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正确的是
19.某实验小组同学依据资料深入探究Fe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资料:
i.Fe3+ 在水溶液中以水合铁离子的形式存在,如[Fe(H2O)6]3+;
[Fe(H2O)6]3+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Fe(H2O)6]3+(几乎无色) + nH2O [Fe(H2O)6-n(OH)n]3-n(黄色) + nH3O+(n = 0~6) ;
ii. [FeCl4(H2O)2]-为黄色。
进行实验:
实验I:
实验II:
分别用试管①、③中的试剂作为待测液,用色度计测定其透光率。透光率越小,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
图1 Fe(NO3)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图2 FeCl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1)实验I中,试管②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I中,试管③溶液呈棕黄色与[FeCl4(H2O)2]-有关,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II图1、2可知:加热时,溶液颜色_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由实验II,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 FeCl3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Cl4(H2O)2]- + 4H2O [Fe(H2O)6]3+ + 4Cl-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
[结论二] 结论一中反应的ΔH _________(填“>0”或“<0”)。
(5) 实验小组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4)中结论一。实验方案:取试管①中溶
液,__________________(请描述必要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10.将0.2 mol•L-1的KI溶液和0.05 mol•L-1 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的是
1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检验氯元素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氯,常用AgNO3溶液检验,但不能用硫酸酸化,否则生成硫酸银沉淀,干扰试验现象,应加入硝酸酸化,故A错误;
B.盐酸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KMn04变质,酸化时,应用硫酸,故B错误;
C.硝酸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硝酸酸化,应用非氧化性酸酸化,故C错误;
D.硫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可排除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没有,故D正确.
A.检验氯元素时,在碱性条件下氯乙烷水解生成氯;
B.盐酸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硝酸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硫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本题考查实验中的酸化,明确离子的性质及离子的检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盐酸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KMn04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