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和CH4均为温室气体,若得以综合利用,对于温室气体的整治具有重大意义。
14.已知:CO2(g) + CH4(g) 2CO(g) +2H2(g) △H==+247.3KJ/mol CH4 (g) C(s)+ 2H2 (g) △H==+75 KJ/mol 反应2CO(g) C(s)+CO2(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15.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CO(g)+2H2(g) CH3OH(g)。压强为P1时,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b mol CO和2b mol H2, 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请 回答:
①该反应属于 (填“吸”或“放”)热反应;P1 P2(填“>”、“<”或“=”)。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200℃时,上述反应经过tmin达到平衡,则该时间段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16.以渗透于多孔基质的惰性导电物质材料为电极,用35%~50%KOH为电解液,甲烷和空气为原料,构成碱性燃料电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17.以甲烷燃料电池做电源,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 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 逐渐变浑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沉淀产生的原因是 。
18.已知25℃时,Al( OH)3的Ksp=8.0×10 -33。若使某铝盐溶液中的Al3+降至1.0×10-6 mol.L-l时,则需调节溶液的pH至 (已知lg5=0.7)。
1.漆器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常以木材(炭)、金属为胎骨,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漆的主要成分是含有15或17个碳原子的烷基邻苯二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2.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碳酸钠的用途很广,可用做冶金、纺织、漂染等工业的基本原料。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Ⅰ.世界最早工业生产碳酸钠的方法是路布兰(N.Leblanc)法。其流程如下:
(1)流程I的另一产物是____,流程Ⅱ的反应分步进行:a. Na2SO4+4C Na2S+4CO↑;
b. Na2S与石灰石发生复分解反应,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用氨碱法生产碳酸钠。反应原理如下:
20℃时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 gH2O)-1
(2)氨碱法生成纯碱的原料是____________,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3)饱和NaCl溶液通NH3和CO2能生成NaHCO3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研究出联合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和氨碱法类似,但将制氨和制碱联合,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4)生产中需向分离出NaHCO3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通入NH3,在________(填温度范围)下析出________。(填化学式)
△H < 0,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反应
已知:CO2(g) + CH4(g) 2CO(g) +2H2(g) △H==+247.3KJ/mol CH4 (g) C(s)+ 2H2 (g) △H==+75 KJ/mol 反应2CO(g) C(s)+CO2(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H < 0,在一定温度下,当△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在一定温度下,当△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1、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2、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① 放 < 4/b2 ② b/2t mol/L .min-1
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CO转化率,则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CO转化率越小,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相同温度时,压强越大,CO转化率越高,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CO转化率,则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CO转化率越小,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相同温度时,压强越大,CO转化率越高,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1、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2、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CH4 —8e— +10OH— === CO32— +7H2O
燃料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所以电极反应式为:CH 4 +10OH - -8e - ═CO 3 2- +7H 2 O;
本题主要考查了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
燃料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1、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2、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Al 3+ + 3HCO3— ===Al(OH)3 ↓ +3CO2 ↑(2分)
以甲烷燃料电池做电源,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沉淀产生的原因是Al 3+和3HCO3—发生酸水解。 Al3+ + 3HCO3— =Al(OH)3 ↓ +3CO2 ↑;
Al 3+和3HCO3—发生酸水解。
1、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2、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5.3
溶液中Al3+物质的量浓度(mol/L)和OH-物质的量浓度(mol/L)3次方为Al(OH)3的溶度积常数,Ksp=8.0×10 -33,当Al3+物质的量浓度(mol/L)和OH-物质的量浓度(mol/L)3次方的乘积小于1.0×10-6 mol.L-l时,溶液中不产生沉淀,以此计算OH-物质的量浓度.
当Al3+物质的量浓度(mol/L)和OH-物质的量浓度(mol/L)3次方的乘积小于1.0×10-6 mol.L-l时,溶液中不产生沉淀,以此计算OH-物质的量浓度.
1、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2、电极方程式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