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发生在由于近期活跃的自然地理过程,如冰川退缩或侵蚀发生的那些地区的演替称为( B )。
A 次生演替
B 原生演替
C 人工演替
D 自然演替
42. 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状况调查和编绘的图件目录要在环评大纲中列出,并报( A )审批。
A 主管部门
B 林业行政管理部门
C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
D 国土和城建行政管理部门
43. 下列自然资源开发1级项目的评价期限要求要做生态环境后评价的是( B )。
A 森林开采
B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C 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D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
44. 下列不属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评价重点的是( D )。
A 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B 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C 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D 公众参与,应向公众告知开发区规划、开发活动涉及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初步分析结论、拟采取的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及效果等公众关心的问题
45. 下列关于开发区污染源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应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规模、规划阶段、产业结构、行业构成等,分析预测开发区污染物来源、种类和数量
B 根据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污染源分析预测应以远期为主
C 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要求
D 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开发区规划中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要求
46. 开发区污染源分析要特别注意考虑(A)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阶段性的特点。
A 入区项目类型与布局
B 入区项目类型与投资规模
C 规划的发展目标
D 规划的发展规模
47. 开发区内各功能区除满足相互间的影响小,并留有充足的空间防护距离外,还应从基础设施建设、
各产业间的合理连接,以及适应建立( B )和生态园区的布局条件来考虑开发区布局的调整。
A 生态经济
B 循环经济
C 绿色经济
D 和谐园区
48. 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不包括( B )。
A 矩阵法
B 生态机理分析法
C 网格法
D 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49. 2004年制定的《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试行) 》中还规定了厂界距居民区应
大于( C )m。
A 600
B 800
C 1000
D 1200
5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污染控制项目不包括( C )。
A 渗虑液及污水排放
B 地下水污染
C 环境卫生
D 大气颗粒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