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
A错在始终,从西汉开始才成为主流;儒家思想的特点是兼收并蓄,而不是排斥,如董仲舒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朱熹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等。佛教在一定时期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如魏晋南北朝。故选D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故A项错误;
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吸收众家之长,故B项错误;
佛教盛行本身就说明有一定社会需求,故C项错误。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荀子和韩愈等儒家学者对名家和佛教思想中不切实际的观点持批判态度,折射出儒家积极入世,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思想特点,故D项正确。
不能正确记忆和理解课本而误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