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用影子价格和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考察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贡献, 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一) 国民经济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项目及其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性项目:财务评价是通过市场价格度量项目的收支情况, 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财务评价可以反映出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果。
但由于外部经济性的存在,企业财务评价不可能将项目产生的效果全部反映出来。尤其是铁路、公路、市政工程、水利水电等项目, 外部效果非常显著, 必须采用国民经济评价将外部效果内部化。
2. 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价值的项目:由于某些资源的市场不存在或不完善,这些资源的价格为零或很低, 因而往往被过度使用。
另外, 由于国内统一市场尚未形成,或国内市场未与国际市场接轨,失真的价格会使项目的收支状况变得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因而有必要通过影子价格对失真的价格进行修正。
3. 资源开发项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意味着为了长远整体利益, 有时必须牺牲眼前的局部利益。
那些涉及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必须通过国民经济评价客观 选择社会对资源使用的时机。如国家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开发项目、动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较大的中外合资项目等。
(二)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 , 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项目的国民经济费用是指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 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 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产出物直接生成, 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
一般有以下表现形式 :
(l) 增加项目产出物或者服务的数量以满足国内需求的效益;
(2) 替代效益较低的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产出物或者服务,使被替代企业减产( 停产)从而减少国家有用资源耗费或者损失的效益;
(3) 增加出口或者减少进口从而增加或者节支的外汇等。直接费用是指项目使用投入物所形成, 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费用。
一般有以下表现:
(1) 其他部门为本项目提供投入物, 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所耗用的资源费用;
(2) 减少对其他项目或者最终消费投入物的供应而放弃的效益;
(3) 增加进口或者减少出口从而耗用或者减少的外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