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个人理财基础
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要求:
一、生命周期与个人理财规划
二、理财价格观
三、客户风险属性
四、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利率的相关计算
五、投资理论和市场有效性
六、资本配置与产品组合
要点详解:
一、生命周期与个人理财规划
(一)生命周期理论
1.概念
(1)创建人:生命周期理论是由F·莫迪利亚尼等人创建的。
(2)基本思想:该理论指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
也就是说一个人将综合考虑其即期收入、未来收入以及可预期的支出、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因素,来决定当前的消费和储蓄。使其消费水平在一生内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而不至于出现消费水平的大幅波动。
(3)主要观点:
该理论将家庭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家庭形成期 |
家庭成长期 |
家庭成熟期 |
家庭衰老期 |
|
特征 |
建立家庭并生养子女 |
子女长大就学 |
子女独立和事业发展到巅峰 |
退休到终老只有两个老人(空巢期) |
从结婚到子女出生 |
从子女上学到完成学业 |
从子女完成学业独立到夫妻退休 |
从夫妻退休到过世 |
|
家庭成员数量增加 |
家庭成员固定 |
家庭成员减少 |
夫妻两人 |
|
收入和支出 |
收入以双薪为主 |
收入以双薪为主 |
收入以双薪为主,事业发展和收入巅峰 |
以理财收入和转移收入为主 |
支出逐渐增加 |
支出随子女上学增加 |
支出逐渐减少 |
医疗费提高,其他费用减少 |
|
储蓄 |
随家庭成员增加而减少 |
收入增加而支出稳定,储蓄增加 |
收入巅峰,支出降低 |
支出大于收入 |
居住 |
和父母同住或自行购房租房 |
和父母同住或自行购房租房 |
与老年父母同住或夫妻两人居住 |
夫妻居住或和子女同住 |
资产 |
可积累的资产有限,但可承受较高风险 |
可积累资产逐年增加,需开始控制风险投资 |
可积累的资产达到巅峰,要逐步降低投资风险 |
开始变现资产来应付退休后的生活,投资以固定收益为主 |
负债 |
高额房贷 |
降低负债余额 |
还清债务 |
无新增负债 |
家庭形成期 |
家庭成长期 |
家庭成熟期 |
家庭衰老期 |
|
夫妻年龄 |
25-35岁 |
30-55岁 |
50-60岁 |
60岁以后 |
保险安排 |
提高寿险保额 |
以子女教育年金储备高等教育学费 |
以养老保险和递延年金储备退休金 |
投保长期看护险 |
核心资产 |
股票70%,债券10% |
股票60%,债券30% |
股票50%,债券40% |
股票20%,债券60% |
配置 |
货币20% |
货币10% |
货币10% |
货币20% |
信贷运用 |
信用卡、小额信贷 |
房屋贷款、汽车贷款 |
还清贷款 |
无贷款或反按揭 |
期间 |
探索期 |
建立期 |
稳定期 |
维持期 |
高原期 |
退休期 |
对应年龄 |
15-24 |
25-34 |
35-44 |
45-54 |
55-60 |
60岁以后 |
家庭形态 |
以父母家庭为生活重心 |
择偶结婚、有学前子女 |
子女上中小学 |
子女进入高等教育 |
子女独立 |
夫妻二人生活 |
理财活动 |
求学深造提高收入 |
量入为出,攒首付钱 |
偿还房贷,筹集教育款 |
收入增加筹退休金 |
负担减轻准备退休 |
享受生活规划遗产 |
投资工具 |
活期、定期存款,基金定投 |
活期存款、股票、基金定投 |
自用房产投资、股票、基金 |
多元投资组合 |
降低投资组合风险 |
固定收益投资遗产 |
保险计划 |
意外险、寿险 |
寿险、储蓄险 |
养老险、定期寿险 |
养老险、投资型保单 |
长期看护险、退休年金 |
退休年金 |
后享受型 |
先享受型 |
购房型 |
子女中心型 |
|
特征 |
将大部分选择性支出都存起来,储蓄投资的目标是期待退休后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
选择性支出放到当前,提升当前的生活水平 |
义务性支出以房贷为主,或将选择性支出准备购房 |
义务性支出以子女教育为主,储蓄动机也为子女高等教育做准备 |
理财特点 |
储蓄率高 |
储蓄率低 |
牺牲消费为拥有住房,购房本息在收入的25%以上 |
牺牲自己的消费为子女教育和遗产 |
理财目标 |
退休规划 |
目前消费 |
购房规划 |
教育金规划 |
付出代价 |
年轻时苛待自己、年老时无力消费、引发遗产问题 |
低储蓄率,老年生活品质低 |
年轻时苛待自己、年老时生活品质低下 |
在资源有限情况下,不利于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安排 |
投资建议 |
投资:平衡型基金组合 |
投资:单一指数型基金 |
投资:中短期看好的基金 |
投资:中长期表现稳定的基金 |
【例题】关于不同理财价值观客户所对应的不同的营销策略,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对于后享受型,应建议其购买养老保险或投资保单
B.对于先享受型,应建议去购买单一指数型基金
C.对于购房型,应建议其购买中短期比较看好的基金
D.对于子女中心型,建议其购买短期稳定基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子女教育花费较大部分在后期,应建议其购买中长期表现稳定的基金。
三、客户的风险属性
(一)影响客户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
1.年龄
一般,客户年龄越大,能承受的投资风险越低。
2.资金的投资年限
一般情况下,投资期限越长,购置的可承受风险能力越强。
