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

来源:来源于网络发布时间:2009-06-15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信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人们生活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没有信息尤如是瞎子、聋子,无法判断。可以说没有那一个人,那一个单位能离开信息而存在。信息科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信息管理是监理工作中的两管理之一,然而在监理教材中对这方面介绍得还不多。本文试就信息科学在监理工作中的运用作一点探讨。
    一、 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信息
    信息就是情况,有情况就有信息。
    人们每时每刻都有在通过眼、耳、鼻、舌、身吸取来自外部和自身内部的各种信息,并根据情况做出判断,采取行动。人的大脑首先是一个信息处理中心,然后才是指挥中心。没有信息,人也就无法生存。
    情况的发生和存在,会产生声、光、热、电、波、气味等,人们可以直接或间接接收到,感觉到,也就是得到了信息,就可以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9.11事件发生,在现场的人不仅亲眼看了当时的情况,还听见了当时的声音,感觉到了当时的热气,闻到当时的气味,这个人就是当场接收到这一信息;他把这个强烈的印象记在头脑中,就是储存信息;如果他用照相机拍下当时的照片,就是提取(也是储存)信息;当这个人向其他人讲述所见、所听、所闻时,他就是在传播信息。如果他把这个信息公布于众,任人取用,就是与他人共享信息。
    有的情况发生时并没有人看见,例如有的刑事案件,既没有人看见,现场又被破坏,但信息是消灭不了的,人们仍然可以通过提取残存的信息破案。
    和人一样,任何一个单位都有离不开信息。都要通过报表、统计、文电、检查、询问等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接收和采集信息,然后才能做出判断。然而我们又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对信息不能作科学的处理,同样无法得出正确的判断。
    2、信息的接收、提取、采集、传播、储存、共享。
    1)人具有非常发达完美的信息系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自动地接收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各种信息。我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不知有多少,由于我们的大脑有自动过滤功能,所以我们实际记住的信息很少,只有给我们以强列刺激的信息才会在大脑留下印象。同时我们的大脑还具有自动删除功能,对我们无关紧要、长期不用的信息会自动删除。而且这种删除是逐渐的过程,先是淡化,最终才是完全忘记。所以我们对正在淡忘信息有时可以通过回忆找回。
    被动接收的信息大多是无效信息,人的大脑必须随时过滤和删除无效信息,才能保证有效储存空间。
    2)人们当然不能满足于被动接收的信息,因此就主动地去捕捉、采集信息。一开始人类只能靠自身的条件在活动的范围内亲身去看、听、摸、尝、闻。例如中医传统用“望、闻、问、切”来提取信息,没有相当的经验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获取信息的范围正在无限扩展。现在人们已经可以从外太空捕获信息;到物质内部、人体内部、细胞内部提取信息;从人类社会到动物世界,从陆地到海洋,从天上到地壳深处,人们在到处捕捉、采集信息。
    与此同时,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大,可以通各种仪器设备和各种手段来捕获、提取信息。卫星、飞船、天文望远镜可能看到外太空;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物质内部;医生采用CT、化验可以提取过去无法了解的信息;刑侦人员用先进的手段可以提取DNA,指纹、肉眼看不见的痕迹;过去无法提取的隐含信息正在被一一解读。社会出现了专门捕捉信息的人,如记者、间谍、侦探,他们的手段也越来越离奇,针孔摄像机、电子窃听器、电子监控系统等等无奇不有。
    3)人类主动捕获、采集的信息不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和社会或集团共享,因此信息首先必须进行记录、储存。一开始人类只能将信息记在脑子里,但人脑的记忆并不可靠,很容易忘记,后来人们为了发明了结绳记事,然后又发明了文字,记录和储存的信息量和可靠度大为增加。当今科技已发展到能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储存信息,不仅信息量大,真实度高、保存方便、而且传播极快。
