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八个卖点回顾
卖点之一:概念销售
“SOHO概念”亮相,曾在楼市和传媒上引起激烈的争论,以“SOHO你蒙谁”为代表的声音质疑房地产商胡乱推出洋名词的做法。也许舆论是过苛了,有概念总比没概念好吧。
卖点之二:数字化社区
智能化一直是房地产项目的热卖点之一,更流行的说法是数字化社区,或e社区。社区智能化到底应该什么样?这个问题连专家也说不太清楚,但这正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宽频入网、三表远程抄送、社区监控都是智能化的表现,但谁又能说有了这真正“智能化”、“数字化”了。
卖点之三:境外设计
不少楼盘的设计都请国际著名设计大师,香港的贝尔高林、新加坡的雅科本、加拿大的B+H,都成了买房人熟悉的名字。
楼盘的竞争终于由简单的价位竞争进化为规划设计的竞争,是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卖点之四:户型
板式小高层、塔楼、多层住宅……这些建筑专业用语渐渐为买房人熟知。从完全不顾日照与通风要求的高密度塔楼,到大面积采光的蝶型塔楼,从只要求正南正北的狭长板楼,到对进深有具体要求的板式小高层,人们越来越来会挑剔户型设计,房地产商也越来越舍得牺牲宝贵的面积,以换取真正人性化的户型设计。
卖点之五:高使用率
一样的价钱,使用率越低的房子等于越贵,这帐人人会算。很多开发商都把超过80%的使用率打在广告上,按常规,塔楼的使用率不应该超过75%,为了吸引斤斤计较的消费者,有的开发商甚至不惜把本来该算在分摊面积中的部分去掉,等于是变相降了价。
卖点之六:阳光、空气、水
有个名词叫“双景住宅”,是指既在社区内做园景规划,又借助社区周边的公园、河流、绿化带。当空气指数、环境质量成为都市人越来越关心的话题时,环境也成为诸多楼盘的重卖点。
卖点之七:社区
有了社区的概念,人们不再斤斤计较于远近,很多眼下在一片荒地上的房子就这样卖出去了。因为“计划中的60万平方米大社区”,让人充满了想象。
卖点之八:升值潜力
靠近地铁站,加分;在城市中心商圈内,加分;在计划中的轻轨沿线上,加分;在市政规划关注的地段,加分。房地产商挖空心思找寻升值的理由。于是,离地铁站两公里被称为“有地铁经过”,离中心商圈四公里被称为“处于两大商圈并汇处”。而在多如牛毛的房子中找出具升值潜力者,真得有一双慧眼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