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英国历史学家埃尔顿说:“历史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千万不能降低到布道者的水准;一个好的布道者必须有某种信仰,而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则必须质疑自己的信仰,并承认他人的信念也有价值。”他强调历史学家( )
16.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他在这里强调(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工业革命引发了不同的反响,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主要有以下看法:傅立叶认为,工业化大生产把一切都交给资本家,他们肆意剥削工人,工人变成了劳动的奴隶,致使劳动成为贫困和痛苦的根源。资本家财富的丰裕是以工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家追求个人利益,不仅意味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实际上也是国民财富的增长,神奇般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谐。资本家并非总是不顾一切唯利是图,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们都在为追求私利辛勤工作,若不如此,在市场交换中必败无疑。 ——据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整理
材料三:江南制造局的这批蒸汽机译著一经出版,便开始了传播和吸收的过程。有相当的群体阅读过这批书籍。在19世纪晚期,这批书籍被分别收录入一系列西学丛书,并随着这些丛书流传到日本。——摘自孙磊《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研究》
24.完成材料一中表格的填空,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的三个方面成就。
25.工业文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您更认同材料二中的哪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不说理由不得分)
26.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影响。
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最大的邻国。阅读材料,加深对两国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左宗棠作了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部署,并于1880年5月移营哈密。7月,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经过半年多的“虎口索食”般的反复交涉,双方代表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是巩固革命胜利的两个基本条件。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外交文选》
材料三:中俄成为战略伙伴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但它有别于美日同盟等当今世界的所有军事同盟,也是一目了然的。中俄的“结伴不结盟”打破了西方对大国关系的传统认识,是让西方人开眼的21世纪大国关系。
——摘自《环球时报》社评(2015年)
27.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左宗棠为解决新疆危机所做的主要贡献。
28.写出材料二中“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的名称并概括该条约签订的意义。
29.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俄新型国家关系。
30.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俄新型国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