    4) 人们一开始用口头传递信息,范围有限。当年马拉松跑了42公里多,就是为了传达一个胜利的信息,结果力竭而死。口头传递可靠性也极差。我们都知道,一句话通过十个人传递,意思可能就全变了。人们以后发明了简单的信号传递,如手势、狼烟、旗语、击鼓、鸣金等,但传递的距离有限,内容不够完整,信息量很小,及时性差,而且保密性差。信函虽然能传递一定数量和较准确的信息,但信息量、可靠性和时间性还是很差。后来人们发明了电报、电话、电传、现在又有了电视、多媒体等电子技术,从传送文字到传送声音;从传送静止图像到传送活动画面;现在采用电子技术来传播信息,具有即时性,即可以现场直播;准确性,可做到基本不失真,全面性,可同步传递声音和图像,并且向着气味、味道、触觉的传递发展。现代电子技术使信息即时捕获、采集和大量、长期保存成了可能,传播的速度、范围达到空前的水平,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电视、电话、电传、电子邮件等传递信息已经大大改变了这个世界,极大地满足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只可惜我们往往来不及具备使用这些现代化手段的能力。
    5)现代信息传播已从一对一传递发展到通讯卫星覆盖全球。多媒体网络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如果我们不会、不去利用这一信息资源,无疑要在世界竞争中落伍。
    3、信息的种类
    1) 在我们周围有无数的信息,但我们只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感兴趣。例如全世界每天不知诞生多少小孩,但只有日本皇太子的太太生了小孩成为在全世界传播信息。如果是我们自己生了小孩,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让大家都知道,但自己的父母亲人还是要告诉的。这就是公众信息和私人信息的区别。
    2)有些信息是可预料之中的,如香港回归、我国加入WTOT等。对预料之中的信息传媒可以事先做好传播的准备,届时在现场即时转播,人们可在第一时间接收这类信息。有些信息是意料之外的,如9,11事件等,这些信息从发生到获取、传播会有一个过程,人们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全面可靠的信息。
    3) 完整信息和破碎信息。有的信息内容完整,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而有的信息支离破碎,不能完整地说明一个表况。人们需要进行分析推理来找出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容。绝对完整的信息是没有的,只有相对完整的信息。现代社会要求企业单位尽可能保存完整的信息。
    4)原始信息和残留信息。情况发生时提取的信息是始信息,没有被破坏的现场也留有原始信息,而被破坏的现就只能去找残留信息。古代留下的文物、化石都带有残留信息,一般也都是破碎信息,需要人们去破译。
    5)表面信息和隐含信息。例如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表面信息,但信中的文字、书法、纸张、墨迹、手印等还带有很多信息,专门人员可根据这些隐含信息了解更多的情况。刑事侦察人员可以根据一个脚印的信息判断出这个人的性别、身高、体重等等;考古人员也可以根据破碎的文物、化石推断出许多当时的情况。有经验的人可以从看似无关的信息中发现有用的线索。
    6)公开信息和秘密信息。有的信息想让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因此要通过广告、媒体来广为传播;而有的信息只能让有关的人知道,所以要采取保密措施以防被人窃取。
    7)确实信息和虚假信息。有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而有的信息则是虚假。虚假信息有的是无意造成的,有的是有意制造的。例如很多让你发财的信息,多半是假的。因此对信息要进行处理、辨别。信息战就是千方百计获取对方信息,同时不让对方得到确实的信息,而用大量虚假信息来干扰对方的判断。
    8) 最新信息和陈旧信息。新的情况产生新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又很快变成陈旧信息。但陈旧信息(例如档案)对社会活动也有重要意义。
    4、信息的价值和利用。
    9.11事件让举世震惊,这种全世界都想知道的信息当然很有新闻价值;有的信息只对某些人有价值,如有的信息能使大案告破,有的信息能让企业起死回生,等等。有的信息当时也许没有什么用,但若干年后则会显示出其价值。因此信息的价值往往是不可估量的。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要利用信息首先就必须捕获、采集信息。现代企业必须学会使用社会公共的和商业的信息网络,也应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并作为自己的生命线。除此之外,还要对大量的信息进地科学的管理。例如要储存首先要分类,要调用就要检索,等等。这就需要一个科学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然而我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差,有的甚至是空白,这就很难适应加入WTO后的竞争形势。
