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考纲要求」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①单纯扩散;②易化扩散;③主动转运;④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①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②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峰电位的引起;③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3.骨骼肌的收缩功能;①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②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考点纵览」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2.判定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兴奋性与阈值成反变关系,即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兴奋性越高。
3.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包括四种: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出胞、入胞。人体内绝大多数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钠泵活动的意义:①造成细胞内高K+,为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②防 止细胞水肿;③建立势能储备,供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4.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主要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主要由K+ 外流形成。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两侧发生的迅速而短暂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上升支由Na+ 内流产生,下降支为K+ 外流产生。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称为阈电位。
5.无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而在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呈跳跃式传导。传导的特点为双向性、安全性、不衰减性。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运动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其末梢释放Ach,与终板膜 N2受体结合,使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收缩。把肌细胞的兴奋和肌细胞的收缩连接在一起的中介过程,称为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耦联的最重要物质是Ca2+.
「历年考题点津」
1.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
E.细胞膜上ATP的作用
答案:D
2.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最大
A.Na+
B. K+
C. Cl-
D. Ca2+
E. Mg2+
答案:B
3.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
答案:C
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则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和动作龟位的幅度将
A.均增大
B.均减小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少 [医学 教育网 搜 集]
D.前者减少后者增大
E.前者减小后者不变
答案:B
5. 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答案:B
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局部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答案:E
7.根据Nernst公式,K+平衡电位与细胞内、外K+浓度比值有关。在实验中,改变神经细胞外液中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A. K+浓度
B. Cl-浓度
C.温度
D. pH
E.缺氧
答案:B
8.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
答案:A
9.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腺苷酸环化酶
B. ATP酶
C.胆碱脂酶
D.单胺氧化酶
E. Na+ -K+ 依赖式ATP酶
答案:C
10.形成Na+ 、K+ 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
A.安静时K+ 比Na+ 更易透过细胞膜
B.兴奋时Na+ 比K+ 更易透过细胞膜
C. K+ 的不断外流和Na+ 的不断内流
D.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
E.膜上Na+ -K+ 依赖式ATP酶的活动
答案:E
11.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Na+ - K+ 泵活动时,可使细胞的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
答案:D
第二章 血 液
「考纲要求」
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①内环境与稳态;②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③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细胞及其功能:①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②白细胞生理:白细胞的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及功能;③血小板的数量及其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3.血液凝固和抗凝:①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②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4.血型:①血型与红细胞凝集;②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考点纵览」
1.细胞外液是细胞的生存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稳态是一动态平衡。
2.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70~80ml血液。
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健康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4.血浆渗透压包括两种:由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晶体渗透压;由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保持一定的血浆量。
5.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为等渗溶液,如0.85% NaCl和5%的葡萄糖溶液,亦为等张液;渗透压比血浆渗透压低的称低渗液,反之则为高渗液。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用血沉表示,血沉快慢与红细胞叠连有关。血浆白蛋白增多,红细胞不易叠连,血沉减慢;球蛋白和(或)纤维蛋白原增多,可使红细胞叠连,血沉加快。
6.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铁和蛋白质,缺铁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促使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会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7.白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8.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参与止血;促进凝血;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9.血液凝固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步,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步,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的过程不同,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Ⅻ,参与凝血的因子均在血管内,凝血的速度慢;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Ⅲ的释放,凝血速度快。
10.血液中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11.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ABO血型系统中,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的种类进行分型。红细胞膜上只含A凝集原者为A型,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者为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含有A、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既不含A凝集原也不含B凝集原者为O型,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历年考题点津」
1.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答案:B
2.关于血浆蛋白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运输物质
B.缓冲pH
C.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D.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E.形成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答案:E
3.一位A型血的男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中女孩的血清与其父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而男孩的血清与其父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男孩的血型可能是
A. A型或B型
B. A型或AB型
C. A型或O型
D. B型或O型
E. B型或AB型
答案:D