3.理财目标的弹性
理财目标的弹性越大,承受风险能力越强。
4.投资者的主观风险偏好
个人的性格、阅历、胆识、意愿等主观因素决定个人的风险偏好。
通常复杂家庭结构的(三代同堂、单亲家庭、收入来源单一),不会有高风险的理财偏好,也不宜从事高风险的投资。
5.学历和知识水平
一般来说,高学历、投资知识丰富的人,风险管理能力强,往往能从事高风险投资
6.财富
一般情况下,绝对抗风险能力随着财富增加而增加。
(二)客户风险偏好的分类及风险评估
1.客户风险偏好的分类
(1)非常进取型。
特点:
①是相对比较年轻、有专业知识技能、敢于冒险、社会负担较轻的人士;
②投资对象:他们敢于投资股票、期权、期货、外汇、股权、艺术品等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与投资工具,他们追求更高的收益和资产的快速增值,操作的手法往往比较大胆;
③风险承受能力:他们对投资的损失也有很强的承受能力。
(2)温和进取型。
特点:
①个性特点:温和进取型的客户一般是有一定的资产基础、一定的知识水平、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家庭,他们愿意承受一定的风险,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但是又不会像非常进取型的人士过度冒险投资那些具有高度风险的投资工具。
②投资对象:他们往往选择开放式股票基金、大型蓝筹股票等适合长期持有,既可以有较高收益、风险也较低的产品。
(3)中庸稳健型。
特点:
①个性特点:中庸稳健型的人既不厌恶风险也不追求风险,对任何投资都比较理性,往往会仔细分析不同的投资市场、工具与产品,从中寻找风险适中、收益适中的产品,获得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同时承受社会平均风险;
②投资对象:这一类型的客户往往选择房产、黄金、基金等投资工具。
(4)温和保守型。
特点:
①个性特点:温和保守型的客户总体来说已经偏向保守,对风险的关注更甚于对收益的关心,往往以临近退休的中老年人士为主。
②投资对象:更愿意选择风险较低而不是收益较高的产品,喜欢选择既保本又有较高收益机会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5)非常保守型。
特点:
①个性特点:步入退休阶段的老年人群,低收入家庭,家庭成员较多、社会负担较重的大家庭以及性格保守的客户,往往对于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很低,选择一项产品或投资工具首要考虑的是否能够保本,然后才考虑追求收益。
②投资对象:这类客户往往选择国债、存款、保本型理财产品、投资连结保险、货币与债券基金等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
【例题】某投资者将10%资产以现金方式持有,20%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50%资产投资于期货,20%资产投资于外汇。该投资者属于( )。
A.温和保守型
B.非常进取型
C.非常保守型
D.中庸稳健型
『正确答案』B
2.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
(1)评估目的
风险承受能力是个人理财规划和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而现实生话中,客户往往不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厌恶程度,他们需要金融理财师的专业指导与评估。
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不是为了让金融理财师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客户,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应该由客户自己来确定,金融理财师的角色是帮助客户认识自我,以作出客观的评估和明智的决策。
(2)常见的评估方法
①定性分析法和定量方法
定性分析法是通过交谈来搜集客户信息,基于直觉和印象而给予的评价。
定量分析法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来收集信息,并将观察结果赋予一定数值,并以此来判断客户风险承受能力。
②客户投资目标。根据客户的关注目标是收益还是安全性来判断。
③对投资产品的偏好。根据客户对不同产品的评价来判断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④概率和收益的权衡
第一:确定收益/不确定收益偏好法。让客户进行两项选择:确定收益和不确定收益。
第二:最低成功概率法。让客户进行两项选择:无风险收益和有风险收益。对于有风险收益同时列示五个成功概率:10%、30%、50%、70%、90%。以此加以判断。
第三:最低收益法。要求客户就可能收益而不是收益概率做出选择。
如:一项投资有一半的可能性损失1/3资产,有一半可能得到一笔收益,你愿意承担此项风险的最低收益是多少。
四、货币时间价值与利率的相关计算
(一)货币时间价值
1.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2.货币时间价值的原因
(1)货币占用具有机会成本,因为货币可以满足当前消费或用于投资而产生回报;
(2)通货膨胀可能造成货币贬值,需要补偿;
(3)投资可能产生投资风险,需要提供风险补偿;
3.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主要因素
(1)时间。
(2)收益率或通货膨胀率。
(3)单利和复利(复利具有收益倍加效应)。
(二)货币时间价值与利率的计算
1.基本参数
(1)现值,货币当前的价值(PV);
(2)终值,包括单利终值和复利终值(FV);
(3)时间,货币资金价值的参照系(t);
