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题(5)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3-25

  案例、高速公路(2006年考题):某段高速公路2005年建成通车,建设单位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手续,在初步设计和实际建设中对线路走向和具体的建设工程内容有少量调整。该段高速公路全长50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设1104米特大桥一座,中小桥若干座,特大桥桥面设排水孔;双洞单向隧道2座,单洞长3200米,互通式立交1处,分离式立交1处,服务区1处,取土场8处,弃渣场20处,共征用土地206公顷,公路所经地区为山岭重丘区,其中通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线路长度5公里,特大桥从A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边界跨越。由于线路偏移,声环境敏感点由原来的12处变为6处,其中4处与环评审批时一致,8个取土场有2个分布在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有1个在重点治理区,弃渣场均分布在沿线的沟壑,服务区靠近一人口约2000人的村庄,设有1.5吨/小时燃煤锅炉一座,烟囱高度20米,服务区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到服务区外冲沟,经过100米汇入经该村的小河上游,公路沿线部分敏感点情况见下表:

名称与路肩距离(m)与路肩高差(m)临路户数临路情况
上湾村168810侧向公路,有围墙
青龙坪村6836面向公路,主要为二层楼,位于隧道出口处
英雄中学902 面向公路,二层楼房
马兰村180—61村庄大,周围绿化好,树木高大,枝叶茂密
牟家村10203面向公路
楼前村6845平房,面向公路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给出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重点内容。
  (1)工程占地造成的植被损失情况。通过调查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植被类型及分布、生长状况,进行必要的估算或测算。
  (2)调查野生动物分布及活动情况,调查是否设置生物通道,并分析生物通道设置的合理性。
  (3)调查公路经过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段及高填深挖路段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及效果。
  (5)调查取土场和弃渣场的生态恢复情况,特别是分布在重点监督区的2个取土场和重点治理区的1个取土场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情况,弃在沟壑内的20个弃渣场是否采取工程与生态治理措施。
  (6)调查隧道、特大桥、互通式立交等重点工程造成的生态影响及恢复情况。
  (7)工程生态补偿及生物通道设置情况。
  2.指出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调查需关注的问题?
  (1)调查工程施工期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调查工程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有效性。
  (2)分析工程运营期可能发生的水环境风险,调查是否有应急预案。
  (3)工程特大桥设排水孔不可行。此特大桥跨越A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边界,一旦发生运输危险品车辆事故,很容易污染水源,应设置导水设施,将桥面径流导至保护区外处理。
  (4)调查流经服务区附近村庄的小河的水环境功能及利用情况,调查服务区废水经化粪池后汇入小河造成的水环境影响。
  3.根据表中信息,指出不需要采取隔声措施的敏感点。
  上湾村、马兰村。
  4.指出英雄中学噪声监测布点应注意的问题。
  在与公路与英雄中学之间,垂直公路从路肩开始,在距离20m、40m、60m、80m、英雄中学教学楼前及教室内设噪声监测点。在一楼和二楼的教室均应进行监测。
  5.说明本项目运营期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
  主要是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行驶到特大桥路段时发生事故,危险品大量泄漏进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造成水质污染,危及城市供水。
  6.从环保角度考虑,对服务区设施提出改进建议。
  (1)服务区废水应经化粪池后,再进行必要的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水尽可能用于绿化、冲厕等。
  (2)燃煤锅炉烟囱高度应增高到25米。(这实际上是在考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烟囱高度的有关规定。不同规模的锅炉,要求设置的排气筒高度也不同,需要注意。)
  (本题为2006年环评师案例中考出的生态验收方面的案例。2005年验收案例考题是一个工业项目,主要考试内容是水资源利用及污水分流问题、第一类污染物的识别与监测布点位置;验收监测范围及布点原则、清洁下水监测与利用等内容重金属监测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