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护士内科护理知识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来源:考试大发布时间:2012-05-08

    查看: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知识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一、概 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心病主要由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以COPD最为多见。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胸廓畸形如脊柱后侧凸。

    3.肺血管疾病肺小动脉栓塞等。

    (二)发病机制

    肺心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是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早期右室代偿性艘醇,跷糍浅观失代偿性右心室扩大、右心衰竭。

    三、临床表现根据肺、心功能情况将肺心病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慢性咳嗽、咳痰、气急、喘息,活动后感心悸、乏力、呼吸困难、机体耐受力下降等。病人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体征,如剑突下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等。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明显,甚至出现嗜睡、昏迷、抽搐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表现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加重、乏力、上腹胀痛、尿少、下肢乃至全身浮肿。体检可有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剑突下收缩期搏动明显。

    (三)并发症

    1.肺性脑病 因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缺氧,CO2潴留而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称为肺性脑病。患者有头痛、神志恍惚、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加重时出现谵妄、躁动、肌肉抽搐、球结膜水肿、生理反射迟钝;直至昏迷、生理反射消失,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2.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肺心病可发生各种类型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以呼吸性酸中毒最为常见。

    3.消化道出血 严重缺氧和CO2潴留使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易形成溃疡。

    四、有关检查

    (一)血液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增高。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加或有核左移。

    (二)血气分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早期pH正常,重症pH下降。

    (三)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和右心房肥大。

    (四)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患的X线征象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的征象。

    五、治 疗

    肺心病的治疗必须抓住以治肺为本,治心为辅的原则。

    (一)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 根据感染的环境(院内或院外)、痰涂片、痰培养和药敏选用抗生素。

    2.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C0:潴留 使用止喘、祛痰药,翻身、胸部叩击、雾化吸入等是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措施。纠正缺氧通常采用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l~2L/min,24小时持续吸氧不问断,效果好。因此。COPD、肺心病病人缺氧,尤其伴C0:潴留时应采取低浓度持续给氧的原则。

    3.强心、利尿治疗肺心病使用利尿剂是以缓慢、小量、间歇为原则,以避免大量利尿引起血液浓缩、痰液黏稠,加重气道阻塞及低血钾症。心衰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强心药。由于肺心病人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低,容易中毒,故使用洋地黄类药时应以快速、小剂量为原则,用药前要积极纠正缺氧和低血钾症,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毒副作用。

    4.长期氧疗一昼夜持续吸氧l5小时以上,吸入氧浓度在25%~30%,并持续较长时间的一种氧疗方法。其目的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5.并发症的治疗见呼吸衰竭。

    (二)缓解期治疗

    1.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急性发作,改善心肺功能。

    2.提高机体免疫力 免疫疗法:如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3.中医药根据机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六、护理诊断/问题

    1.活动无耐力 与肺、心功能不全或缺氧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COPD急性感染有关。

    3.体液过多与心衰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水肿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电解质紊乱。

    6.照顾者角色困难或家庭应对无效、无能/妥协性 与照顾者长期身心疲乏、经济拮据及与患者缺乏沟通等有关。

    七、护理措施

    (一)及时清除痰液,改善肺泡通气对体弱卧床、痰多而黏的病人,宜每2~3小时帮助翻身l次,同时鼓励病人咳嗽,并在呼气期给予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吸痰,需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l5秒,以免加重缺氧。

    (二)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30%,氧流量1~21.i7min,经鼻导管持续吸人,必要时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吸入的氧必须湿化。低浓度给氧的依据是:失代偿期病人多为慢性II型呼衰,患者的呼吸中枢对CO: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已处于抑制状态,呼吸中枢兴奋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当吸入氧浓度过高时,随缺氧的短暂改善。解除了缺氧对中枢的兴奋作用。结果使呼吸受到抑制,C02潴留加剧。甚至诱发肺性脑病……采取持续低流量给氧,既能提高PaCO2改善缺氧,又不致加重C02的潴留。

    (三)有水肿的病人的护理有水肿的病人宜限制水、盐摄入;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按医嘱应用利尿剂,注意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四)改善营养状况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五)加强锻炼

    1.呼吸肌锻炼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

    2.全身锻炼如进行呼吸操和有氧活动。

    3.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洗鼻等。

    (六)慎用镇静剂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七)心理护理护士应亲近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有效应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