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隋朝规定“(丁)民满五十,纳庸代役”;公元624年高祖颁布“……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下列关于“庸”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时 ②唐与隋相比放宽纳庸年限
③相对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 ④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
依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见,隋唐实行租庸调制,隋朝时期实行五十岁纳庸代役,在此基础上唐朝明令纳庸代役,且以均田制为基础,上述规定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故①②③④正确。
结合所学的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的相关知识,全面分析解读材料及图示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能将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全面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