    要出远门了,我们不免要看看天气预报,这就是信息的利用;军事家在作战前无不千方百计进行侦察,并综合敌我双方态势进行判断。这也是在利用信息;而我们的企业家往往在信息不灵,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贸然行动,很少自觉主动地去利用信息资源,也很少有企业家在建立信息机制上舍得加大投入。商场如战场,不会利用信息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二、监理工作与信息管理
    (一)信息在监理工作中的作用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信息,监理工作当然也不例外。本文不讨论信息对监理企业经营活动的意义。而只讨论信息对监理业务工作的意义。
    由于监理工作是间接管理,不是直接动手进行施工,因此不掌握工程的信息就无法开展工作。故信息对监理工期作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建材料的检验报告、测试报告等信息,监理工程师凭什么签字认可?没有施工验收记录、试件检测报告等信息,总监又凭什么签字验收?可以说监理的工作就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的,没有信息,监理工作就无法进行。
    (二)监理工作需要那些信息?
    简单地说,凡是有可能影响到本工程进展的信息,都应当掌握。那么大的工地,那么多的情况,“刘姥姥进大观园”,从何着手呢?这就要对信息进进行分类和管理。
    首先,我们把信息分成开工前和开工后两部份,而开工前的信息是基础信息,以后产生的信息只不过是基础信息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部份,开工前的信息
    开工前信息又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单位(甲方)方面:
    1,甲方机构情况。如机构设置情况、单位负责人、工程管理机构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工地代表,甲方单位办事的规矩和程序等等。了解这些是为了和甲方及时联系、沟通和办理相关手续的方便;
    2,项目情况。如建设性质、规模、以及项目成立和开工前的必备手续情况。如果甲方手续不全,必然会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3,建设场地情况。建设场地由甲方提供,是工程建设的戴体,包括多项必备条件:
    如:征地拆迁是否完成?是否有后遗症?相邻关系是否处理完毕?坐标点、水准点是否提供准确、有效?场地边界四至是否标定明确?施工用水、用电的接口和容量?外接道路、通讯是否落实?空中、地面是否有障碍物?地质勘探资料是否提供?是否有灾害性地质构造?是否有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物或地下文物?等等。
    4,图纸情况。图纸一般是甲方提供的,应了解开工前已供图纸种类、数量,是否经有权部门审批?是否已进行交底?设计代表是否到位?有无设计修改和材料代用?未到图纸是否影响开工和连续施工?等;
    5,甲供材料、设备。有无清单?开工前已到货的品种、数量以及验收、入库情况;未到物资对开工有无影响?等等;
    6,工程款支付情况。开工前是否支付、支付了多少预付款?是否有垫资情况?等等。
    以上情况大多在甲方的招标文件中已经提供,只须摘录并与现场情况加以核对即可。只有不足部份的须作一些补充。
    二、施工单位(乙方)情况。
    1,施工单位机构情况。包括单位机构组成情况、资质情况、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质量、安全、造价和相关机构负责人和工地负责人,企业的办事程序、质量、安全管理章制度,是否有转包、分包?开工前所必须的有关手续是否齐备?等等;
    2,施工计划、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面图;
    3,已进场人员情况。技术人员、各工种施工人员的数量、资质、上岗证情况,特别要注意工地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材料员的情况;
    4,开工前已进场机械设备。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有无合格证?有无年检?现场有无计量、试验设备?等等;
    5,开工前已进场材料、构配件。品种、规格、数量,有无产品合格证书?堆场、仓库是否符合标准?等等;
    6,开工前场地准确情况。各种临时设施(包括临时生活设施)是否架设完毕?水、电是否到位?道路是否开通?障碍是否清除?是否有临时用地?临时占道?是否已经放线并经过核验批准?
