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
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材料三: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13.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14.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
15.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16.材料四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17.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考查获取信息、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这正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加上时间信息“列宁”,就更确定是新经济政策了。
先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再迁移知识即可。
不理解材料信息
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
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能力。从材料“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斯大林从苏联工业的现状和国际形势的严峻和中国的历史教训三个方面考虑的。
先找出与答案有关的的信息,再进行概括。
不能全面提取信息
表现形式: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成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30年代苏联进行第一、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产值据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为以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材料获取有所学知识相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不能有效迁移知识
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考查提取材料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苏联经济高速发展时,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受经济大危机困扰的时候,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充分暴露,使其与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形成鲜明的对比,政府干预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节中,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从材料获取信息,从整体史观出发,进行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来分析,得出答案。
没有正确的史观
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
考查综合比较能力。从四则材料围绕的中心主题分析,是进行20世纪20、30年苏联经济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比较分析,而其最大的不同就是经济运行机制不同,同时表现出的经济状况不同。正如邓小平南方谈话所说:市场和计划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综合以上材料的中心,迁移所学知识回答。
不能迁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