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宋朝对外贸易
阅读以下材料:
宋承五代之弊,为增加岁入,而于太祖开宝四(971)年,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市舶司(《宋史·食货志下八》)。由于收入丰厚,乃从而激励对外贸易。
高宗于绍兴七(1137)年谕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十六年又谕:“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早通货购。”(均见《宋会要·职官·市舶司》)……将关税税率由30%降为10%。另一方面,则是广开贸易港,而须增设市舶司……
神宗熙宁时,“广州市舶亏(减)岁课二十万緡,或以为市易司扰之,故海商不至,令提举司究诘以闻;既而市易务吕邈入舶司阑取蕃商物,诏提举司劾之”(《宋史·食货志下八》)。
绍兴六年对于有能力导引外贸使关税收入达五万到十万贯的商人,授以承信郎(八品);闽广舶务监官出口乳香一百万两者,升转一官(《宋史·食货志》)。
每年于十月内,依例支发官钱三百贯文,排列筵宴集本市舶司提举官同守臣犒设诸国蕃商等(《粤海关志》引《宋会要》)。
回答问题:
(1)根据地图,概述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
(2)根据材料,归纳宋朝时期对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1)根据地图,概述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受陆上丝路受阻,比之前有所发展;具体到达地区;丝路来往商品和港口等。
(2)宋朝统治者认识到对外贸易能增加财政收入,所以重视对外贸易,采取一系列激励政策:设立市舶司、降关税税率、注意外商之反应、优待外商、以官位激励积极外贸者等。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