    7,环保、卫生、消防措施是否落实?
    8,开工前是否通过了安全质量部门检查?
    以上情况大部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已有,只须摘录并与现场情况加以核对即可,不全的部分须加以补充。
    三、其他情况
    有无影响开工的气象、社会因素等。
    第二部份,开工后施工过程的信息,应当每天进行采集和记录,具体应反映在监理日志上。有条件或有必要时应摄影或录像。
    有了第一部份的基础信息,第二部份就简单了,同样可分成三个方面:
    1,建设单位方面。第一部份情况有无变化?有无因甲方原因停电、停水?有无因征地拆迁、相邻关系影响施工情况?当天是否有图纸提交?是否有图纸交底?是否有甲供材料、设备到货?品种、数量和验收、入库情况?是否有工程款拨付?等等;
    2,施工单位方面。与第一部份各项进行对照检查,看当天有无人员进、退场?有无机械设备进退、场?当天进场多少材料、构配件?当天使用多少材料?当天施工的部位和内容?当天完成多少工程量(如多开挖少土方,浇筑多少方混凝土等)?预定的施工计划是否完成?当天施工过程的描述(如采用何种工艺流程或工法,有无停工待料、有无人力或机械设备不足?何时何部位用何种方法取样,质量印象如何等),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当天有无验收项目?结果如何?等等。
    3,其他方面。是指既不属甲方又不属于乙方的情况。如自然气象情况:晴雨、风力、温度、湿度以及辐射、粉尘等可能影响施工和质量的情况;有无影响施工的灾害性气候出现?有无影响施工的特殊地质情况?有无影响施工的社会原因(如社会上的停电、停水、交通阻断等)。
    (三)信息的应用。
    如果以上信息能全面掌握,对“三控制”就有了控制的把握。因为信息网已经张开,好像如来佛的大手,影响工程施工的因素已经跑不掉了。
    一,开工前控制。如果不具备基本的开工条件,一旦开了工,以后局面就很难收拾。有了上面开工前的基本信息,能不能开工就一目了然。需要从那些方面加以整改也清清楚楚。如果在明知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谁要是强行开工,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监理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心中就有了底,就可以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地提出监理意见。把好了开工这个关口,对以后监理工作就开创了有利的局面。
    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如果施工日志对第二部份信息记录得全面真实,那么监理工作就取得了完全的主动。在施工计划横道图上取当天的断面,可以看出施工进度是否落后,与已有信息一对照,马上就可以看出问题出在那里。我们可以让施工单位来自己说,有没有甲方和外部因素的原因?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那就是你施单位的原因。因为不可能再有其他原因了。而施工单位无非还是人、机、料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给它们指出,施工单位自己还不采取措施,那它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责令其整改、停工,也就有根有据。
    (四)信息管理系统对监理工作的意义
    1, 明确了现场监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主要就是采集信息,记好监理日志。这项工作只要交待清楚,一般监理员就能胜任。这样现场平时就可以由监理员值班即可,可以改变现场人浮于事的局面;
    2, 有利于事前控制。任何情况的出现,总是要有一定的条件。如果不利的条件已经具备,那么不良的后果就必然会产生。如果我们对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就可以事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不利的条件产生。
    3,监理人员得到合理的分工,现场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总监分开层次,各负其责,便于规范各级监理人员的行为。
    4,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改善监理人员形象。
    5,节省监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6,便于完善监理企业管理,加强对现场人员的控制。
    7,便于实现电脑记录、储存和联网控制、信息共享。
    8,保证了监理资料完整、可靠。
    结语
    监理工作必须重视信息,信息科学也是监理人员必备识之一。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这是监理单位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