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
②抗体合成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成分更新速率快
③细胞分化后,其细胞膜通透性稳定不变
④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比汗腺细胞更发
⑤核糖体组成成分与染色质相同
⑥硅肺的出现与吞噬细胞中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有关
⑦肌质体是肌肉细胞中的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有利于对肌肉细胞的能量供应
5.切开的梨不马上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是因为细胞结构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酚类物质被氧化成棕褐色物质。完整的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 )
11.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 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阔叶植株的比例为 ( )
12.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17.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22.把豌豆放在26℃的黑暗处培养7天后,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别对应制取三种切段即S1、S2和S3。然后把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IAA和赤霉素、IAA、赤霉素等几种同浓度溶液中,经过3天后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注意:C表示不含IAA和赤霉素,G表示含赤霉素,I表示含IAA
24.草甘磷是一些除草剂的活性成分,使用时需要加入少量的洗衣粉作为表面活性剂。一种特定的基因对草甘磷具有抗性,如果这个基因能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农作物中,就能使农作物即使被撒到除草剂也能存活。为了检测转入农作物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某同学随机选取了对草甘磷敏感的植株(A、D)、对草甘磷天然具有抗性的植株(B、E)和转入抗草甘磷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F),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植株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25.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②经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
26.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见下图所示(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间相同)。结果是A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该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 组,其中A组的结果中M对应数字应为____________。(填“50”或“70”或“94”或“100”)
(3)光照期间,能进行____________ (填“光反应”或“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
(4)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能够及时____________与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27.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RP基因操纵元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DNA分子片段,RBS是核糖体结合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RP基因操纵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相应碱基序列分别为AGA、GUG、CUU,则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构成,图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依次合成的有关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用图中所示物质表示),当细胞中缺乏rRNA时,RP1与RBS结合,导致RBS被封闭,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种调节机制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___ (多选)。
A.作为遗传物质 B.携带遗传密码 C.转运氨基酸 D.构成核糖体
28.不同的生物材料均可能用来研究细胞的增殖。取菊花茎中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部分时间,见表。(单位:h)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为_____________h。
(2)从表中看出,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则G1期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蒜素是从大蒜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能抑制癌细胞增多。为研究其抑制作用的具体机理,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思路。①实验分组A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生理盐水B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 DNA复制抑制剂+1mL生理盐水C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 DNA复制抑制剂D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_____?________②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③定期取样,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上述思路,回答下列问题:①D组横线上“?”处应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设置D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②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刚毛与截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D、d表示)。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提示:右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Ⅰ区段)和非同源区段(Ⅱ、Ⅲ区段),Ⅰ、Ⅱ、Ⅲ区段上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均为伴性遗传。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推断出果蝇灰身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二中F1灰身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F2的灰身刚毛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若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还是Ⅱ段,则可选择表现型为腿部_______________的雌性亲本与表现型为腿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性亲本进行杂交。
30.蝌蚪生长到一定程度开始变态以适应陆栖生活,其外观上出现成对的附肢,尾部逐渐萎缩最后消失(褪尾现象)。正常情况下,从孵化出蝌蚪到形成成体幼蛙,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为探索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和甲硫咪唑对蝌蚪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如表1所示,实验结果如表2和图1所示,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表1 实验处理表
注:实验前各组蝌蚪的平均体长差异不显著。可以进行实验
表2 不同药物、不同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处理蝌蚪的前后肢生长情况
注:“2后”表示有2只蝌蚪出现后肢,“3前”表示有3只蝌蚪出现前肢,其他以此类推,1d表示1天(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两项)。
(2)分析表2结果,由1、2、3组实验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有: ,由1、4组实验对照可以推测甲硫咪唑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具有 作用。
(3)分析图1中1-4组蝌蚪体长增长情况可知,在蝌蚪生长发育的某时期加入甲状腺激素 蝌蚪体长的增长速度,第3组8d后体长出现负增长,可能是本实验使用的蝌蚪在进行实验时已生长发育到了某一阶段,8d后已经开始出现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