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材料
督察院十三道御史分道出京,巡查地方官吏,称为巡按御史。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此为御史巡按之始。“御史巡按岁一更代,正以防上下稔情之故。”巡按御史身仅七品之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巡按对地方府州县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职能较前代更全面。巡按出巡,“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按御史虽为督察院属官,但“凡差御吏出巡,并追问、审理等事,督察院具事目,请旨点差,回京之日,不需经由本院,径赴御前复命。”从它诞生之日起,巡按的实际地位就不断上升,直至超越三司。巡按以贱履贵,常有压制地方、作威作福之事,甚至随意凌辱、责打地方守令。
——摘编自吴宗国主鳊《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御史巡按制度的主要特点。“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此为御史巡按之始”、“ 巡按御史身仅七品之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 巡按对地方府州县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职能较前代更全面。巡按出巡,“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巡按以贱履贵,常有压制地方、作威作福之事,甚至随意凌辱、责打地方守令”,特点从机构的设置、地位、职权等方面归纳。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御史巡按制度的影响。
(1)特点:出现时间早,明初即建立;位卑权重,以贱履贵;职能全面;具有相当独立性,可直接对皇帝负责;弊端也很明显。
(2)影响:(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打击贪腐,整肃吏治。(消极)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白主性和创造性;造成一些御史巡按循私枉法,监察效能大打折扣。
(1)本问以明代监察制度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关键信息:“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此为御史巡按之始”、“ 巡按御史身仅七品之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 巡按对地方府州县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职能较前代更全面。巡按出巡,“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巡按以贱履贵,常有压制地方、作威作福之事,甚至随意凌辱、责打地方守令”,特点从机构的设置、地位、职权等方面归纳。
(2)本问考查对监察制度的认识。对于监察制度的认识应全面、客观地评价,即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归纳,理解监察体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其只是皇帝加强统治的耳目与工具,也具有消极影响和局限性。
(1)古代中国——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本问以明代监察制度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本问考查对监察制度的认识。对于监察制度的认识应全面、客观地评价,即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归纳,理解监察体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其只是皇帝加强统治的耳目与工具,也具有消极影响和局限性。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