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
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36.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那些为二手史料?
37.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4分)
38.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4分)
水平1:能准确区分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
·一手史料:[2]、[3];二手史料:[1]、[4]
其他答案
考查阅读材料、历史素养、历史史料检索能力。在史学的研究中,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十二铜表法》和《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都是在当时编纂出来的,是一手史料。《罗马法词典》和《古代罗马史》是后人整理的二手史料。
先要弄清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的区别,再结合材料分辨。
对材料的特点把握不准
水平1:能准确区分材料中的客观性事实和主观性认识
·陈述:①、③;评价:②④
其他答案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历史素养、历史描述、阐释能力。陈述是客观的引用史料,评价是利用史实表明自己观点态度,具有主观色彩。材料①、③是对法律条文的直接引述,客观真实;②④则是依据上述客观史实进行了主观分析得出结论。
先确定区分标准,再结合材料分析
对材料阅读有误
【答案】水平1:能根据情景从两个维度进行解释
·从社会层面来说,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大量战俘沦为罗马奴隶,奴隶在人口中的比例剧增,引发了释奴的现实需求;从法学层面来说,作为罗马法思想基础的自然法思想,肯定包括奴隶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为释放奴隶提供了理论依据。
水平2:仅能从一个角度进行解释
其他答案
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阐释历史的能力。“普遍”“原因”只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分析。再结合材料“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信息综合作答。
先审清题目主旨,再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所学回答。
不能全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