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内科主治医师学习笔记

来源:互联网络发布时间:2010-10-14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发病机制

  起始因素:免疫介导炎症

  病情迁延及恶化的因素:非免疫非炎症因素

  二、临床表现

  呈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可伴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病情迁延,肾功能逐步恶化,进入尿毒症。

  三、病理

  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可转化为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相应肾单位的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指标:无症状性蛋白尿,尿蛋白大于1克/日者;蛋白尿和/或血尿,伴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一种情况以上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即可诊断本病。

  鉴别疾病:

  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2、高血压肾损害

  3、其他肾小球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4、Alport综合征

  5、慢性肾盂肾炎

  五、治疗

  (—)饮食

  限盐,肾功能不全者还应控制蛋白摄入量及限磷

  (二)积极控制血压

  1、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25/75mmHg。

  2、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首选具有保护肾脏的药物-ACEI。

  (三)血小板解聚药物

  (四)避免劳累、感染、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

  (五)大量蛋白尿且肾功能正常病人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