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根据我省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培养计划而制定。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必要知识准备。本课程将地理学方法与理论引入旅游学研究中,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以及中国旅游地理分区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建立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有较系统的了解,从而正确地认识、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要求:全面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有关基本理论,能运用地理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业中出现的相关实际问题。
二、各章的要求及考核要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旅游与地理的关系、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旅游地理学基本知识体系。
【考核要点】
1、地理环境的构成
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3、旅游与地理的关系
4、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5、西方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6、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7、学习和研究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考核要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
3、自然旅游资源的性质与旅游价值
4、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及特性
5、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与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与代表性景区景点;掌握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价值,了解其分布状况;了解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及其构造特性。
【考核要点】
1、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意义
2、 五种基本地貌类型的旅游价值
3、 地貌景观的成因类型
4、 我国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花岗岩地貌的景观特征、流纹岩地貌的景观特征、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类型
5、 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主要价值、分类
6、 我国的名山(五岳、四镇、佛教名山、道教名山)
7、水体旅游资源的价值
8、河流的旅游价值
9、湖泊的旅游价值、我国湖泊分布大势、成因类型
10、温泉的概念、涌泉的美学特征
11、海洋旅游资源的康乐功能、我国主要海滨度假地的分布
12、气象、气候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我国各类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举例
13、动植物的旅游功能、我国著名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14、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类型、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自然保护区旅游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性景区景点、中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价值与分布概况;了解中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类型结构。
【考核要点】
1、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著名古人类遗址
2、我国古人类遗址的旅游吸引要素
3、我国古文化遗址的主要类型
4、名人纪念地的主要类型
5、近现代历史纪念地的主要类型
6、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与我国主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举例
7、我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基本类型,我国古代礼制建筑的主要形式
8、我国古代园林的审美特色及旅游功能;我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及各自特色
9、古陵墓的旅游价值
10、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11、我国古代桥梁的主要类型
12、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13、民俗风情的主要形式与旅游价值
14、现代建设与人造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类别
第五章 中国旅游客源地理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地理环境的差异与旅游流的形成、我国国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与原因、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与客源地类型。
【考核要点】
1、旅游流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及其分别对旅游流的影响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
3、感知环境、旅游者对旅游地环境感知的主要内容、感知距离、最大旅游效益
4、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5、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特征
6、我国入境旅游客流的来源方向及其入境后的流向
7、我国国内旅游的客流地类型
第六章 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我国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我国主要旅游交通线网与旅游路线的布局、旅游交通的重要性与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考核要点】
1、旅游交通的概念与性质、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2、旅游线路的概念和分类、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3、我国35处旅游王牌景点(重点掌握五绝、五奇、五美)
第七章 中国旅游区划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旅游点,旅游地、旅游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旅游区划的原则;掌握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以及旅游区划所担负的主要任务。
【考核要点】
1、旅游点、旅游地、旅游区的概念;旅游点、旅游地、旅游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旅游区的特性
3、旅游地划分的依据和等级
4、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任务以及旅游区划的原则
第八章 中原(华北)旅游大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掌握本旅游大区的旅游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特征及主要旅游点概况。
【考核要点】
1、中原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中原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3、中原旅游大区的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4、本区代表性旅游景点(了解以下景点的概况:故宫、天坛、颐和园、泰山、八达岭长城、孔庙、秦始皇兵马俑、晋祠、悬空寺)
第九章 江南(华东)旅游大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了解著名旅游胜地的一般概况。
【考核要点】
1、江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江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3、江南旅游大区的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4、本区代表性旅游景点(了解以下景点的概况:苏州四大名园、黄山、九华山、杭州西湖)
第十章 岭南(华南)旅游大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旅游线路、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考核要点】
1、岭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岭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3、岭南旅游大区的主要旅游线路
4、岭南旅游大区的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5、本区代表性旅游景点(了解以下景点的概况:罗浮山、天涯海角、大东海、亚龙湾海滨)
第十一章 华中旅游大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及著名旅游胜地的一般概况。
【考核要点】
1、华中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华中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3、华中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4、本区代表性旅游景点(了解以下景点的概况:三峡、九寨沟、武陵源风景区、乐山大佛)
第十二章 西南旅游大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考核要点】
1、西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西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3、西南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4、本区代表性旅游景点(了解以下景点的概况:灵渠、漓江、路南石林、西双版纳、腾冲火山群)
第十三章 青藏高原旅游大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考核要点】
1、青藏高原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青藏高原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3、青藏高原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4、本区代表性旅游景点(了解以下景点的概况:布达拉宫、大昭寺、黄河发源地)
第十四章 西北塞外旅游大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考核要点】
1、西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西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3、西北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4、西北旅游大区的主要旅游线路
第十五章 东北旅游大区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本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考核要点】
1、东北旅游大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东北旅游大区的旅游资源特征
3、东北旅游大区各旅游亚区的资源特色
三、考试题目类型及分值
序号 题目类型 分值(分)
1 单项选择题 10
2 多项选择题 16
3 判断题 10
4 名词解释 15
5 简答题 24
6 论述题 25
总 分 100
四、参考教材
罗兹柏、张述林编著.中国旅游地理(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专教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杜, 2000年版.
编辑推荐:2013人大成考高起点名校保过班
更多成考问题咨询热线: 010-51297401 13261319084章老师
更多成考资讯信息,请访问育路教育成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