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模式的建立应从国情出发

来源:来源于网络发布时间:2009-1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对物流需求的激增,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了迅速提升,总体上讲,我国物流业还刚刚起步,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但从根本上说,要使我国的物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发展道路。当前尤其要重视对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造和提升,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
  一、从国情出发,推进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物流作为一种服务业,其发展要与整个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既是我国国情,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起始条件。
  发展物流不能超越阶段。从国际经验看,物流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阶段服务到全过程服务的发展过程。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物流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物流业更多地处于概念阶段,美国企业的物流系统没有很大的改进。到了80年代,美国企业全面进入物流领域时代,现代物流诞生。随着物流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地位逐渐被企业接受,一些大型企业开始主动积极地改善企业的物流系统,并开始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90年代,供应链管理理论产生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在于,物流强调的是单个企业内部各物流环节的整合,而供应链不仅是单个企业物流的整合,而是强调产业链条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物流流程的全程整合。信息技术成为物流流程整合的关键,通过供应链管理,推进企业物流的合理化和效率化。
  二、应重视对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造和提升
  由于我国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尤其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不高,甚至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成为其快速发展的障碍;但从我国国情出发,物流行业的发展又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国外的先进模式和社会化水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解决我国物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我国物流行业滞后的矛盾呢?
  我认为,加快国内物流资源整合的步伐,进一步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竞争能力,是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我国物流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传统国有物流企业,加快对这些企业的改造和提升,对于促进我国物流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改造和提升传统物流企业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国目前物流资源丰富,各地蓬勃发展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与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车站、码头、港口、货栈、仓库等,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物流网络体系。如中储总公司拥有占地面积1100万平方米,库房面积157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00公里,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配送700万吨,加工100多万吨。在现有7000家客户中,有50%以上是国有大型工商企业,他们与中储是多年形成的紧密型战略伙伴关系。但我国物流资源普遍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急需通过加强整合,增加科技含量,改善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中储总公司的物流资源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加快改造和提升,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国家竞争力,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2.改造和提升传统物流企业投入少,见效快
  传统物流企业大多处于交通枢纽,不需要征地和大量的硬件设施投入,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许多企业已成为商户认可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造和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的重点是体制和机制转变,同时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和整体运作能力。这种改造远比新建投入要少,见效要快。现代物流业是一项投入大,回报慢,本身效益低,但综合效益高的产业,所以,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物流市场的矛盾,改造和提升传统物流企业显得更为重要。
  3.改造和提升传统物流企业可以提高物流网络化营运水平
  物流只有跨区域运作,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多环节集成和一体化服务,才能降低物流总成本。改造和提升现有物流网络,建成公共物流平台,要比重建网络、重新布点更经济、更合理。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物流企业按行政区划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了中转库,有潜在网络价值。如,中储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54个全资仓库,与100多个社会仓储物流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租用社会仓库10万多平方米,扩大了仓储网络。而目前大量投资物流园区更侧重区域物流,忽视了物流跨区域、网络化运营的特点。挖掘传统物流企业潜在的网络价值,有利于全社会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三、如何完成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造和提升—中储的实践
  1.清晰产权;
  2.股份制改造;
  3.组织体制体制改造;
  4.企业改制;
  5.土地置换;
  6.引进外资;
  7.人才培训;
  8.信息化建设;
  9.业务延伸。
  (1)质押监管业务。当前,在全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的条件下,物流中心在协助银行控制金融风险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储1999年率先与银行合作尝试质押监管业务,目前中储的南京、上海、成都、天津、沈阳、无锡等22家物流中心已经与十几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合作,利用中储的信誉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有存货又急需资金的客户提供质押监管融资服务。通过这种质押融资业务,银行降低了金融风险,客户融了资,中储也增加了业务收入,实现了“三赢”。目前,中储的授信额度已达20亿元,质押产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家电、纸张、化工等七大类,质押货物量占期末库存量的22%。
  (2)商贸业务。仓库有贴近用户的特点,生产企业为了加速其产品走向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已将物流企业纳入其分销渠道。中储目前已成为众多钢厂、汽车厂、纸品厂的代理分销商和大型工程的材料供应商,将传统意义的物流功能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了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模式。2003年中储总公司系统共销售钢材100万吨,比上年增加一倍。
  (3)现货交易市场。商流是物流的源头,生产资料物流中心有开办现货市场独特的资源、客户、信息等优势,与物流互动,带动了仓储、贸易、加工、配送、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给客户带来“一站式”购齐的便利。目前,中储已建成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汽车、木材、塑料、闲置设备、农副产品、化肥、日用百货等市场近30个,其中大型金属材料市场10个,驻场客户2000多家,交易额500多亿元,其中6家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联系批发市场”。
  (4)全程物流业务。中储总部与新飞集团签订了全国近60个仓库的物流管理合同。中储已与中储协会的57家会员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业务合作,外租库房和货场40多万平米,整合社会车辆2000多辆。已开展的项目有家电物流、超市物流、汽车物流、电子产品物流等。
  (5)国际货代业务。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进出口设备提供报关、商检、多式联运、一体化物流方案设计等全程物流服务,以整合社会资源为主,已形成全国的货代网络。2003年,中标云天化50万吨合成氨项目的设备运输代理项目,已完成的项目有:首都机场改扩建、小浪底水利工程等。
  (6)加工、配送业务。物流中心开展加工业务,可满足客户小批量、多批次的需求,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近年,中储的加工业务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3年比上年增长80%多。主要服务有金属材料的剪切、拉直及产成品的分类包装等。城市配送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通过门到门、点到店、多点式配送和少批量配送及大批量多车次配送等不同的配送形式,中储满足了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物流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现代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事实上,许多国内传统物流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人工成本低,熟悉中国市场竞争方式,具有明显的本土化优势。只要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重新规划和整合,提高增值服务的比重,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