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4.0分
历史

27.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据此可知盐引

A

是政府控制粮食征收的保障

B

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

C

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D

极大影响了当时的货币体系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盐铁官营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信息“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 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也就是说如果商户合法贩盐,就必须先向官府购得盐引。A项表述绝对化,材料中盐商属于私商,故C项未体现重农抑商的强化,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选B项。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盐铁官营-明代纲盐制

解题思路

明清时期实行“纲商引岸”盐法制度。盐商运销食盐,须先向盐运司交纳盐课,领取盐引(又称“盐钞”,是取盐凭证),然后到指定的产盐区向灶户买盐,再贩往指定的行盐区销售。然而盐引并不能随便领取,商人必须证明自己拥有运销食盐特权。盐商基本垄断了全国食盐销售,可以任意压低买价,抬高卖价,获取巨额利润。盐商虽然手握垄断经营权,可以牟取暴利,但盐商负担也很沉重。盐业专卖就是国家实行垄断经营。唐肃宗宝应六年, 盐业进行了“改革”,政府把生产和零售权都交给商 人,政府只控制批发这一环节。宋代之后又逐渐形成 了“盐引制”,即商人花钱购买盐引。到了明代,由 于边关缺粮,执行“开中法--盐引代币”∶盐商们需 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 们手中的盐引。事实上,不同朝代盐引的“引法”并 不完全相同,由此形成了财富的集中或者分散。明代 运粮入边耗费浩繁,所以,创商屯来济军事之不足, 此制明人谓之“开中”。最初是为政府召商输粮而与 之盐,后各行省边境亦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盐法、 边计相辅而行。永乐年间(1403~1424)每盐一引输边 粟二斗五升,于是盐商大贾悉于三边自出财力招游民 垦边地,收获颇丰。孝宗弘治五年(1492)淮商以输粟 为不便,改为盐商经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 商屯渐废。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把握材料主旨而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