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争暗斗无止境 ERP提升汽配业战斗指数

来源:来源于网络发布时间:2009-10-29

  2007年11月,中国第三大车展盛装上演,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同期举行的“汽车零部件信息化研讨会”也讨论得如火如荼。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汽配产业现在处于惨烈竞争阶段,未来整合激战的赢家必定是信息化实施的佼佼者。
  汽配业的产业特点
  与欣欣向荣的零配件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激烈竞争背后的汽配企业却现状堪忧,利用信息化建设来提升生产效率更是迫在眉睫。而且汽配业正面临着三个拐点,即如何将自己置于整车厂的供应链之中;如何提高按时交付的能力;如何提高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
  ①由于汽配业是围绕主机厂为核心的产业,汽配企业不仅面对越来越多国际竞争对手的压力,而且汽配厂商受到来自主机厂和下游供应商的多重压力:一方面,主机厂为了压缩库存、降低成本而尽可能地把成本和风险传递给配套厂商;另一方面,下游供应商供货质量情况又影响了配套厂的生产,进而影响向主机厂的供货。
  ②在生产计划方面,汽配企业主要的难点就是如何跟主机厂协同。主机厂一般会给汽配厂三个月滚动计划,汽配厂的生产、送货要按照主机厂的节拍来送货。当主机厂的计划调整时,汽配生产计划也要相应的调整。
  ③现在汽配业的供应链压力都非常大,库存管理要求比较高,从研发到出货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库存结构面临如何合理配置寄存库存、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寄售库存。
  另外,主机厂会对汽配厂进行PPAP认证管理,而且汽配厂也必须对其供应商进行认证管理。同时,汽配厂商也必须要对下一级供应商加强管理控制。
  行业生产要点与常见的困扰
  ①汽配行业是大批量与多品种小批量相结合的生产制造模式,普遍采用JIT看板生产方式。
  ②需与主机厂生产计划保持一致,工作量繁重。汽配厂生产计划主要来源于汽车主机厂的生产计划,成车上线计划以及主机厂的生产订单变化。然而,在主机厂的看板生产中,往往只能给出一段时间范围内的大致需求,然后再根据每天或每半天的看板要求来进货,这就需要汽配企业能够及时根据看板数量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生产计划。
  然而,计划的变化量非常大,对于计划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非常高。为了避免呆滞料的发生并及时出货,配套厂经常花大量的时间将主机厂的计划信息进行数据转换,并协同各个部门将数据整合,以便制订相应的生产计划。由于数据繁多,变更频率高,造成资料经常不准确,管理困难。
  ③现场生产管理难度大。由于交货频繁,生产周期长,生产工序复杂,为满足主机厂的需求并避免主机厂断料情况的发生,需随时跟踪现场的生产进度,及时平衡生产设备的负荷能力。因此,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对物流衔接需求非常紧密,对于各级供应商的准时制供货要求极高,通常按生产节拍要求供应商按小时时段供货,普遍实行VMI管理。但由于基础数据的不完整,生产进度不能及时反馈,要求生产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人员的依赖性较大,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管理困扰。
  ④采购计划准确度不高。汽车主机厂通常提供预计订购量,以便配套厂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但由于原材料的采购周期往往比较长,或由于主机厂需求变更,产品结构设计变更频繁,造成实际的采购量常与实际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差距,导致配套厂的原料成本较高。
  ⑤无法有效追溯来源。汽配行业需对原材料、中间生产过程、及产成品的质量进行全程跟踪,以便发生异常时可从产成品到半成品、原材料、供应商等进行跟踪追溯,以符合汽车行业质量标准要求。但由于汽配行业复杂的生产工序,工艺路线灵活,手工作业情况下很难对于原材料的进料及各生产工序之间的完工数量、合格数量、报废数量、返工数量,以及生产质量等进行全程跟踪、反馈,及时掌握产品质量状况。
  另一方面,品质管理(QS-9000、ISO/TS-16949)不易落实,例如标准所倡导的文件化要求对质量管理制度有良好的作用,但由于文件与业务是可以分离的,企业实际业务运作是否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会因企业的管理水平、员工的质量意识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⑥特有的销货方式繁琐。主机厂多采用“随用随取”的生产作业模式,因此配套厂的产品通常以寄销方式出货给主机厂。当主机厂真正使用该产品时才会被确认为销货行为,配套厂需要详细记录各种寄存状况、销货状况等,以便与主机厂进行定期对账。
  ERP与精益“拉式生产”相结合
  由于手工操作很难解决上面所说的困扰,因此人们最关注的就是ERP如何与汽车行业的精益生产结合。
  精益制造是一种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制造和运输所需数量产品的生产系统。汽车主机厂大都采用精益生产来管理,因此,配套厂也必须用精益制造来预测安排生产、按照主机供货指令调整计划,利用看板迅速调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