(4)利率,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程度的要素(r)。
2.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1)终值公式:FV=PV×(1+r)t
【例题】某投资者投资10000元于一项期限为3年、年息8%的债权,按复利计算该项投资的终值为( )元。
A.12597.12
B.12400
C.10800
D.13310.12
『正确答案』A
【例题】某投资者的一项投资预计两年后价值100000元,假设收益率为20%。则该项投资的原始投资额应为( )元。
A.60000
B.65000
C.69444
D.75000
『正确答案』C
3.复利期间与有效年利率的计算
(1)复利期间对终值的影响
一年内对金融资产进行m次复利,t年后得到的终值是
【例题】100万元进行投资,年利率是12%,每半年计息一次,3年后的终值是( )万元。
A.141.86
B.150
C.140
D.142
『正确答案』A
(2)有效年利率(EAR)
所谓有效年利率就是当年复利次数m次的情况下,所换算出来的相当于每年复利一次情况下的收益率。
【例题】赵先生由于资金宽裕可以向朋友借出200万元,甲、乙、丙、丁四个朋友计息方法各有不同,赵先生应该选择( )。
A.甲:年利率15%,每年计息一次
B.乙:年利率14.7%,每季度计息一次
C.丙:年利率14.3%,每月计息一次
D.丁:年利率14%,连续复利
『正确答案』B
4.年金的计算
年金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一组时间间隔相同、金额相等、方向相同的现金流。常用PMT表示。
根据现金流发生时间点不同分为期初年金和期末年金,不做特别说明情况下,都是指期末年金。
年金公式:
五、投资理论与市场有效性
(一)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测定
1.持有期收益和持有期收益率
投资的时间区间就是持有期,持有期间的收益就是持有期收益(HPR)。相应的持有期收益率(HPY)就是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在数值上等于持有期间所获得的全部收益与初始投资的比率。
(1)面值收益=红利+市值变化
(2)收益率(百分比收益)=面值收益/初始投资
【例题】张先生去年初以每股25元的价格购买了100股中国移动的股票,过去一年中得到每股0.2元的红利,年底时以每股30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期收益和收益率分别为多少?
『正确答案』
持有期收益=面值收益=红利+市值变化=0.2×100+(30-25)×100=520元
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初始
2.预期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是指投资对象未来可能获得的各种收益率的平均值。
任何投资活动都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投资收益也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具有风险。但为了便于比较,可以用预期收益(期望收益)来描述。
预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例题】关于预期收益率的计算
经济状况 |
概率 |
收益率(%) |
经济运行良好 |
0.15 |
20 |
经济衰退 |
0.15 |
-20 |
经济正常运行 |
0.7 |
10 |
经济状况 |
概率 |
收益率(%) |
预期收益率E(Ri)(%) |
偏离 |
偏离 |
运行良好 |
0.15 |
20 |
7 |
13 |
169 |
经济衰退 |
0.15 |
-20 |
-27 |
729 |
|
正常运行 |
0.7 |
10 |
3 |
9 |
(3)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CV)描述的是获得单位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
变异系数越小,投资项目越好。
CV=标准差/预期收益率=σ/ E(Ri)
【例题】关于投资项目的比较
项目A |
项目B |
|
收益率 |
0.05 |
0.07 |
标准差 |
0.07 |
0.12 |
六、资本配置与产品组合
(一)资本配置原理
1.资本(产)配置
(1)概念:
资本配置是指依据所要达到的理财目标,按照资产的风险最低与报酬最高的原则,将资金有效的分配到不同类型的资产上,构建能够达到增强投资组合报酬与控制风险的资产投资组合。
(2)资本配置的依据:
①不同资产的报酬率不同;
②不同资产的风险特性不同;
③不同资产的价格波动性不同。
通过资本配置,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保持稳健的投资收益率。
2.资产配置的基本步骤
资产配置的目的是要获得最佳的投资组合。就需要通过完整的、缜密的流程来建立。
(1)资本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①理财目标规划
②资产配置的策略
③资产类别的选择
④资产配置的比例
⑤资产配置的动态分析与调整
(2)资本配置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调查了解客户(是为客户进行资产配置的基础和前提)
内容:年龄、学历、家庭结构、职业职位、收入状况、理财目标、风险偏好、资产结构、性情爱好等。
第二步:生活设计与生活资产拨备(第一道防火墙:短期保障)
一方面要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要保障基本生活(储备金)。
①家庭储备金保障的内容(通常涉及四个方面):
