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物流师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物流师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1年物流师考试复习相关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三、仓库的作业组织
仓库作业组织,按仓库作业阶段可分为三个内容,即商品入库验收、商品保管养护、商品出库配送。
(一)商品入库作业组织
商品入库作业组织是商品储存的准备工作。商品入库作业的整个过程包括商品接运、商品入库验收、办理入库交接手续等一系列业务活动。
1、商品接运
商品接运是指仓库对于通过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方式运达的商品,进行接收和提取的工作。接运的主要任务是准确、齐备、安全地提取和接受商品,为入库验收和检查作准备。
接运的方式主要有:车站码头提货,铁路专用线接车,自动提货和库内提货。
2、商品入库的验收
商品的入库验收,要进行数量点收和质量检验。数量点收,主要是根据商品入库凭证清点商品数量,检查商品包装是否完整,数量是否与凭证相符。质量检验,主要是按照质量规定标准,检查商品的质量、规格和等级是否与标准符合,对于技术性强,需要用仪器测定分析的商品,须有专职技术人员进行。
3、办理入库手续
入库手续主要是指交货单位与库管员之间所办理的交接工作。其中包括:商品的检查核对,事故的分析、判定,双方认定,在交库单上签字。仓库一面给交货单位签发接收入库凭证,并将凭证交给会计、统计入帐、登记;一面安排仓位,提出保管要求。
(二)商品保管作业组织
商品保管作业组织是商品仓库作业的中心工作,它体现了储存对商品所有权和使用价值的保护职能。商品的保管作业组织包括商品的保管、仓库的帐务统计工作和商品的养护三个方面的内容。
l、商品保管
(1)分区分类
储存商品时,一般根据商品的自然属性,考虑仓库的设备条件,按照商品的类别,把仓库和货场划分为若干货区,每个货区再分成若干货位,编成顺序号。在分区分类的基础上,按号储存商品,实行分类存放、对号入座、分区管理。
分区分类储存商品能保证商品储存的安全,减少商品耗损,有利于商品的合理堆码,便于熟悉商品的性能特点,做好商品的养护工作,便于查找,有利于检查、入库和出库。‘商品分类储存方法应根据不同的仓库类别确定。一般仓库按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类别进行分区储存;公用库可按业务部门商品经营的分工进行储存;中转仓库和备货待运仓库可按商品发往地区进行分区分类储存。
(2)商品堆码
商品堆码是库存商品摆放的一种方法。它对维护商品质量,充分利用库房容积和提高装卸作业效率,以及对采用机械作业和保证商品安全等具有重大影响。商品堆码要遵守合理、牢固、定量、整齐、节约、先进先出等项要求。
商品堆码方法;有散堆法、货架堆码法、垛堆法。根据商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堆码方法b堆码商品常用的技术方法有直码、压缝码、交叉码、连环码、梅花码等。要根据商品的品种、性质、包装、体积、重量等情况,同时还要依照仓库的具体储存要求和有利于商品库内管理来确定商品的堆码形式,做到科学合理。
商品堆码要做到货堆之间,贷垛与墙、柱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留有适宜的通道,以便商品的搬运、检查和养护。要把商品保管好,"五距"很重要。五距是指顶炬、灯距、墙距、柱距和堆距。
顶距是指货堆的顶部与仓库屋顶平面之间的距离。留顶距主要是为了通风,乎顶楼房,顶距应在50公分以上为宜。
灯距是指在仓库里的照明灯与商品之间的腔离。留灯距主要是防止火灾,商品与灯的距离一般不应少于50公分。
墙距是指货垛与墙的距离。留墙距主要是防止渗水,便于通风散潮。
柱距是指货垛与屋柱之间的距离。留柱距是为防止商品受潮和保护住脚,一股留10-20公分。
堆距是指货垛与货垛之间的距离。留堆距是为便于通风和检查商品,一般留10公分即可。
2、仓库的帐务统计工作
由于保管帐、货签和仓库档案是对商品实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库存商品的信息源。登帐、挂签i建帐是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
(1)保管帐。是详细反映商品入库、发出和结存的动态记录。
(2)货签。是货位与库存商品的显示标志,便于检点作业和库存数量管理b
(3)仓库档案。每类商品必须建立商品档案,以集中该类商品的技术资料和各种单据,必要时以供查考之用。档案要由专人管理。资料要齐全完整。
3、商品养护
养护,即保养和维护之意,即指储存过程中对商品所进行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在农副产品中,有时也称储藏保管。在储存期间,对商品进行养护,有利于维护好商品的质量,降低商品的损耗,有效地维护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仓储商品进行养护,就是根据各种商品不同的自然属性,分析其质量变化的不同形式,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仓储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以便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控制不利的因素的影响,以保证商品在储存期间‘的数量没有缺损和;质量完好。
(1)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影响库存商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内在的因素,二是商品外在的因素。外在因素通过内在因素而起作用。
商品质量变化纳外在因素有商品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等。所有这些都是在制造中决定了的,在储存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性质和特点,创造适宜的储存条件,减少或避免其内部因素发生作用而造成商品质量的变化。商品质量变化的外在因素,可分为社会因素和自然条件因素两方面。
社会因素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生产经济形势,技术政策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以及规章制度等。这些因素影响商品的储存规模、储存水平及储存时间,对储存质量具有间接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气温、湿度的影响,臭氧和氧的作用、日光照射、有害气体的影响、微生物及虫鼠害的侵害、机构损伤、卫生条件的影响等。所有这些都是直接作用因素,都会造成商品变质和损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因素的影响,保证商品的储存安全。
(2)防止商品质量变化的措施
防止商品质量变化的措施;目前主要是对仓库的温湿度进行调节和控制。
对于仓库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当仓库温度过高时,通常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法降温;当冬季储存防冻商品时,在北方常采用暖气设备来提高温度,在南方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的办法来提高温度。对于仓库湿度的调节控制:当需要降低相对湿度时,通常采用吸潮剂吸潮、生石灰吸潮、硅胶吸潮和吸潮机吸潮等方法;当需要加湿时,一般采用加湿器加湿等方法。
除仓库温湿度的控制外,还可采取密封储藏、涂敷防护层、肪霉、防锈、防腐蚀、防虫害,搞好仓库清洁卫生等措施。
(3)商品的救治
在储存过程中,商品一旦发生了损坏和变化,应立即采用措施救治,如破损商品的修复、雷变商品的晾晒等。
(三)商品出库作业组织
商品的出库作业与入库作业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要求对出库商品的数量、品种、规格进行一次核对,经复核与发货凭证所列项目无误后,当场与收货单位办妥交接手续,以明责任。为保证商品及时、准确、迅速出库,商品出库必须坚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出库存程序一般包括:
1、核对领发凭证
商品出库,必须首先核对和审查领发凭证,准确掌握出库商品的名称、编号、型号、实发数量、印签及审批手续。
2、集中备货
按照商品储存秩序,顺序取货,减少往复行走距离。
3、复核
对所有出库商品实行检查核对制度,保证实发货物准确无误。?
4、办理交货手续
库管员与领货人办理交接手续,商品要当面验证,在移交单上签字认定。
5、善后处理
库管员在办完交接手续后要整理现场,清理单据,登记帐册,资料归档,并制定出库计划,妥善安排出库的人力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