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人文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人文心理学,20世纪心理学的一个学派,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以及充分的自我发展。这是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中对人文心理学的一个解释。
从医学角度而言,人体具有天生自愈能力,免疫力就是证明。通过激发自愈体系,加强受损细胞基因的自我修复能力,使紊乱的人体系统恢复正常,从而从根本上治愈疾病。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顺势疗法,早在公元前400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已经提出。在现代医学日益昌明的今天,顺势疗法虽备受争议却仍然为很多人所推崇。这使得我们在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之路存疑之余,也会意识到人体自身的强大潜能的存在。
最近世界各地都频发安全事故,国内的毒奶粉时间甚嚣尘上,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更多的国外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也被报道出来。一时之间大家都在寻找权威的声音,然后即是是公认的食品药品检验最权威部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曾面临丑闻的尴尬:他们的主要资金及赞助来源均是国际大牌药品制造商,有人质疑药品制造商是否也制造病毒,从而保证其产品的垄断性?这不仅令我想到一句话:who is watching the watcher? 我们在对外界越来越缺乏掌控的时候,也许转向自我潜能的突破是最好的途径。
有一句广告词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其实如其他学科一样都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或者影响。而任何学科在研究现象之后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本身的发展。“人文”二字充分表达了caring for people的理念。然而心理学本身的分析学习要求人们具有形而上的分析能力。艺术可以成为跨越这个过程的桥梁,艺术治疗的力量初显锋芒。而在此之前,大师们已经有意无意间通过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传达着关爱人类,尊重生活的信息。
类似《发条橙子》一类的直接探讨心理学发展方向的影片固然生涩一些,艺术家们在寻求票房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人文关怀,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都偏爱这一主题的影片,虽然屡遭影评人诟病,但是这些影片的社会价值证实学院奖的社会责任感。如《阿甘正传》,《美丽心灵》,《暖暖内含光》等。这一类影片以剧情为依托,赞美精神的力量。甚至众多的卡通片,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好莱坞的《极地特快》,近期的《功夫熊猫》等,似乎都是改版的皮革马立翁的故事。
我曾以为《极地特快》又是一部老生常谈的“励志片”,看过之后却深有所感。小男孩不相信有圣诞老人,即使坐上神奇的通往圣诞老人家乡的列车也还是心存疑虑。最终圣诞老人站在他的面前,其他人都听到了他手中的铃铛的美妙的声音,唯独小男孩听不到,他不敢置信的信了。于是铃铛落地,他听到了。小男孩的不信而信使得他心中的信念坚定,若干年后,即使长大成人,他的妹妹和小伙伴都遗忘了,他仍然听得到铃铛叮当的声音,而这个铃铛,只是一个空心的。
故事似乎有些太唯心了,可这些无不传达出一个信息:信念的力量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正是人文心理学所强调的充分的自我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心理条件。
中国的国情使得我们在谈起心理学类话题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即使是弗洛伊德,也承认,选择心理学的道路需要承受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憎恶。虽然近年来心理分析逐渐被人们所认同甚至形成某种时尚,但是大家的认识与接受尽限于如同算命卜卦般的“准”与“不准”。真正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恐怕更需要依托类似于电影的各种艺术形式。
圣诞老人拿着铃铛问小男孩:“你相信吗?”;阿甘直着脖子重申:“Stupid is stupid does.”; 乌龟大师慢吞吞的说:“没有不可能。”观众看过笑过,想过。人文心理学的影子其实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触摸到了钥匙的金属质感,却还没能掌握它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