一是家庭基本生活支出储备金:6-12个月的基本生活费;
二是意外支出或不时之需储备金:5%-10%的家庭净资产;
三是家庭短期债务储备金:3-6个月的信用卡透支、消费贷款月供;
四是家庭短期必须支出: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装修、旅游等。
②家庭储备金的准备方式:银行活期存款、6个月的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安全性、流动性好的产品。
第三步:风险规划与保障资产拨备(第二道防火墙:中长期保障)
①中长期保障的内容(中长期的巨大风险):
失业、疾病、意外、养老等
②中长期保障的方式:
一是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险: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保险;
二是家庭成员的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保险、养老等商业性保险。
三是家庭购买车辆、房产等财产性保险。
第四步:建立长期投资储备:
①内容:对于年度或月度的资金结余,或者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定期定额定投的基金,如:子女教育投资,养老投资基金等,定期储蓄
②方式:定期定额定投基金或零存整取的存款
第五步:建立多样化的产品组合
①内容:客户多年积累下来的闲置资金及经过上述配置以后的剩余资金。
②方式:根据客户的特征、偏好和需求等情况选择高、中、低风险的产品进行比例合理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黄金等
3.常见资产配置组合模型
(1)金字塔型
①低风险、低收益资产(50%):存款、债券、货币基金、房产等
②中风险、中收益资产(30%):基金、理财产品、房产等
③高风险、高收益资产(20%):股票、外汇、权证等。
优点:安全稳定。
(2)哑铃型
①低风险、低收益资产(比例高):存款、债券、货币基金、房产等
②中风险、中收益资产(比例低):基金、理财产品、房产等
③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比例高):股票、外汇、权证等。
优点:可以充分获得投资黄金期的好处。
(3)纺锤形
①低风险、低收益资产(比例低):存款、债券、货币基金、房产等
②中风险、中收益资产(比例高):基金、理财产品、房产等
③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比例低):股票、外汇、权证等。
优点:安全性高,适合成熟市场。
(4)梭镖型
①低风险、低收益资产(比例低):存款、债券、货币基金、房产等
②中风险、中收益资产(比例低):基金、理财产品、房产等
③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比例高):股票、外汇、权证等。
优点:投资力度强、遇到投资黄金期能获得高收益
缺点:稳定性差、风险度高
(二)个人产品组合
1.主要理财工具及其特性
一般的理财产品涉及三个方面的特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不同产品三性表现方式不同。
(1)银行存款: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收益性差;
(2)国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收益性略高于定期存款,但流动性较差;
(3)公司债券:收益性高于存款与国债,安全性低;
(4)股票:收益性高,安全性低、流动性好;
(5)基金:介于股票与债券之间;
(6)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差、安全性比基金、债券、股票高;
(7)外汇:收益中等、风险高、流动性高;
(8)房地产:流动性差、安全性高于证券、收益中等;
(9)金银:安全性高、收益性中等、流动性差;
(10)期货期权与彩票:收益率最高,风险最高。
2.个人资产配置中的三大产品组合
(1)储蓄产品组合
①特点: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收益性差;
②内容:定活期存款、货币基金、国债;
③目的:应对日常生活开支、短期债务支出、意外支出。
(2)投资产品组合
①特点:风险可控、收益较高;
②内容:基金、蓝筹股票、指数投资
③目的:中长期生活需要:子女教育、养老、购房准备、赡养父母等
(3)投机产品组合
①特点:高风险、高收益;
②内容:期权、期货、金融衍生品、彩票、对冲基金
③目的:投机获取高额回报,一般不应超过资产总额的10%。
【例题】下列关于个人资产配置中的三大产品组合说法正确的是( )
A.储蓄产品组合能对抗通货膨胀
B.投机组合风险太大
C.投资组合风险可控,收益较高
D.投机组合配置的资产一般不超过个人或家庭资产总额5%
E. 投资产品组合能够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活动超过通货膨胀的投资回报
『正确答案』BCE
归纳总结:
一、生命周期与个人理财规划
(一)生命周期理论
(二)个人理财规划
二、理财价值观
(一)理财价值观的含义
(二)四种典型的理财价值观
三、客户的风险属性
(一)影响客户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
(二)客户风险偏好的分类及风险评估
四、货币时间价值与利率的相关计算
(一)货币时间价值
(二)货币时间价值与利率的计算
五、投资理论与市场有效性
(一)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测定
(二)市场有效性
六、资本配置与产品组合
(一)资本配置原理
(二)个人产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