的企业化,国路民养可能导致一些职工下岗,收入降低等因素使职工在感情上存在抵触情绪和忧虑。因此,怎样稳定职工队伍,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
    首先,要加强职工的社会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职工把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的信念和精神的源动力。其次,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和高尚风格树立威信,用诚心诚意为职工办实事的公仆形象取信于职工。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行业精神教育,并扩大行业精神的外延,使职工牢固树立敬业爱岗的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增强凝聚力的目的。树立行业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带动职工积极工作。
    (二)强化业务素质培训,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公路养护部门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养护市场化进程中,由于劳动成本低,劳动强度大,职工文化程度较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要鼓励他们加强学习,充实、填补、更新知识,以适应改革和管理的要求。单位要为职工创造学习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办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有关业务培训班,提高和更新干部职工知识,制定鼓励干部职工继续受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职工自学提高,鼓励有能力、有潜力的职工参加与工作对口的专业进行本科、研究生学历学习或根据发展需要参加第二学历学习;集中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重点培养加入WTO后公路行业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做好公路专门人才、工程项目技术带头人、岗位技术能手的外培、自培工作,分类建立健全以上人才的档案,给与以上人才一定的特殊待遇,储蓄和爱护公路各级专门人才。
    (三)关注职工生活质量,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
    提高职工素质必须与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对职工队伍的冲击力更大。因此,要重视、把握、利用好职工的“趋利”思想,不能一味要求职工只讲物质,要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解决职工困难。要立足于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质量,让职工得到实惠,不断调动职工积极进取,勤奋生活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新形势下公路工作的发展。
    三、信守社会承诺,强化公共服务
    公路养护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切实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运输保障能力。
    (一)要体现经济原则。
    加强道路、公路渡口等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维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便捷、成本低廉、经久耐用的交通公共产品,提升公路服务的整体功能。
    (二)要体现安全原则。
    人民群众乘坐车船,行驶在公路上或江河湖海中,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实施了公路“安保工程”,加大了危桥维修改造力度,整治公路渡口,不断提高交通公共产品的安全性,让人民群众放心,这也是今后公路部门强化公共服务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三)要体现通畅原则。
    既要保“通”、又要保“畅”。一方面要加强运输保障能力,确保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另一方面要确保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好状态,保障正常运行。
    (四)要体现诚信原则。
    对于国、省、县主要干线公路,各级养护部门要实施挂牌养护,公布养护责任、养护承诺内容、养护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群众和舆论媒体的监督,特别是对影响公共交通安全的突发事件,如坍方、泥石流等,养护部门要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理,排除路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真正使养护部门走出困境,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完成行业最大价值目标,仅靠公路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养护特点的新的管理机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使养护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才能保证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公路的投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